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上作业用安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25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树上作业用安全带,包括束腰带和束腿带,所述束腰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和护腰垫,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两端分别与护腰垫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调节卡扣连接;所述束腿带包括两个分别一体连接的第二连接带和护腿垫,所述第二连接带与护腿垫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调节卡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带与第一连接带分别通过第三连接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作业人员穿戴好安全带后,对气囊进行充气,可以对腰部及腿部进行再次固定,气囊柱之间的空隙可以保证护腰垫、护腿垫与人体之间的空气流通,同时加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使人体在长时间树上作业时,减少安全带对人体的压迫感,保证人体的舒适性。

A safety belt for working on tre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上作业用安全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树上作业用安全带,属于树上作业防护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园林建设或者植物园中,有许多高大乔木需要维护人员到达树木顶端,进行树木的修剪、果实采集、病虫害检查等各项作业活动。作业人员需要借助安全带、绳索等工具悬挂在半空或者倚靠树干来进行各种活动,长时间穿戴安全带作业,束腰带及束腿带会对人体产生压迫,对腰部及腿部肌肉产生勒紧感,同时由于束腰带及束腿带与人体紧密贴合,接触部位空气不流通,导致人体易出汗,产生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树上作业用安全带,包括束腰带和束腿带,所述束腰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和护腰垫,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两端分别与护腰垫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调节卡扣连接;所述束腿带包括两个分别一体连接的第二连接带和护腿垫,所述第二连接带与护腿垫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调节卡扣连接;所述护腰垫和护腿垫分别对应人体腰部和腿部的受力位置,所述第二连接带与第一连接带分别通过第三连接带连接。优选的,所述护腰垫和护腿垫均包括气囊及包裹在其外部的高强涤纶布,所述气囊呈方形,包括充气口、放气口和气囊柱,所述充气口和放气口分别位于气囊底部的两侧,所述气囊柱竖向均布在气囊的正向面上,所述气囊柱与气囊连通;所述高强涤纶布上设有与充气口和放气口对应的开口。进一步的,所述气囊由内涂树脂的尼龙布构成。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带的上端与第一连接带的下边沿连接,下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带的上边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下边沿与第三连接带的对应位置连接第四连接带,所述第四连接带的另一端均穿过胸前连接环与第一连接带中部的上边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胸前连接环为镁铝合金材料件,呈D形或O形。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下边沿连接两个装备环,所述装备环分别位于第三连接带的外侧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装备环为铝合金材料件,呈D形。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卡扣和第二调节卡扣均为锻造金属材料件。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作业人员穿戴好安全带后,对气囊进行充气,可以对腰部及腿部进行再次固定,气囊柱之间的空隙可以保证护腰垫、护腿垫与人体之间的空气流通,同时加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使人体在长时间树上作业时,减少安全带对人体的压迫感,保证人体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树上作业用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束腰带;101、第一连接带;102、护腰垫;103、第一调节卡扣;2、束腿带;201、第二连接带;202、护腿垫;203、第二调节卡扣;3、第三连接带;4、第四连接带;5、胸前连接环;6、装备环;7、气囊;8、气囊柱;9、充气口;10、放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2所示,一种树上作业用安全带,包括束腰带1和束腿带2,所述束腰带1包括第一连接带101和护腰垫102,所述第一连接带101为高强涤纶布料,所述第一连接带101的两端分别与护腰垫102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调节卡扣103连接,可用来调节第一连接带101的伸缩长度以适用于腰部尺寸不同的作业人员;所述束腿带2包括两个分别一体连接的第二连接带201和护腿垫202,所述第二连接带201与护腿垫202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调节卡扣203连接,可用来调节第二连接带201的伸缩长度以适用于腿部尺寸不同的作业人员;所述护腰垫102和护腿垫202分别对应人体腰部和腿部的受力位置,所述第二连接带201与第一连接带101分别通过第三连接带3连接。所述护腰垫102和护腿垫202均包括气囊7及包裹在其外部的高强涤纶布,所述气囊7呈方形,包括充气口9、放气口10和气囊柱8,所述充气口9和放气口10分别位于气囊7底部的两侧,分别用以对气囊7进行充气和放气,所述气囊柱8竖向均布在气囊7的正向面上,所述气囊柱8与气囊7连通;所述高强涤纶布上设有与充气口9和放气口10对应的开口。所述气囊7由内涂树脂的尼龙布构成,封闭不漏气。采用高强涤纶布作为第一连接带101、第二连接带201、护腰垫102和护腿垫202的外包布料,更加结实可靠,且第三连接带3和第四连接带4亦可采用高强涤纶布。所述第三连接带3的上端与第一连接带101的下边沿连接,下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带201的上边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带201的下边沿与第三连接带3的对应位置连接第四连接带4,所述第四连接带4的另一端均穿过胸前连接环5与第一连接带101中部的上边沿连接。所述胸前连接环5为镁铝合金材料件,呈D形或O形。所述第一连接带101的下边沿连接两个装备环6,所述装备环6分别位于第三连接带3的外侧设置。所述装备环6为铝合金材料件,呈D形,用以挂接必要的作业工具。所述第一调节卡扣103和第二调节卡扣203均为锻造金属材料件,结实耐用,安全性高。本技术的穿戴过程为:首先打开束腿带2的第二调节卡扣203,松开第二连接带201,将作业人员的腿部伸入直至大腿内侧,使得护腿垫202与大腿后部接触,然后通过第二调节卡扣203,勒紧第二连接带201,并固定;再打开第一调节卡扣103,使得第一连接带101与护腰垫102脱离,然后将护腰垫102和第一连接带101围绕作业人员腰部设置,使得护腰垫102位于人体腰部位置,通过第一调节卡扣103,使得第一连接带101与第一调节卡扣103固定连接,然后通过护腰垫102和护腿垫202上与内部气囊7对应的充气口9进行充气,使得气囊7充满气,对作业人员的腰部及腿部进行再次固定,然后通过挽索勾住胸前连接环5,将作业人员吊起,并可稳定在某一固定位置进行作业。吊起后,与第四连接带4连接的胸前连接环5承受拉力,且第四连接带4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带101和第二连接带201连接,在第四连接带4受到向上的拉力时,可将第二连接带201连同作业人员的腿部拉起,大腿后部及腰部成为主要着力点,气囊柱8之间的空隙可以保证护腰垫102、护腿垫202与人体之间的空气流通,同时加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使人体在长时间树上作业时,减少安全带对人体的压迫感,保证人体的舒适性。本技术对作业人员的腰部及腿部进行再次固定,保证安全带与作业人员穿戴一体性,提高作业安全系数;气囊柱8之前的空隙可以保证作业人员与安全带之间的空气流通,及时将作业人员产生的汗液挥发,避免产生不适感;气囊柱8充气后可以加大与作业人员的接触面积,同时为作业人员提供较为柔软的接触环境,减少长时间高空作业安全带对人体产生的压迫感,保证人体舒适性。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上作业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束腰带(1)和束腿带(2),所述束腰带(1)包括第一连接带(101)和护腰垫(102),所述第一连接带(101)的两端分别与护腰垫(102)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调节卡扣(103)连接;所述束腿带(2)包括两个分别一体连接的第二连接带(201)和护腿垫(202),所述第二连接带(201)与护腿垫(202)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调节卡扣(203)连接;所述护腰垫(102)和护腿垫(202)分别对应人体腰部和腿部的受力位置,所述第二连接带(201)与第一连接带(101)分别通过第三连接带(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上作业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束腰带(1)和束腿带(2),所述束腰带(1)包括第一连接带(101)和护腰垫(102),所述第一连接带(101)的两端分别与护腰垫(102)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调节卡扣(103)连接;所述束腿带(2)包括两个分别一体连接的第二连接带(201)和护腿垫(202),所述第二连接带(201)与护腿垫(202)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调节卡扣(203)连接;所述护腰垫(102)和护腿垫(202)分别对应人体腰部和腿部的受力位置,所述第二连接带(201)与第一连接带(101)分别通过第三连接带(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上作业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腰垫(102)和护腿垫(202)均包括气囊(7)及包裹在其外部的高强涤纶布,所述气囊(7)呈方形,包括充气口(9)、放气口(10)和气囊柱(8),所述充气口(9)和放气口(10)分别位于气囊(7)底部的两侧,所述气囊柱(8)竖向均布在气囊(7)的正向面上,所述气囊柱(8)与气囊(7)连通;所述高强涤纶布上设有与充气口(9)和放气口(10)对应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洪飞姜润喜刘瑞强刘鹏公彦秀沈明
申请(专利权)人:鲁普耐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