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调式CO₂浓度补偿器,包括相互套接固定的阀体和阀芯,阀体具有流体入口和通孔,在阀体内设置有第一套接件,阀芯具有流体出口,在阀芯内沿着阀芯轴向延伸的第二套接件;第一套接件和第二套接件相互套接配合,使得在流体入口至流体出口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流体通道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子通道,子通道沿着流体流动的方向逐渐扩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混合罐中导出的二氧化碳和饮品的混合物被沿着流体入口、流体通道、通孔、流体出口的顺序最终从流体出口被导出,进而达到压力被缓慢释放,最终维饮品种中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次往返通道可以大大缩小整个产品外形尺寸,使得产品结构紧凑便于各种气泡水机安装、调节。
Adjustable 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式CO2浓度补偿器
本技术主要涉及气泡饮品饮用设备领域,更加具体的,涉及气泡饮品饮用设备中用于维持饮品中高浓度CO2的一种调节式浓度补偿器。
技术介绍
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达到相对饱和程度的水,因其会有二氧化碳气泡存在,故又名“气泡饮品”。气泡水因能增强肠胃活力等健康功效。目前通过在饮用设备中设置二氧化碳气瓶,通过将二氧化碳气瓶释放的二氧化碳和饮用设备中的饮品混合从而得到气泡水。然而,现有饮用设备中,当二氧化碳和饮品的混合液从混合罐中导出时,直接沿着混合液管路导出至用户水杯中,这导致二氧化碳和饮品的混合液沿着混合液管路射流至杯中而压力瞬间释放,此时溶于饮品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可调式CO2浓度补偿器。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可调式CO2浓度补偿器,包括相互套接固定的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具有流体入口,在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沿着所述阀体轴向延伸的第一套接件,所述第一套接件的底面设置在流体入口外周并且与流体入口之间连通,所述阀芯具有流体出口,在所述阀芯内沿着所述阀芯轴向延伸的第二套接件,所述第二套接件将所述流体出口封闭,在所述阀芯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套接件的通孔;所述第一套接件和所述第二套接件相互套接配合,使得在流体入口至流体出口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通过所述通孔将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出口连通,所述流体通道包括多个相互连接且相互往返设置的子通道,所述子通道沿着流体流动的方向逐渐扩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套接件和所述第二套接件设置为圆台形。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二套接件的顶面上设有流体导向部件。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体和阀芯通过螺纹配合使得两者固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沿着所述阀芯侧壁的周向等角度均匀的设置有3组。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从混合罐中导出的二氧化碳和饮品的混合物被沿着流体入口、流体通道、通孔、流体出口的顺序最终从流体出口被导出,进而达到压力被缓慢释放,最终维持饮品种中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效果,此外,本技术通过多次往返通道可以大大缩小整个产品外形尺寸,使得产品结构紧凑便于各种气泡水机安装、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阀芯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阀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阀体的立体结构图。图6为阀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6,可调式CO2浓度补偿器,包括相互套接的阀体1和阀芯2,所述阀体1和阀芯2套接后通过螺纹配合使得两者固定为一体,所述阀体1具有流体入口10,在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沿着所述阀体轴向延伸的第一套接件11,所述第一套接件11的底面设置在流体入口外周并且与流体入口之间连通,所述阀芯2具有流体出口20,在所述阀芯2内沿着所述阀芯2轴向延伸的第二套接件21,所述第二套接件21将所述流体出口20封闭,在所述阀芯2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套接件的通孔3;所述第一套接件11和所述第二套接件21相互套接配合,使得在流体入口至流体出口之间形成流体通道5,所述流体通道5通过所述通孔3将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出口连通,所述流体通道5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子通道50,所述子通道50沿着流体流动的方向逐渐扩大。上述技术方案中,从混合罐中导出的二氧化碳和饮品的混合物被沿着流体入口10、流体通道5、通孔3、流体出口20的顺序最终从流体出口被导出,进而达到压力被缓慢释放,最终维持饮品种中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效果。此外,可以通过拧设阀体2在阀芯1中的位置,进而改变阀体2在阀体1中的相对位置,最终控制所述流体通道5中各个子通道的间隙大小,从而控制压力释放的效果,即,当子通道的间隙被调小时,压力释放变缓,此时可以在水中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反之当自通道的间隙被调大时,压力释放变快,此时可以在水中溶解较少的二氧化碳,本申请中阀体1和阀芯2通过螺纹配合使得可以无级调节所述阀芯和阀体之间形成的子通道的间隙,从而达到增减饮品中CO2浓度的目的。在所述第二圆台座21的顶面上设置流体导向部件4,以用于将从混合罐中导出的二氧化碳和饮品的混合物分流。作为所述第一套接件和第二套接件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申请中第一套接件和所述第二套接件设置为圆台形。且所述第一套接件和第二套接件的侧壁从其纵向的延伸方向其壁厚逐渐缩小。在两呈圆台形的第一套接件和第二套接件相互套接时,形成具有3个子通道50组成的流体通道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本申请中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上述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调式CO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式CO2浓度补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套接固定的阀体(1)和阀芯(2),所述阀体(1)具有流体入口(10),在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沿着所述阀体轴向延伸的第一套接件(11),所述第一套接件(11)的底面设置在流体入口外周并且与流体入口之间连通,所述阀芯(2)具有流体出口(20),在所述阀芯(2)内沿着所述阀芯(2)轴向延伸的第二套接件(21),所述第二套接件(21)将所述流体出口(20)封闭,在所述阀芯(2)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套接件的通孔(3);
所述第一套接件(11)和所述第二套接件(21)相互套接配合,使得在流体入口至流体出口之间形成流体通道(5),所述流体通道(5)通过所述通孔(3)将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出口连通,所述流体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泉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国联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