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润滑泵的移动底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润滑泵的移动底座,属于电动润滑泵配件
技术介绍
润滑泵是一种润滑设备,向润滑部位供给润滑剂的。机械设备都需要定期的润滑,以前润滑的主要方式是根据设备的工作状况,到达一定的保养周期后进行人工润滑,比如通俗说的打黄油。润滑泵可以让这种维护工作更简便。润滑泵分为手动润滑泵和电动润滑泵。润滑泵在使用时需要装配在移动底座上,现有的电动润滑泵的移动底座功能单一,仅仅能够对润滑泵进行支撑和移动,在对大小不同或者规格不同的润滑泵进行安装时需要选用不同的移动底座,另一方面,现有的移动底座无法对润滑泵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润滑泵在需要调整高度时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电动润滑泵的移动底座功能单一,仅仅能够对润滑泵进行支撑和移动,在对大小不同或者规格不同的润滑泵进行安装时需要选用不同的移动底座,另一方面,现有的移动底座无法对润滑泵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润滑泵在需要调整高度时极为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润滑泵的移动底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润滑泵的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润滑泵本体(1)、托架组件(2)、移动组件(3)和升降组件(4),所述电动润滑泵本体(1)设置在托架组件(2)的内上方,所述托架组件(2)设置在移动组件(3)的内部,所述升降组件(4)设置在托架组件(2)和移动组件(3)之间;/n所述托架组件(2)由托架框架(21)、托板(22)、夹持块(23)和第一丝杆(27)组成,所述托板(22)设置在托架框架(21)底部的四角处,且四个所述托板(22)分别与托架框架(21)四角处的内壁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托板(22)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夹持块(23),所述夹持块(23)靠近托架框架(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润滑泵的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润滑泵本体(1)、托架组件(2)、移动组件(3)和升降组件(4),所述电动润滑泵本体(1)设置在托架组件(2)的内上方,所述托架组件(2)设置在移动组件(3)的内部,所述升降组件(4)设置在托架组件(2)和移动组件(3)之间;
所述托架组件(2)由托架框架(21)、托板(22)、夹持块(23)和第一丝杆(27)组成,所述托板(22)设置在托架框架(21)底部的四角处,且四个所述托板(22)分别与托架框架(21)四角处的内壁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托板(22)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夹持块(23),所述夹持块(23)靠近托架框架(21)一侧的板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27),所述第一丝杆(27)远离夹持块(23)的一端穿过托架框架(21),且所述第一丝杆(27)与托架框架(21)螺纹连接;
所述移动组件(3)由移动框架(31)、支撑脚(33)、支撑板(34)和脚轮(35)组成,所述移动框架(31)套接在托架框架(21)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移动框架(31)与托架框架(21)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框架(31)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33),四个所述支撑脚(33)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4),四个所述支撑板(3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脚轮(35);
所述升降组件(4)由第一凹槽(41)、第二凹槽(42)、第一固定架(43)、第一轴承(44)、内螺纹套筒(45)、第一锥齿轮(46)、转动轴(49)、第二锥齿轮(411)和第二丝杆(412)组成,所述第一凹槽(41)开设在托架框架(21)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凹槽(42)对应第一凹槽(41)的位置开设在移动框架(3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凹槽(41)和第二凹槽(42)连通,所述第二凹槽(4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43),所述第一固定架(43)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凹槽(4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固定架(43)延伸至第一凹槽(41)内部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44)转动连接有内螺纹套筒(45),所述内螺纹套筒(4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6),所述第一固定架(43)的下方设置有转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涛,施永江,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通润润滑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