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建萍专利>正文

一种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08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科康复训练装置,涉及内科医用工具领域。它包括左右两个恢复装置;所述左侧的恢复装置包括安装筒;安装筒内侧面前端固定连接有前安装环;安装筒内侧面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安装环;后安装环前方设置有与安装筒内侧面固定连接的固定环;固定环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扭簧;安装筒内侧面中部开有圆槽;圆槽内滑动连接有配置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多种按摩方式对肌肉进行按摩恢复,按摩效果会更好;使肌肉重复用力的过程,来达到康复训练的效果。

A medic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内科医用工具

技术介绍
现在大部分心脑血管病人,容易发生肢体偏瘫,上下肢运动困难,且肌肉容易萎缩,往往需要人工进行按摩,而且还需要自身肌肉用力来进行恢复,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恢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利用多种按摩方式对肌肉进行按摩恢复,按摩效果会更好;使肌肉重复用力的过程,来达到康复训练的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左右两个恢复装置;所述左侧的恢复装置包括安装筒;安装筒内侧面前端固定连接有前安装环;安装筒内侧面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安装环;后安装环前方设置有与安装筒内侧面固定连接的固定环;固定环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扭簧;安装筒内侧面中部开有圆槽;圆槽内滑动连接有配置筒;配置筒内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挤压块;配置筒内侧面设置有恢复筒;恢复筒为硅胶材质;恢复筒外侧面前端与前转动环内侧面转动套接;恢复筒外侧面后端与后转动环内侧面转动套接;恢复筒后端穿过扭簧,且与扭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恢复筒中部固定缠绕有拉扯绳;拉扯绳另一端穿过安装筒外侧面;恢复筒内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杆;安装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按摩球;右侧的恢复装置与左侧的恢复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左侧拉扯绳右端与右侧拉扯绳左端固定连接。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安装筒后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内侧面下部固定连接有拉手。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安装杆内端均开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压簧;压簧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按摩球固定连接。本技术显著的有益效果在于:1、将两只胳膊伸入对应的恢复筒中,分别向外移动胳膊,利用扭簧的力量限制胳膊的移动,从而加强对肌肉的训练效果;在恢复筒被拉扯从而转动时,恢复筒内部的按摩球会与摩擦按摩,使肌肉能够更快的恢复;而且在恢复筒转动时,受到挤压块的限制,使恢复筒表面形变,从而使按摩球对肌肉挤压按摩,也能使肌肉更快的恢复,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2、安装上压簧之后的按摩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病人胳膊的粗细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配置筒内部结构左右分解图;图3为恢复装置整体结构左右分解图;图4为安装杆内部结构平面示意图;图中,1、安装筒;2、前安装环;3、后安装环;4、固定环;5、扭簧;6、配置筒;7、挤压块;8、恢复筒;9、拉扯绳;10、安装杆;11、按摩球;12、固定筒;13、拉手;14、安装槽;15、压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左右两个恢复装置;所述左侧的恢复装置包括安装筒1;安装筒1内侧面前端固定连接有前安装环2;安装筒1内侧面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安装环3;后安装环3前方设置有与安装筒1内侧面固定连接的固定环4;固定环4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扭簧5;安装筒1内侧面中部开有圆槽;圆槽内滑动连接有配置筒6;配置筒6内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挤压块7;配置筒6内侧面设置有恢复筒8;恢复筒8为硅胶材质;恢复筒8外侧面前端与前转动环内侧面转动套接;恢复筒8外侧面后端与后转动环内侧面转动套接;恢复筒8后端穿过扭簧5,且与扭簧5另一端固定连接;恢复筒8中部固定缠绕有拉扯绳9;拉扯绳9另一端穿过安装筒1外侧面;恢复筒8内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杆10;安装杆10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按摩球11;右侧的恢复装置与左侧的恢复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左侧拉扯绳9右端与右侧拉扯绳9左端固定连接;安装筒1后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2;固定筒12内侧面下部固定连接有拉手13;安装杆10内端均开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内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压簧15;压簧15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按摩球11固定连接。在本技术使用时:使病人的左胳膊伸入左侧的恢复筒8中抓住左侧的拉手13,使病人的右胳膊伸入右侧的恢复筒8中抓住右侧的拉手13,使左胳膊向左移动,或者左上、左下都可以,同样右胳膊向右移动,或者右上、右下,来进行锻炼。在两个胳膊分别向外移动的过程中,两个恢复筒8会受到拉扯从而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按摩球11可以与肌肉外表面的皮肤接触摩擦,从而对肌肉摩擦按摩,而且在恢复筒8转动时,挤压块7会使恢复筒8变形,从而对肌肉挤压按摩,两个胳膊不用力之后,会通过扭簧5的力量使恢复筒8逆向转动,也能将扭簧5的力量转换为对肌肉的按摩,如此重复这个过程可以对肌肉进行康复训练,使肌肉重复用力、不用力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个恢复装置;/n所述左侧的恢复装置包括安装筒(1);安装筒(1)内侧面前端固定连接有前安装环(2);安装筒(1)内侧面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安装环(3);后安装环(3)前方设置有与安装筒(1)内侧面固定连接的固定环(4);固定环(4)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扭簧(5);安装筒(1)内侧面中部开有圆槽;圆槽内滑动连接有配置筒(6);配置筒(6)内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挤压块(7);配置筒(6)内侧面设置有恢复筒(8);恢复筒(8)为硅胶材质;恢复筒(8)外侧面前端与前转动环内侧面转动套接;恢复筒(8)外侧面后端与后转动环内侧面转动套接;恢复筒(8)后端穿过扭簧(5),且与扭簧(5)另一端固定连接;恢复筒(8)中部固定缠绕有拉扯绳(9);拉扯绳(9)另一端穿过安装筒(1)外侧面;恢复筒(8)内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杆(10);安装杆(10)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按摩球(11);/n右侧的恢复装置与左侧的恢复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n左侧拉扯绳(9)右端与右侧拉扯绳(9)左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个恢复装置;
所述左侧的恢复装置包括安装筒(1);安装筒(1)内侧面前端固定连接有前安装环(2);安装筒(1)内侧面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安装环(3);后安装环(3)前方设置有与安装筒(1)内侧面固定连接的固定环(4);固定环(4)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扭簧(5);安装筒(1)内侧面中部开有圆槽;圆槽内滑动连接有配置筒(6);配置筒(6)内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挤压块(7);配置筒(6)内侧面设置有恢复筒(8);恢复筒(8)为硅胶材质;恢复筒(8)外侧面前端与前转动环内侧面转动套接;恢复筒(8)外侧面后端与后转动环内侧面转动套接;恢复筒(8)后端穿过扭簧(5),且与扭簧(5)另一端固定连接;恢复筒(8)中部固定缠绕有拉扯绳(9);拉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萍蒋洪梅
申请(专利权)人:潘建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