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拖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08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拖链,包括若干首尾相接的拖链单元节,拖链单元节两端均设有入口,拖链单元节内设容置腔,拖链单元节的顶部安装有盖板,盖板的一端与容置腔的顶部一端转动连接,容置腔远离其与盖板转动连接的一端固定有条形挡边,条形挡边中心处设有螺纹固定孔,盖板的另一端装有固定栓,拖链单元节的一端位于入口的两侧均通过转柱转动连接有连接片,拖链单元节的另一端位于入口的两侧均设有环形垫圈和固定销杆,连接片靠近其两端处设有圆形孔,环形垫圈中心处设有安装孔,固定销杆依次穿过安装孔和圆形孔后和拖链单元节的侧面螺纹固定,固定销杆与安装孔和圆形孔接触部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牢固,便于拆装,保护性能好。

A new type of drag ch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拖链
本技术涉及拖链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拖链。
技术介绍
拖链,又名电线电缆保护拖链(Cablecarrier),是一种束缚电缆或电线或空压管及油压管以方便其转动及运动的装置。拖链分为钢制拖链,塑料拖链。钢制拖链由钢铝组合而成可以定做,塑料拖链又称工程塑料拖链,坦克链。拖链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的不同分为桥式拖链,全封闭拖链,半封闭拖链三种。矩形金属软管,防护套,波纹管、金属软管也可以列入拖链防护及移动式供电产品,拖链应用于往复运动的场合,能够对内置的电缆、油管、气管、水管等起到牵引和保护的作用。拖链已被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电子设备、玻璃机械、注塑机机械手、搬运机械、塑料机械、起重设备、木工机械、汽车行业、产业车辆、金属加工机、机床、铸造机械、港口设备等行业。现有的塑料拖链各链节之间多数采用扣接的形式进行连接,其顶部的盖板也采用扣接的方式,这种扣接连接的方式长期使用后会导致扣接处由于拆装或是外力碰撞作用导致受损,导致扣接不牢固。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拖链,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拖链,包括拖链由若干所述拖链单元节首尾相接而成,所述拖链单元节的两端均设有入口,所述入口连通位于所述拖链单元节内部的容置腔,所述拖链单元节的顶部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与容置腔的顶部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容置腔远离其与盖板转动连接的一端固定有条形挡边,所述条形挡边中心处设有螺纹固定孔,所述盖板的另一端中心处安装有固定栓,所述拖链单元节的一端位于入口的两侧均通过转柱转动连接有连接片,所述拖链单元节的另一端位于入口的两侧均设有环形垫圈和固定销杆,所述连接片靠近其两端处设有圆形孔,所述环形垫圈中心处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销杆依次穿过安装孔和圆形孔后和拖链单元节的侧面螺纹固定,所述固定销杆与安装孔和圆形孔接触部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入口处设有厚度为1厘米的防磨垫片,所述防磨垫片由黑橡胶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栓包括转动环、卡接部和螺纹杆,所述转动环、卡接部和螺纹杆由上而下依次连接,所述卡接部与盖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设有与螺纹固定孔适配的螺纹。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顶部中心处设有透明塑胶区便于观察内部情况。进一步的,所述入口处的高度高于容置腔两厘米。进一步的,所述拖链单元节由硬质塑料材质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盖合后与容置腔的顶部平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拖链采用连接片并通过固定销杆使得各拖链节之间连接,各拖链节连接牢固,盖板一端转动固定,另一端通过固定栓固定使得拆解时无需取下盖板,内部检修方便,环形垫圈减小连接片的左右晃动位移,增加拖链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拖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拖链的拖链单元节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拖链的连接片、环形垫圈和固定销杆分离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拖链的固定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拖链单元节;2、入口;3、容置腔;4、盖板;5、固定栓;6、转动环;7、卡接部;8、螺纹杆;9、条形挡边;10、螺纹固定孔;11、防磨垫片;12、连接片;13、环形垫圈;14、圆形孔;15、安装孔;16、固定销杆;17、透明塑胶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请参阅图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拖链,包括若干拖链单元节1,所述拖链由若干所述拖链单元节1首尾相接而成,所述拖链单元节1的两端均设有入口2用于穿接线缆管道等,所述入口2连通位于所述拖链单元节1内部的容置腔3,所述拖链单元节1的顶部安装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一端与容置腔3的顶部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容置腔3远离其与盖板4转动连接的一端固定有条形挡边9,所述条形挡边9中心处设有螺纹固定孔10,所述盖板4的另一端中心处安装有固定栓5与螺纹固定孔10固定,所述拖链单元节1的一端位于入口的两侧均通过转柱转动连接有连接片12,所述拖链单元节1的另一端位于入口2的两侧均设有环形垫圈13和固定销杆16,所述连接片12靠近其两端处设有圆形孔14,所述环形垫圈13中心处设有安装孔15,所述固定销杆16依次穿过安装孔15和圆形孔14后和拖链单元节1的侧面螺纹固定,所述固定销杆16与安装孔15和圆形孔14接触部转动连接保证拖链单元节1的弯折灵活性。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入口2处设有厚度为1厘米的防磨垫片11,所述防磨垫片11由黑橡胶材料制成减少管道线缆与入口2处的摩擦。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固定栓5包括转动环6、卡接部7和螺纹杆8,所述转动环6、卡接部7和螺纹杆8由上而下依次连接,所述卡接部7与盖板4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8设有与螺纹固定孔10适配的螺纹。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盖板4的顶部中心处设有透明塑胶区17便于观察内部情况。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入口2处的高度高于容置腔3两厘米减少管道线缆与容置腔3底部的摩擦。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拖链单元节1由硬质塑料材质制成。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盖板4盖合后与容置腔3的顶部平齐。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拖链采用连接片并通过固定销杆使得各拖链节之间连接,各拖链节连接牢固,盖板一端转动固定,另一端通过固定栓固定使得拆解时无需取下盖板,内部检修方便,环形垫圈减小连接片的左右晃动位移,增加拖链的稳定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拖链,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拖链单元节(1),所述拖链由若干所述拖链单元节(1)首尾相接而成,所述拖链单元节(1)的两端均设有入口(2),所述入口(2)连通位于所述拖链单元节(1)内部的容置腔(3),所述拖链单元节(1)的顶部安装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一端与容置腔(3)的顶部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容置腔(3)远离其与盖板(4)转动连接的一端固定有条形挡边(9),所述条形挡边(9)中心处设有螺纹固定孔(10),所述盖板(4)的另一端中心处安装有固定栓(5),所述拖链单元节(1)的一端位于入口的两侧均通过转柱转动连接有连接片(12),所述拖链单元节(1)的另一端位于入口(2)的两侧均设有环形垫圈(13)和固定销杆(16),所述连接片(12)靠近其两端处设有圆形孔(14),所述环形垫圈(13)中心处设有安装孔(15),所述固定销杆(16)依次穿过安装孔(15)和圆形孔(14)后和拖链单元节(1)的侧面螺纹固定,所述固定销杆(16)与安装孔(15)和圆形孔(14)接触部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拖链,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拖链单元节(1),所述拖链由若干所述拖链单元节(1)首尾相接而成,所述拖链单元节(1)的两端均设有入口(2),所述入口(2)连通位于所述拖链单元节(1)内部的容置腔(3),所述拖链单元节(1)的顶部安装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一端与容置腔(3)的顶部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容置腔(3)远离其与盖板(4)转动连接的一端固定有条形挡边(9),所述条形挡边(9)中心处设有螺纹固定孔(10),所述盖板(4)的另一端中心处安装有固定栓(5),所述拖链单元节(1)的一端位于入口的两侧均通过转柱转动连接有连接片(12),所述拖链单元节(1)的另一端位于入口(2)的两侧均设有环形垫圈(13)和固定销杆(16),所述连接片(12)靠近其两端处设有圆形孔(14),所述环形垫圈(13)中心处设有安装孔(15),所述固定销杆(16)依次穿过安装孔(15)和圆形孔(14)后和拖链单元节(1)的侧面螺纹固定,所述固定销杆(16)与安装孔(15)和圆形孔(14)接触部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德机床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