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梅孟雪专利>正文

留置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189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留置针装置,包括一导管组件以及插设于导管组件内的针管组件,导管组件包括一导管座以及与导管座的一端相连通的导管,导管座与一分支管相连通,在导管座朝向针管组件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凹槽,针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凸台部、握持部以及设于握持部自由末端的回血窗,在限位凸台部的自由末端与一针管固定连通设置,针管从限位凸台部延伸至回血窗内,且针管用于贯穿在导管内,限位凸台部用于卡设在限位凹槽内,以将针管组件与导管组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留置针装置导管长度达50~70mm,提高了上臂静脉穿刺成功率,并便于观察回血。

Retaining needl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留置针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留置针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造影增强扫描显像技术在医学领域已广泛使用。临床实践充分证明:增强扫描显著地改善了某些器官检查的分辨率以及诊断准确率。造影增强扫描系静脉内注射一定剂量的含碘水溶性造影剂,这一静脉注射造影剂要求高压力以及高流速注射,因此对静脉的要求较高,需要粗、直且弹性较好的静脉。由于在造影剂注射时,护士每天需要进行多达上百次的静脉穿刺作业,大大增加了护理时间,遇到一些较为困难的穿刺,将会降低工作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现有技术中超声引导下的留置针穿刺技术。然而,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在进行超声穿刺时,操作人员的眼睛需要紧盯屏幕,而现有的留置针,回血一般在导管处,在进行超声穿刺时,导管处的视野将被手挡住,当导管处存在回血时,也不容易被观察到,影响了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留置针装置,不便于观察回血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留置针装置,其中,包括一导管组件以及插设于所述导管组件内的针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一导管座以及与所述导管座的一端相连通的导管,所述导管座与一分支管相连通,在所述导管座朝向所述针管组件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针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凸台部、握持部以及设于所述握持部自由末端的回血窗,在所述限位凸台部的自由末端与一针管固定连通设置,所述针管从所述限位凸台部延伸至所述回血窗内,且所述针管用于贯穿在所述导管内,所述限位凸台部用于卡设在所述限位凹槽内,以将所述针管组件与所述导管组件相连接。本技术提出的留置针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管组件以及针管组件,在本技术中,针管依次穿过限位凸台部以及握持部,直至到达回血窗内,在使用时,上述的针管穿设于导管内,当针管以及导管进入到患者的静脉之后,静脉中的血液会通过针管的传输进入到回血窗中,由于回血窗的位置没有被操作者的手挡住,因此可便于操作者观察是否存在回血;此外,通过分支管的接头,可将液态药品通过导管输入至患者的静脉中,实现了留置的功能。所述留置针装置,其中,所述导管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管座近端部以及导管座远端部,所述导管与所述导管座近端部相连接,所述分支管与所述导管座近端部相连通,所述导管座远端部为空心设置。所述留置针装置,其中,在所述导管座远端部的外周还固定设有一推杆部,在所述导管座远端部的自由末端固定连接有导管座贴合片,所述导管座贴合片为环形。所述留置针装置,其中,在所述导管座内还设有一软塞以及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环设于所述软塞与所述限位凹槽之间,且所述限位凸环设于所述导管座远端部的内壁,所述限位凸环为空心环状设置,所述限位凸环用于卡设一防针刺X形弹片。所述留置针装置,其中,在所述分支管的外周设有一拇指夹,在所述分支管的自由末端设有一输液接头。所述留置针装置,其中,在所述针管上设有一针管轧迹部,所述针管轧迹部位于靠近所述针管自由末端的一侧,在所述针管轧迹部上套设有所述防针刺X形弹片,所述防针刺X形弹片用于当所述针管相对于所述防针刺X形弹片向前移动时,所述防针刺X形弹片的前端张开;当所述针管相对于所述防针刺X形弹片向后移动时,所述防针刺X形弹片的前端闭合。所述留置针装置,其中,所述限位凸环的直径大于所述防针刺X形弹片的前端闭合时的直径,且小于所述防针刺X形弹片的前端张开时的直径。所述留置针装置,其中,在所述限位凸台部的外端面还固定设有止挡块,在所述限位凸台部以及所述握持部相连接的位置设有一针管座贴合片,所述针管座贴合片用于在进行装配组合时与所述导管座贴合片相贴合。所述留置针装置,其中,所述导管的长度范围为50~70mm,所述导管由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留置针装置,其中,所述针管的针尖至所述导管的莱距离为0.8mm。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留置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留置针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留置针装置中导管组件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3所示的导管组件(包含防针刺X形弹片)的剖视图;图5为图2所示的留置针装置中针管组件的结构放大图;图6为图5所示的针管组件中“V”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7为图5所示的针管组件的剖视图。主要符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现有的留置针,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在进行超声穿刺时,操作人员的眼睛需要紧盯屏幕,而现有的留置针,回血一般在导管处,在进行超声穿刺时,导管处的视野将被手挡住,当导管处存在回血时,也不容易被观察到,影响了实际应用。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留置针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7,对于本技术提出的留置针装置,包括一导管组件11以及插设于该导管组件11内的针管组件21。请参阅图3与图4,对上述的导管组件11而言,该导管组件11包括一导管座111以及与该导管座111的一端相连通的导管112。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上述导管座111的外周设有一分支管114,且该分支管114与导管座111相连通,在导管座111朝向针管组件21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凹槽117。对上述的导管座111而言,该导管座111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管座近端部1111以及导管座远端部1112。具体的,上述的导管112与导管座近端部1111相连接,上述的分支管114与导管座近端部1111相连通。在分支管114的外周设有一拇指夹1141,在分支管114的自由末端设有一输液接头1142。在本实施例中,导管112的长度范围为50~70mm,导管112由聚氨酯材料制成。在导管座远端部1112的外周还固定设有一推杆部113,该推杆部113便于为操作人员提供一着力点,以将导管组件11与针管组件21分离。在导管座远端部1112的自由末端固定连接有导管座贴合片1110,该导管座贴合片1110为环形。在本实施例中,在导管座111内还设有一软塞115以及限位凸环116,限位凸环116设于软塞115与限位凹槽117之间。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导管座远端部1112为空心设置,上述的限位凸环116设于导管座远端部1112内,该限位凸环116为空心环状设置,限位凸环116用于卡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留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管组件以及插设于所述导管组件内的针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一导管座以及与所述导管座的一端相连通的导管,所述导管座与一分支管相连通,在所述导管座朝向所述针管组件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针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凸台部、握持部以及设于所述握持部自由末端的回血窗,在所述限位凸台部的自由末端与一针管固定连通设置,所述针管从所述限位凸台部延伸至所述回血窗内,且所述针管用于贯穿在所述导管内,所述限位凸台部用于卡设在所述限位凹槽内,以将所述针管组件与所述导管组件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留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管组件以及插设于所述导管组件内的针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一导管座以及与所述导管座的一端相连通的导管,所述导管座与一分支管相连通,在所述导管座朝向所述针管组件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针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凸台部、握持部以及设于所述握持部自由末端的回血窗,在所述限位凸台部的自由末端与一针管固定连通设置,所述针管从所述限位凸台部延伸至所述回血窗内,且所述针管用于贯穿在所述导管内,所述限位凸台部用于卡设在所述限位凹槽内,以将所述针管组件与所述导管组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管座近端部以及导管座远端部,所述导管与所述导管座近端部相连接,所述分支管与所述导管座近端部相连通,所述导管座远端部为空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管座远端部的外周还固定设有一推杆部,在所述导管座远端部的自由末端固定连接有导管座贴合片,所述导管座贴合片为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管座内还设有一软塞以及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环设于所述软塞与所述限位凹槽之间,且所述限位凸环设于所述导管座远端部的内壁,所述限位凸环为空心环状设置,所述限位凸环用于卡设一防针刺X形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孟雪
申请(专利权)人:梅孟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