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科的输液加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19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内科的输液加温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形状均为半圆柱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右端通过合页进行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左端通过搭扣进行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上夹管槽和下夹管槽,上夹管槽和下夹管槽的位置对齐,所述上壳体内设有上蛇形循环水路所述下壳体内设有下蛇形循环水路,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和下蛇形循环水路的两端各通过一根波纹伸缩管进行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所述下蛇形循环水路下方设有电加热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输液管的加热面积大,能使所输药液能够快速达到舒适的效果,而且具有温度数显屏,对所输药液的温度能实时观察与控制。

An infusion heater for internal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科的输液加温器
本技术涉及电加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科的输液加温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寒冷的天气,输液过程中,为了使输入患者体内的药液温度与人体温度更加接近,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通常会对所输药液进行加温。现有的输液加温器由于输液管在加温器中的长度非常有限,与加热体接触面积很小,为了使所输药液达到舒适的效果,因此所加热的温度要高出输液管内药液的温度许多,甚至超过人体体温20度以上,这样对一些温度敏感,温度过高容易失去药理的药液不适用。普通输液加温器都没有温度显示,对所输药液的温度不能实时观察与控制,无法满足对输液温度有严格要求的实际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内科的输液加温器,输液管受到的加热面积大,所输药液能够快速达到舒适的效果,而且具有温度数显屏,对所输药液的温度能实时观察与控制,满足严格的输液温度需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内科的输液加温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形状均为半圆柱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右端通过合页进行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左端通过搭扣进行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上夹管槽和下夹管槽,上夹管槽和下夹管槽的位置对齐,所述上壳体内设有上蛇形循环水路,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位于上夹管槽上方,所述下壳体内设有下蛇形循环水路,所述下蛇形循环水路位于下夹管槽的下方,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和下蛇形循环水路的两端各通过一根波纹伸缩管进行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所述下蛇形循环水路上设有微型循环水泵,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右部的内侧表面上均对应两根波纹伸缩管位置设有两个波纹管收容孔,所述下蛇形循环水路下方设有电加热片,所述下壳体上设有电源线接口和加热开关,所述电源线接口连接下壳体内的电加热片和微型循环水泵,所述上壳体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温度数显屏和温控开关,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数显屏,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上方设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连接控制面板,散热风扇上方的上壳体表面上设有散热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左部的内侧表面上分别设有电插头和电插座,电插头和电插座配合连接,所述电插头连接控制面板,所述电插座连接电源线接口。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上夹管槽和下夹管槽的槽型为半圆形,上夹管槽和下夹管槽的表面上均设有一层弹性的衬垫,利用衬垫的弹性对不同规格的输液管进行夹持。进一步完善,所述下壳体内设有蓄电池,蓄电池与电加热片之间设有隔热层。蓄电池可以通过电源线接口进行充电,然后为装置进行供电,摆脱受电源插座的影响,使用过程更加方便。隔热层可以隔离电加热片产生的热量,避免蓄电池过热,更加安全。进一步完善,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和下蛇形循环水路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导热板,导热板上设有用来固定水路的管槽,所述导热板的左右两边各设有一排管固定座。导热板可以根据快速的对热量进行传导,导热板上的管槽不仅可以固定水路,还可以扩大导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管固定座可以对水路的转弯处进行固定,避免水路因为热胀冷缩发生蠕动损坏。进一步完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设有防水填充胶。防水填充胶可以防止循环水发生泄漏,进行水电隔离,提高安全性。进一步完善,所述下壳体的下方设有支架,支架包括底座和支撑杆,底座上设有插筒,插筒内安装有竖直的支撑杆,支撑杆与插筒配合转动连接,插筒上设有第一紧固螺钉,所述支撑杆上端侧壁上设有第二紧固螺钉,所述下壳体底部设有耳板,耳板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第二紧固螺钉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底座下表面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的吸盘脚,方便将输液加温器固定在墙壁上或桌子上,避免输液加温器掉落拉扯输液管造成针头脱落。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设有温度数显屏,温度数显屏显示当前输液加温器的温度,可以对所输药液的温度实时观察与控制,通过温控开关设置需要加热到的输液温度,然后按下加热开关,启动电加热片和微型循环水泵进行工作,电加热片对下蛇形循环水路内的水进行加热,微型循环水泵推动下蛇形循环水路内的水流动到上蛇形循环水路内,形成水循环,上下两侧同时对输液管内的药液进行加热,加热面积大,加热效率高,所输药液能够快速达到舒适的效果,上蛇形循环水路上方设有散热风扇,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水的温度过高时,会启动散热风扇工作,将多余的热量通过散热孔进行快速散掉,保证所加热的温度不要高出输液管内药液的温度太多,避免药液过热而失效,满足严格的输液温度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下蛇形循环水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壳体,2、下壳体,3、合页,4、搭扣,5、上夹管槽,6、下夹管槽,7、上蛇形循环水路,8、下蛇形循环水路,9、波纹伸缩管,10、微型循环水泵,11、波纹管收容孔,12、电加热片,13、电源线接口,14、加热开关,15、控制面板,16、温度数显屏,17、温控开关,18、温度传感器,19、散热风扇,20、散热孔,21、电插头,22、电插座,23、衬垫,24、蓄电池,25、隔热层,26、导热板,27、管槽,28、管固定座,29、防水填充胶,30、底座,31、支撑杆,32、插筒,33、第一紧固螺钉,34、第二紧固螺钉,35、耳板,36、螺纹孔,37、吸盘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内科的输液加温器,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形状均为半圆柱体,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右端通过合页3进行连接,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端通过搭扣4进行连接,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上夹管槽5和下夹管槽6,上夹管槽5和下夹管槽6的位置对齐,所述上壳体1内设有上蛇形循环水路7,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7位于上夹管槽5上方,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下蛇形循环水路8,所述下蛇形循环水路8位于下夹管槽6的下方,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7和下蛇形循环水路8的两端各通过一根波纹伸缩管9进行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所述下蛇形循环水路8上设有微型循环水泵10,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右部的内侧表面上均对应两根波纹伸缩管9位置设有两个波纹管收容孔11,所述下蛇形循环水路8下方设有电加热片12,所述下壳体2上设有电源线接口13和加热开关14,所述电源线接口13连接下壳体2内的电加热片12和微型循环水泵10,所述上壳体1上设有控制面板15,控制面板15上设有温度数显屏16和温控开关17,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7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8连接温度数显屏16,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7上方设有散热风扇19,散热风扇19连接控制面板15,散热风扇19上方的上壳体1表面上设有散热孔20,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部的内侧表面上分别设有电插头21和电插座22,电插头21和电插座22配合连接,所述电插头21连接控制面板15,所述电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科的输液加温器,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形状均为半圆柱体,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右端通过合页(3)进行连接,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端通过搭扣(4)进行连接,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上夹管槽(5)和下夹管槽(6),上夹管槽(5)和下夹管槽(6)的位置对齐,所述上壳体(1)内设有上蛇形循环水路(7),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7)位于上夹管槽(5)上方,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下蛇形循环水路(8),所述下蛇形循环水路(8)位于下夹管槽(6)的下方,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7)和下蛇形循环水路(8)的两端各通过一根波纹伸缩管(9)进行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所述下蛇形循环水路(8)上设有微型循环水泵(10),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右部的内侧表面上均对应两根波纹伸缩管(9)位置设有两个波纹管收容孔(11),所述下蛇形循环水路(8)下方设有电加热片(12),所述下壳体(2)上设有电源线接口(13)和加热开关(14),所述电源线接口(13)连接下壳体(2)内的电加热片(12)和微型循环水泵(10),所述上壳体(1)上设有控制面板(15),控制面板(15)上设有温度数显屏(16)和温控开关(17),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7)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8)连接温度数显屏(16),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7)上方设有散热风扇(19),散热风扇(19)连接控制面板(15),散热风扇(19)上方的上壳体(1)表面上设有散热孔(20),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部的内侧表面上分别设有电插头(21)和电插座(22),电插头(21)和电插座(22)配合连接,所述电插头(21)连接控制面板(15),所述电插座(22)连接电源线接口(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科的输液加温器,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形状均为半圆柱体,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右端通过合页(3)进行连接,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端通过搭扣(4)进行连接,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上夹管槽(5)和下夹管槽(6),上夹管槽(5)和下夹管槽(6)的位置对齐,所述上壳体(1)内设有上蛇形循环水路(7),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7)位于上夹管槽(5)上方,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下蛇形循环水路(8),所述下蛇形循环水路(8)位于下夹管槽(6)的下方,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7)和下蛇形循环水路(8)的两端各通过一根波纹伸缩管(9)进行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所述下蛇形循环水路(8)上设有微型循环水泵(10),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右部的内侧表面上均对应两根波纹伸缩管(9)位置设有两个波纹管收容孔(11),所述下蛇形循环水路(8)下方设有电加热片(12),所述下壳体(2)上设有电源线接口(13)和加热开关(14),所述电源线接口(13)连接下壳体(2)内的电加热片(12)和微型循环水泵(10),所述上壳体(1)上设有控制面板(15),控制面板(15)上设有温度数显屏(16)和温控开关(17),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7)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8)连接温度数显屏(16),所述上蛇形循环水路(7)上方设有散热风扇(19),散热风扇(19)连接控制面板(15),散热风扇(19)上方的上壳体(1)表面上设有散热孔(20),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部的内侧表面上分别设有电插头(21)和电插座(22),电插头(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琴芬方国美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