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畅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环保工程用废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45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环保工程用废气净化装置,包括主入口、棱台、净化箱、上拉把、封板、底脚、导引机构、滑座、底拉把、内漏孔板和排出管,该新型环保工程用废气净化装置通过优化设置了导引机构,控制电机开启,电机上的驱动盘驱动递动扇把向右啮合滑动齿板移动,当滑动齿板与递动扇把不再咬合,在弹簧弹性的作用下拉回向左运动,则塞板在密封缸不断往复位移引起密封缸压强差的变化,从抽入管抽入气体,进而将内漏孔板附近、外接进入管端抽入气体,当气体经转移进入密封缸,密封缸再将气体通过转移管转入净化槽,依次经活性炭层吸附处理,酸性层、碱性层进一步优化净化,密封缸中强度不间断持续抽入净化,持续控制抽入,提升净化效果。

A new type of waste gas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环保工程用废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净化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环保工程用废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环保工程是指特定为环境保护所做的工程,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而以某组设想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环境污染问题去处理解决的一些工程,环保工程用废气净化装置是用来净化环境中的废气,降低空气的污浊度,使得处理后的空气质量得到优化。当进行废气处理时,由于废气需要持续从外界抽入净化装置内,当转移速度过快容易降低废气经过净化箱的处理效果,难以中强度不间断持续抽入净化,提升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新型环保工程用废气净化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型环保工程用废气净化装置,该装置包括主入口、棱台、净化箱、上拉把、封板、底脚、导引机构、滑座、底拉把、内漏孔板和排出管,所述主入口贯穿于棱台顶端,所述棱台底端与净化箱贯通连接,所述上拉把焊接固定于封板顶端,所述封板底端与净化箱铰链连接,所述底脚与净化箱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座滑动安装于净化箱底端,所述滑座侧面焊接固定有底拉把,所述内漏孔板嵌入安装于净化箱内部,所述排出管贯通安装于净化箱底端侧面,所述导引机构装设于棱台底端,所述导引机构包括一体壳、驱动盘、电机、递动扇把、抽入管、密封缸、净化槽、排出连管、塞板、滑动槽口、底导向体、滑动齿板、弹簧、转移管、活性炭层、酸性层和碱性层,所述一体壳内锁固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正面嵌入安装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上转动连接有递动扇把,所述递动扇把底端与滑动齿板相咬合,所述抽入管顶端架设于内漏孔板底端,所述抽入管底端与密封缸内部相贯通,所述净化槽内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活性炭层、酸性层和碱性层,所述排出连管左侧与净化槽内部相贯通,所述塞板外表面与密封缸内表面间隙配合,所述塞板左侧与滑动齿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口水平设置于底导向体上,并且滑动齿板沿着滑动槽口滑动,所述弹簧右侧与滑动齿板弹性抵接,所述转移管左右两侧分别与密封缸、净化槽相贯通。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层、酸性层和碱性层各个尺寸规格均相同。优选的,所述密封缸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塞板为圆柱体结构。优选的,所述抽入管上设置为流向单向向下的单向阀。优选的,所述密封缸左侧中心位置设置有与滑动齿板相适配的穿孔。优选的,所述排出连管背侧延伸至排出管正面端口,并且排出连管内部与排出管贯通连接。优选的,所述内漏孔板上设置有数量大于8个的圆孔,并且圆孔半径为1cm。优选的,所述底脚共设有四个,并且两两对称设置于净化箱底端四个角点位置。优选的,所述底脚为铸铁制成,支撑强度大。优选的,所述弹簧为弹簧钢制成,弹性势能大。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环保工程用废气净化装置,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优点: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环保工程用废气净化装置,通过优化设置了导引机构,控制电机开启,电机上的驱动盘驱动递动扇把向右啮合滑动齿板移动,当滑动齿板与递动扇把不再咬合,在弹簧弹性的作用下拉回向左运动,则塞板在密封缸不断往复位移引起密封缸压强差的变化,从抽入管抽入气体,进而将内漏孔板附近、外接进入管端抽入气体,当气体经转移进入密封缸,密封缸再将气体通过转移管转入净化槽,依次经活性炭层吸附处理,酸性层、碱性层进一步优化净化,密封缸中强度不间断持续抽入净化,持续控制抽入,提升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导引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主入口-1、棱台-2、净化箱-3、上拉把-4、封板-5、底脚-6、导引机构-7、滑座-8、底拉把-9、内漏孔板-10、排出管-11、一体壳-701、驱动盘-702、电机-703、递动扇把-704、抽入管-705、密封缸-706、净化槽-707、排出连管-708、塞板-709、滑动槽口-710、底导向体-711、滑动齿板-712、弹簧-713、转移管-714、活性炭层-715、酸性层-716、碱性层-7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环保工程用废气净化装置,包括主入口1、棱台2、净化箱3、上拉把4、封板5、底脚6、导引机构7、滑座8、底拉把9、内漏孔板10和排出管11,主入口1贯穿于棱台2顶端,棱台2底端与净化箱3贯通连接,上拉把4焊接固定于封板5顶端,封板5底端与净化箱3铰链连接,底脚6与净化箱3为一体化结构,滑座8滑动安装于净化箱3底端,滑座8侧面焊接固定有底拉把9,内漏孔板10嵌入安装于净化箱3内部,排出管11贯通安装于净化箱3底端侧面,导引机构7装设于棱台2底端,导引机构7包括一体壳701、驱动盘702、电机703、递动扇把704、抽入管705、密封缸706、净化槽707、排出连管708、塞板709、滑动槽口710、底导向体711、滑动齿板712、弹簧713、转移管714、活性炭层715、酸性层716和碱性层717,一体壳701内锁固安装有电机703,电机703正面嵌入安装有驱动盘702,驱动盘702上转动连接有递动扇把704,递动扇把704底端与滑动齿板712相咬合,抽入管705顶端架设于内漏孔板10底端,抽入管705底端与密封缸706内部相贯通,净化槽707内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活性炭层715、酸性层716和碱性层717,排出连管708左侧与净化槽707内部相贯通,塞板709外表面与密封缸706内表面间隙配合,塞板709左侧与滑动齿板712固定连接,滑动槽口710水平设置于底导向体711上,并且滑动齿板712沿着滑动槽口710滑动,弹簧713右侧与滑动齿板712弹性抵接,转移管714左右两侧分别与密封缸706、净化槽707相贯通。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层715、酸性层716和碱性层717各个尺寸规格均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缸706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塞板709为圆柱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抽入管705上设置为流向单向向下的单向阀,利于单向抽入,保证使用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缸706左侧中心位置设置有与滑动齿板712相适配的穿孔。进一步的,所述排出连管708背侧延伸至排出管11正面端口,并且排出连管708内部与排出管11贯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内漏孔板10上设置有数量大于8个的圆孔,并且圆孔半径为1cm。进一步的,所述底脚6共设有四个,并且两两对称设置于净化箱3底端四个角点位置,稳定支撑,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环保工程用废气净化装置,包括主入口(1)、棱台(2)、净化箱(3)、上拉把(4)、封板(5)、底脚(6)、滑座(8)、底拉把(9)、内漏孔板(10)和排出管(11),所述主入口(1)贯穿于棱台(2)顶端,所述棱台(2)底端与净化箱(3)贯通连接,所述上拉把(4)焊接固定于封板(5)顶端,所述封板(5)底端与净化箱(3)铰链连接,所述底脚(6)与净化箱(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座(8)滑动安装于净化箱(3)底端,所述滑座(8)侧面焊接固定有底拉把(9),所述内漏孔板(10)嵌入安装于净化箱(3)内部,所述排出管(11)贯通安装于净化箱(3)底端侧面;/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引机构(7),所述导引机构(7)装设于棱台(2)底端,所述导引机构(7)包括一体壳(701)、驱动盘(702)、电机(703)、递动扇把(704)、抽入管(705)、密封缸(706)、净化槽(707)、排出连管(708)、塞板(709)、滑动槽口(710)、底导向体(711)、滑动齿板(712)、弹簧(713)、转移管(714)、活性炭层(715)、酸性层(716)和碱性层(717),所述一体壳(701)内锁固安装有电机(703),所述电机(703)正面嵌入安装有驱动盘(702),所述驱动盘(702)上转动连接有递动扇把(704),所述递动扇把(704)底端与滑动齿板(712)相咬合,所述抽入管(705)顶端架设于内漏孔板(10)底端,所述抽入管(705)底端与密封缸(706)内部相贯通,所述净化槽(707)内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活性炭层(715)、酸性层(716)和碱性层(717),所述排出连管(708)左侧与净化槽(707)内部相贯通,所述塞板(709)外表面与密封缸(706)内表面间隙配合,所述塞板(709)左侧与滑动齿板(712)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口(710)水平设置于底导向体(711)上,并且滑动齿板(712)沿着滑动槽口(710)滑动,所述弹簧(713)右侧与滑动齿板(712)弹性抵接,所述转移管(714)左右两侧分别与密封缸(706)、净化槽(707)相贯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环保工程用废气净化装置,包括主入口(1)、棱台(2)、净化箱(3)、上拉把(4)、封板(5)、底脚(6)、滑座(8)、底拉把(9)、内漏孔板(10)和排出管(11),所述主入口(1)贯穿于棱台(2)顶端,所述棱台(2)底端与净化箱(3)贯通连接,所述上拉把(4)焊接固定于封板(5)顶端,所述封板(5)底端与净化箱(3)铰链连接,所述底脚(6)与净化箱(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座(8)滑动安装于净化箱(3)底端,所述滑座(8)侧面焊接固定有底拉把(9),所述内漏孔板(10)嵌入安装于净化箱(3)内部,所述排出管(11)贯通安装于净化箱(3)底端侧面;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引机构(7),所述导引机构(7)装设于棱台(2)底端,所述导引机构(7)包括一体壳(701)、驱动盘(702)、电机(703)、递动扇把(704)、抽入管(705)、密封缸(706)、净化槽(707)、排出连管(708)、塞板(709)、滑动槽口(710)、底导向体(711)、滑动齿板(712)、弹簧(713)、转移管(714)、活性炭层(715)、酸性层(716)和碱性层(717),所述一体壳(701)内锁固安装有电机(703),所述电机(703)正面嵌入安装有驱动盘(702),所述驱动盘(702)上转动连接有递动扇把(704),所述递动扇把(704)底端与滑动齿板(712)相咬合,所述抽入管(705)顶端架设于内漏孔板(10)底端,所述抽入管(705)底端与密封缸(706)内部相贯通,所述净化槽(707)内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活性炭层(715)、酸性层(716)和碱性层(717),所述排出连管(708)左侧与净化槽(707)内部相贯通,所述塞板(709)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刘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