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科的输液加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195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内科的输液加温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形状均为半圆柱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右端通过合页进行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左端通过搭扣进行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上夹管槽和下夹管槽,上夹管槽和下夹管槽的位置对齐,所述上壳体内设有上蛇形循环水路所述下壳体内设有下蛇形循环水路,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和下蛇形循环水路的两端各通过一根波纹伸缩管进行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所述下蛇形循环水路下方设有电加热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输液管的加热面积大,能使所输药液能够快速达到舒适的效果,而且具有温度数显屏,对所输药液的温度能实时观察与控制。

An infusion heater for internal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科的输液加温器
本技术涉及电加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科的输液加温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寒冷的天气,输液过程中,为了使输入患者体内的药液温度与人体温度更加接近,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通常会对所输药液进行加温。现有的输液加温器由于输液管在加温器中的长度非常有限,与加热体接触面积很小,为了使所输药液达到舒适的效果,因此所加热的温度要高出输液管内药液的温度许多,甚至超过人体体温20度以上,这样对一些温度敏感,温度过高容易失去药理的药液不适用。普通输液加温器都没有温度显示,对所输药液的温度不能实时观察与控制,无法满足对输液温度有严格要求的实际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内科的输液加温器,输液管受到的加热面积大,所输药液能够快速达到舒适的效果,而且具有温度数显屏,对所输药液的温度能实时观察与控制,满足严格的输液温度需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内科的输液加温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形状均为半圆柱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右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科的输液加温器,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形状均为半圆柱体,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右端通过合页(3)进行连接,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端通过搭扣(4)进行连接,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上夹管槽(5)和下夹管槽(6),上夹管槽(5)和下夹管槽(6)的位置对齐,所述上壳体(1)内设有上蛇形循环水路(7),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7)位于上夹管槽(5)上方,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下蛇形循环水路(8),所述下蛇形循环水路(8)位于下夹管槽(6)的下方,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7)和下蛇形循环水路(8)的两端各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科的输液加温器,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形状均为半圆柱体,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右端通过合页(3)进行连接,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端通过搭扣(4)进行连接,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上夹管槽(5)和下夹管槽(6),上夹管槽(5)和下夹管槽(6)的位置对齐,所述上壳体(1)内设有上蛇形循环水路(7),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7)位于上夹管槽(5)上方,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下蛇形循环水路(8),所述下蛇形循环水路(8)位于下夹管槽(6)的下方,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7)和下蛇形循环水路(8)的两端各通过一根波纹伸缩管(9)进行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所述下蛇形循环水路(8)上设有微型循环水泵(10),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右部的内侧表面上均对应两根波纹伸缩管(9)位置设有两个波纹管收容孔(11),所述下蛇形循环水路(8)下方设有电加热片(12),所述下壳体(2)上设有电源线接口(13)和加热开关(14),所述电源线接口(13)连接下壳体(2)内的电加热片(12)和微型循环水泵(10),所述上壳体(1)上设有控制面板(15),控制面板(15)上设有温度数显屏(16)和温控开关(17),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7)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8)连接温度数显屏(16),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7)上方设有散热风扇(19),散热风扇(19)连接控制面板(15),散热风扇(19)上方的上壳体(1)表面上设有散热孔(20),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部的内侧表面上分别设有电插头(21)和电插座(22),电插头(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琴芬方国美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