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落的胃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22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脱落的胃管固定器,该防脱落的胃管固定器包括鼻套带、两个连接带和两个固定带;所述鼻套带上活动固定有用于固定胃管的固定体;所述连接带上均设有用于固定胃管的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套在连接带上且在连接带上进行移动,所述活动座底面设有魔术贴;两个固定带的一端均活动固定在连接带上,另一端均绕至头后部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出的鼻套结构简单,使用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灵活调节固定方位、固定牢固不易松脱、减少频繁更换胃管胶布对皮肤造成损伤的特点。

A kind of gastric tube fixator against falling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落的胃管固定器
本技术属于临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脱落的胃管固定器。
技术介绍
胃管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份和食物。胃管一般是聚氨酯或硅胶材料,根据材质,聚氨酯、硅胶胃管应一月一换。粗细长短均有不同规格,胃管分别是口胃管和鼻胃管。胃管在临床应用很普遍,鼻饲、胃肠减压等都需要为患者插入胃管,临床护理工作中,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外科胃肠道疾病手术前准备及肠梗阻、胰腺炎患者保守治疗等都需要留置胃管,且留置时间相对较长。胃管用于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证患者的营养和水分,或者也可从胃管进药。在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医用胶布固定鼻胃管于鼻翼及脸颊,但因汗渍、油渍等原因以及对脸部的其它护理工作,容易导致胶布粘贴不牢、鼻胃管移位或脱落,引起患者的不适,增加了患者痛苦。此外,护士要反复调节鼻胃管位置并更换胶布,易导致皮肤破损;且胶布粘贴处不透气,容易导致患者皮肤过敏,容易发生压疮,过多使用胶布粘贴还会引起胶布紧贴部位的皮肤组织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脱落的胃管固定器,使用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灵活调节固定方位、固定牢固不易松脱、减少频繁更换胃管胶布对皮肤造成损伤的特点。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脱落的胃管固定器,该胃管固定器包括鼻套带、两个连接带和两个固定带,两个连接带位于鼻套带的两端,且两个固定带分别活动固定在两个连接带的端部;所述鼻套带上活动固定有用于固定胃管的固定体;所述连接带上均设有用于固定胃管的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套在连接带上且在连接带上进行移动,所述活动座底面设有魔术贴;两个固定带的一端均活动固定在连接带上,另一端均绕至头后部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体两侧均设有与鼻套带相连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均设有连接孔;该固定体通过连接体固定在鼻套带上;所述固定体上设有供胃管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处设有用于固定胃管的加固塞;在将胃管进行固定时,胃管穿过通孔,并通过加固塞对胃管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是,所述加固塞包括嵌入体和限位体,所述嵌入体嵌入通孔内部且嵌入体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限位体位于通孔的外部,所述嵌入体和限位体上设有供胃管穿过的限位孔;胃管穿过通孔的同时,也穿过加固塞的限位孔,胃管与限位孔内壁紧密贴合,然后将嵌入体插入通孔中实现胃管的固定。进一步的是,所述鼻套带上设有两个用于插入连接孔且对固定体进行固定的魔术带,所述魔术带上设有粘贴在鼻套带上的魔术贴;在对鼻套带进行固定时,通过魔术带绕过在两个连接体的连接孔然后粘贴在鼻套带上,两个魔术带保证了固定体的稳定;进一步的是,所述活动座上设有套在连接带上的固定孔;该活动座通过固定孔套在连接带上,且可在连接带上进行移动,可将活动座调节至最合适的位置。进一步的是,所述活动座上设有用于固定胃管的粘贴带;通过粘贴带将胃管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是,为了方便连接带与固定带之间的连接,两个连接带的端部均设有供固定带进行固定的绑定孔。进一步的是,在对固定带和连接带进行绑定时,两个固定带的一端均固定在绑定孔上并通过魔术贴进行粘贴,两个固定带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粘贴在一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胃管固定鼻套设计合理,使用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灵活调节固定方位、固定牢固且不易松脱、减少频繁更换胃管胶布对皮肤造成损伤的特点。鼻套带和患者鼻子贴合好后将活动座粘贴贴在患者头部侧面,防止直接固定在后枕部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固定好整个鼻套后用固定体及活动座上粘贴带将胃管固定好,很好的解决了以往将胶布直接贴于患者鼻部皮肤,鼻部出油造成胶布松脱的情况,胃管、胶布、鼻套成为一整体,有效降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脱管,该固定器操作简单,固定体的固定较为稳定,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未绑定固定带的示意图;图3是鼻套带的示意图;图4是固定体上未安装加固塞的示意图;图5是鼻套带的正视图;图6是活动座的侧视图。图中:1、鼻套带;1-1、魔术带;2、连接带;3、固定带;3-1、锁紧环;3-2、卡位体;4、固定体;4-1、通孔;4-2、连接体;4-3、连接孔;5、活动座;5-1、粘贴带;6、胃管;7、嵌入体;7-1、限位体;7-2、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一种防脱落的胃管固定器,该防脱落的胃管固定器包括鼻套带1、两个连接带2和两个固定带3,两个连接带2位于鼻套带1的两端,且两个固定带3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带2的端部;所述鼻套带1上活动固定有用于固定胃管6的固定体4,所述固定体4上设有供胃管6穿过的通孔4-1,所述通孔4-1处设有用于固定胃管6的加固塞;在将胃管6进行固定时,胃管6穿过通孔4-1,并通过加固塞对胃管6进行固定;所述加固塞包括嵌入体7和限位体7-1,所述嵌入体7嵌入通孔4-1内部且嵌入体7的外壁与通孔4-1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限位体7-1位于通孔4-1的外部,所述嵌入体7和限位体7-1上设有供胃管6穿过的限位孔7-2;胃管6穿过通孔4-1的同时,也穿过加固塞的限位孔7-2,胃管6与限位孔7-2内壁紧密贴合,然后将嵌入体7插入通孔6中实现胃管6的固定;所述固定体4两侧均设有与鼻套带相连的连接体4-2,所述连接体4-2上均设有连接孔4-3;所述鼻套带1上设有两个用于插入连接孔4-3且对固定体4进行固定的魔术带1-1,所述魔术带1-1上设有粘贴在鼻套带1上的魔术贴;在对鼻套带1进行固定时,通过魔术带1-1绕过在两个连接体4-2的连接孔4-3然后粘贴在鼻套带1上,两个魔术带1-1保证了固定体4的稳定;所述连接带2上均设有用于固定胃管的活动座5,所述活动座5套在连接带2上且在连接带2上进行移动,所述活动座5底面设有魔术贴;所述活动座5上设有套在连接带2上的固定孔,该活动座5通过固定孔套在连接带2上,且可在连接带2上进行移动,可将活动座5调节至最合适的位置;所述活动座5上设有用于固定胃管6的粘贴带5-1;通过粘贴带5-1将胃管6进行固定;为了方便连接带2与固定带3之间的连接,两个连接带2的端部均设有供固定带3进行固定的绑定孔2-1;在对固定带3和连接带2进行绑定时,两个固定带3的一端均固定在绑定孔2-1上并通过魔术贴进行粘贴,两个固定带3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粘贴在一起,在具体使用时,可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调整两个固定带3的粘贴位置。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将两个固定带3所形成的挂在两个耳朵处,并绑定在头后部,然后将鼻套带1调整至鼻子与嘴唇之间并粘贴住;在插入胃管6时,由固定座3的通孔4-1以及加固塞的限位孔7-2插入,然后将嵌入体7插入通孔4-1中将胃管进行固定,待胃管6稳定后,通过魔术带1-1绕过两个连接孔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脱落的胃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胃管固定器包括鼻套带(1)、两个连接带(2)和两个固定带(3),两个连接带(2)位于鼻套带(1)的两端,且两个固定带(3)分别活动固定在两个连接带(2)的端部;/n所述鼻套带(1)上活动固定有用于固定胃管(6)的固定体(4);/n所述连接带(2)上均设有用于固定胃管(6)的活动座(5),所述活动座(5)套在连接带(2)上且在连接带(2)上进行移动,所述活动座(5)底面设有魔术贴;/n两个固定带(3)的一端均活动固定在连接带(2)上,另一端均绕至头后部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落的胃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胃管固定器包括鼻套带(1)、两个连接带(2)和两个固定带(3),两个连接带(2)位于鼻套带(1)的两端,且两个固定带(3)分别活动固定在两个连接带(2)的端部;
所述鼻套带(1)上活动固定有用于固定胃管(6)的固定体(4);
所述连接带(2)上均设有用于固定胃管(6)的活动座(5),所述活动座(5)套在连接带(2)上且在连接带(2)上进行移动,所述活动座(5)底面设有魔术贴;
两个固定带(3)的一端均活动固定在连接带(2)上,另一端均绕至头后部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落的胃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4)两侧均设有与鼻套带(1)相连的连接体(4-2),所述连接体(4-2)上均设有连接孔(4-3);所述固定体(4)上设有供胃管(6)穿过的通孔(4-1),所述通孔(4-1)处设有用于固定胃管(6)的加固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落的胃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塞包括嵌入体(7)和限位体(7-1),所述嵌入体(7)嵌入通孔(4-1)内部且嵌入体(7)的外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伟黄丽容王强吴培培刘朝霞叶文成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