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琳专利>正文

一种口咽通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210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咽通气管,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包括唇挡、牙垫和通气管体,通气管体的一端与唇挡连接,通气管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唇挡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一通道连通,第二连接孔与第二通道连通,牙垫设置于通气管体的靠近唇挡的一端,牙垫分布于通气管体的上下两侧,通气管体的外周面还设有气囊,气囊靠近通气管体的自由端,通气管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充放气管,充放气管与气囊连通且从气囊延伸至唇挡处,充放气管的远离气囊的一端设有气门芯。其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气囊鼓起不仅能够防止患者口腔内的液体向下流入气道内,还能够防止喉部组织堵住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保证通气顺畅。

A kind of oropharyngeal ventilation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咽通气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口咽通气管。
技术介绍
口咽通气管主要用于昏迷后神志不清的患者,防止舌根后坠堵塞气道,保证患者呼吸顺畅,但是现有的口咽通气管都只有一个通气通道,这样容易造成堵塞,吸痰时不能通入氧气,造成患者缺氧,另外,现有的口咽通气管在使用时,患者口腔内产生的唾液会沿着通气管向下流入患者的气道内,造成患者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咽通气管,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较好的改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口咽通气管,包括唇挡、牙垫和通气管体,所述通气管体的一端与所述唇挡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通气管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贯通所述通气管体的两端,所述唇挡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牙垫设置于所述通气管体的靠近所述唇挡的一端,所述牙垫分布于所述通气管体的上下两侧,所述通气管体的外周面还设有气囊,所述气囊靠近所述通气管体的自由端,所述通气管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充放气管,所述充放气管与所述气囊连通且从所述气囊延伸至所述唇挡处,所述充放气管的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设有气门芯。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体的外侧壁还设有吸液管,所述吸液管的一端靠近所述气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唇挡。进一步的,所述牙垫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为C形,所述第一通道环设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处还设有湿化纱网。进一步的,所述唇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松紧带。进一步的,所述松紧带上设有调节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内侧壁设有气体流量传感器,所述唇挡上设有蜂鸣器,所述气体流量传感器与所述蜂鸣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唇挡的靠近所述通气管体的一侧设有LED灯。进一步的,所述唇挡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口咽通气管,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安全,口咽通气管插入患者口腔内时,插入的深度为唇挡与患者的嘴唇接触,唇挡能够防止患者将口咽通气管吞入体内,同时使患者的上下门牙分别卡入牙垫内,这样能够较好的保证口咽通气管不会发生位移和晃动,然后使用气筒向气囊内充入气体,使得气囊鼓起,气囊鼓起不仅能够防止患者口腔内的液体向下流入气道内,还能够防止喉部组织堵住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保证通气顺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口咽通气管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口咽通气管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口咽通气管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唇挡;111-第一连接孔;112-第二连接孔;113-湿化纱网;12-牙垫;13-通气管体;131-第一通道;132-第二通道;14-吸液管;15-气囊;16-充放气管;161-气门芯;17-松紧带;171-调节扣;181-气体流量传感器;182-蜂鸣器;183-LED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考图1和2所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口咽通气管,包括唇挡11、牙垫12和通气管体13。通气管体13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131和第二通道132,第一通道131和第二通道132均分布贯通通气管体13的两端,第一通道131用于通氧气,第二通道132用于排气或吸痰液。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道131的横截面形状为C形,第二通道13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形状等,第一通道131环设在第二通道132的外侧。通气管体13的一端与唇挡11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唇挡1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12,第一连接孔111与第一通道131连通,第二连接孔112与第二通道132连通。为了保证通气时,患者的气道湿润,可以在第一连接孔111处设置湿化纱网113,即将纱网使用清水湿润即可,湿化纱网113不仅能够湿润患者吸入的气体,还能够放置灰尘或者其他杂物沿着第一通道131被患者吸入体内,造成安全隐患。需要说明的是,唇挡11会挡住患者的口部,为了保证患者在使用口咽通气管时,医护人员能够看到患者口腔内的情况,唇挡11可以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牙垫12设置在通气管体13的靠近唇挡11的一端,牙垫12分布在通气管体13的上下两侧。本实施方式中,牙垫12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牙垫12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使用时,患者的上下牙齿有部分能够卡入牙垫12的U形槽内,这样能够较好的保证口咽通气管不易晃动和脱落。患者在使用口咽通气管时,口腔内会产生大量唾液,为了保证避免唾液沿着通气管体13流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唇挡、牙垫和通气管体,所述通气管体的一端与所述唇挡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通气管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贯通所述通气管体的两端,所述唇挡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牙垫设置于所述通气管体的靠近所述唇挡的一端,所述牙垫分布于所述通气管体的上下两侧,所述通气管体的外周面还设有气囊,所述气囊靠近所述通气管体的自由端,所述通气管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充放气管,所述充放气管与所述气囊连通且从所述气囊延伸至所述唇挡处,所述充放气管的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设有气门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唇挡、牙垫和通气管体,所述通气管体的一端与所述唇挡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通气管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贯通所述通气管体的两端,所述唇挡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牙垫设置于所述通气管体的靠近所述唇挡的一端,所述牙垫分布于所述通气管体的上下两侧,所述通气管体的外周面还设有气囊,所述气囊靠近所述通气管体的自由端,所述通气管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充放气管,所述充放气管与所述气囊连通且从所述气囊延伸至所述唇挡处,所述充放气管的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设有气门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体的外侧壁还设有吸液管,所述吸液管的一端靠近所述气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唇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垫的横截面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琳古丽巴哈尔·赛来古力尼哥尔·阿迪力王娟娟爱依帕夏·莫合旦
申请(专利权)人:刘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