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仪及按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082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3: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正骨仪,包括:座椅内设置有至少两组第一气囊,其中一组第一气囊至少包括气囊三、气囊五和气囊七,另一组至少包括气囊四、气囊六和气囊八左扶手设于座椅左侧,左扶手内至少设有一组第二气囊,第二气囊至少包括气囊十和气囊十二;右扶手设于座椅右侧,右扶手内至少设有一组第三气囊,第三气囊至少包括气囊九和气囊十一;靠背设于座椅一端,靠背内设置有至少一组第四气囊,第四气囊至少包括气囊一和气囊二;供气装置,以使空气供给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的供排气。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正骨仪以及正骨仪的按摩方式针对性不够强,专业疗效差的问题。

Bone setting instrument and massag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骨仪及按摩方法
本申请涉及正骨按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正骨仪及按摩方法。
技术介绍
正骨仪为被制作成在没有专门人工按摩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家机械性地提供骨盆、胯部、盆底肌和脊柱等部位按摩的仪器。由于在正骨仪中设置有双层气囊,因此在用户就坐到正骨仪之后运行该驱动装置而被提供压迫感。目前市场上没有专门针对骨盆、胯部、盆底肌和脊柱等部位而设计的正骨仪器,疗效通常以缓解全身肌肉疲劳为主,产品定位覆盖太宽泛,专业疗效甚微。针对相关技术中正骨仪的针对性不够强,专业疗效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骨仪及按摩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正骨仪以及正骨仪的按摩方式针对性不够强,专业疗效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正骨仪,该正骨仪,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内设置有至少两组第一气囊,其中一组第一气囊至少包括气囊三、气囊五和气囊七,另一组至少包括气囊四、气囊六和气囊八;左扶手,所述左扶手设于所述座椅左侧,左扶手内至少设有一组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至少包括气囊十和气囊十二;右扶手,所述右扶手设于所述座椅右侧,右扶手内至少设有一组第三气囊,所述第三气囊至少包括气囊九和气囊十一;靠背,所述靠背设于所述座椅一端,所述靠背内设置有至少一组第四气囊,所述第四气囊至少包括气囊一和气囊二;供气装置,以使空气供给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的供排气。进一步的,第一气囊呈左右并排分布。>进一步的,气囊十和气囊十二、气囊九和气囊十一、气囊一和气囊二均呈前后分布。进一步的,靠背下端与所述座椅端面通过铰链铰接。进一步的,供气装置设为气泵以及与气泵连接的多个气管,所述气泵和气管均设于所述座椅内;所述控制装置设为控制面板以及多个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的电磁阀,所述控制面板与气泵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设于气管上以使气管通气或关闭。一种使用正骨仪的按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将空气供给所述气囊十一和所述气囊十二,并使其膨胀;B1、将空气供给所述气囊三、所述气囊四、所述气囊九和所述气囊十,并使其膨胀;C1、保压N秒后,气囊三、气囊四、气囊九、气囊十、气囊十一和气囊十二排气,N≤10;D1、循环步骤A1至C1。一种使用正骨仪的按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2、将空气供给所述气囊一、气囊二、气囊七和气囊八;B2、将空气供给所述气囊六;C2、将气囊六排气并同时将空气供给气囊五;D2、循环步骤B2和C2T次,然后气囊一、气囊二、气囊五、气囊六、气囊七、气囊八排气,T≥1;E2、重复步骤A2;F2、将空气供给气囊五,并使气囊五重复排气和充气K次,K≥1;G2、使气囊五排气,同时将空气供给气囊六,并使气囊六重复排气和充气K次,然后使气囊六排气;H2、循环步骤F2至G2M次,M≥1,然后使气囊六、气囊七和气囊八排气。一种使用正骨仪的按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3、将空气供给气囊五和气囊六,然后使气囊五和气囊六均重复排气和充气O次,O≥1;B3、使气囊五和气囊六排气,同时将空气供给气囊一、气囊二、气囊七和气囊八,并保压P秒,P≥1;D3、使气囊七和气囊八排气,同时将空气供给气囊三、气囊四、气囊九和气囊十;E3、使气囊九和气囊十重复排气和充气O次;F3、使气囊三、气囊四、气囊九和气囊十排气;G3、循环步骤A3至F3。一种使用正骨仪的按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4、将空气供给气囊一、气囊二、气囊七和气囊八,并保压Q秒,Q大于等于1;B4、使气囊七和气囊八排气,同时将空气供给气囊三、气囊四、气囊九、气囊十、气囊十一和气囊十二,并保压Q秒;C4、使气囊三、气囊四、气囊九、气囊十、气囊十一和气囊十二排气,同时将空气供给气囊七和气囊八,并保压Q秒;D4、循环步骤A4至C4。一种使用正骨仪的按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空气供给所述气囊十一和所述气囊十二,并使其膨胀;(2)、将空气供给所述气囊三、所述气囊四、所述气囊九和所述气囊十,并使其膨胀;(3)、保压N秒后,气囊三、气囊四、气囊九、气囊十、气囊十一和气囊十二排气,N≤10;(4)、循环步骤(1)至(3);(5)、将空气供给所述气囊一、气囊二、气囊七和气囊八;(6)、将空气供给所述气囊六;(7)、将气囊六排气并同时将空气供给气囊五;(8)、循环步骤(6)和(7)T次,然后气囊一、气囊二、气囊五、气囊六、气囊七、气囊八排气,T≥1;(9)、重复步骤(5);(10)、将空气供给气囊五,并使气囊五重复排气和充气K次,K≥1;(11)、使气囊五排气,同时将空气供给气囊六,并使气囊六重复排气和充气K次,然后使气囊六排气;(12)、循环步骤(10)至(11)M次,M≥1,然后使气囊六、气囊七和气囊八排气;(13)、将空气供给气囊五和气囊六,然后使气囊五和气囊六均重复排气和充气O次,O≥1;(14)、使气囊五和气囊六排气,同时将空气供给气囊一、气囊二、气囊七和气囊八,并保压P秒,P≥1;(15)、使气囊七和气囊八排气,同时将空气供给气囊三、气囊四、气囊九和气囊十;(16)、使气囊九和气囊十重复排气和充气O次;(17)、使气囊三、气囊四、气囊九和气囊十排气;(18)、循环步骤(13)至(17);(19)、将空气供给气囊一、气囊二、气囊七和气囊八,并保压Q秒,Q大于等于1;(20)、使气囊七和气囊八排气,同时将空气供给气囊三、气囊四、气囊九、气囊十、气囊十一和气囊十二,并保压Q秒;(21)、使气囊三、气囊四、气囊九、气囊十、气囊十一和气囊十二排气,同时将空气供给气囊七和气囊八,并保压Q秒;(22)、循环步骤(19)至(2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座椅内安装气囊三、气囊五、气囊七、气囊四、气囊六和气囊八,左扶手内安装气囊十和气囊十二,右扶手内安装气囊九和气囊十一,靠背内安装气囊一和气囊二,并设置供气装置和控制装置,通过将气囊安装的位置和数量与用户需要被按摩的部位对应起来,达到了有针对性的对用户骨盆、胯部、盆底肌和脊柱等部位进行按摩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正骨仪按摩的针对性和专业疗效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正骨仪以及正骨仪的按摩方式针对性不够强,专业疗效差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正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骨仪,其特征在于,包括:/n座椅,所述座椅内设置有至少两组第一气囊,其中一组第一气囊至少包括气囊三、气囊五和气囊七,另一组至少包括气囊四、气囊六和气囊八;/n左扶手,所述左扶手设于所述座椅左侧,左扶手内至少设有一组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至少包括气囊十和气囊十二;/n右扶手,所述右扶手设于所述座椅右侧,右扶手内至少设有一组第三气囊,所述第三气囊至少包括气囊九和气囊十一;/n靠背,所述靠背设于所述座椅一端,所述靠背内设置有至少一组第四气囊,所述第四气囊至少包括气囊一和气囊二;/n供气装置,以使空气供给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n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的供排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骨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所述座椅内设置有至少两组第一气囊,其中一组第一气囊至少包括气囊三、气囊五和气囊七,另一组至少包括气囊四、气囊六和气囊八;
左扶手,所述左扶手设于所述座椅左侧,左扶手内至少设有一组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至少包括气囊十和气囊十二;
右扶手,所述右扶手设于所述座椅右侧,右扶手内至少设有一组第三气囊,所述第三气囊至少包括气囊九和气囊十一;
靠背,所述靠背设于所述座椅一端,所述靠背内设置有至少一组第四气囊,所述第四气囊至少包括气囊一和气囊二;
供气装置,以使空气供给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
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的供排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呈左右并排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十和气囊十二、气囊九和气囊十一、气囊一和气囊二均呈前后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下端与所述座椅端面通过铰链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设为气泵以及与气泵连接的多个气管,所述气泵和气管均设于所述座椅内;
所述控制装置设为控制面板以及多个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的电磁阀,所述控制面板与气泵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设于气管上以使气管通气或关闭。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正骨仪的按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将空气供给所述气囊十一和所述气囊十二,并使其膨胀;
B1、将空气供给气囊三、气囊四、气囊九和气囊十,并使其膨胀;
C1、保压N秒后,气囊三、气囊四、气囊九、气囊十、气囊十一和气囊十二排气,N≤10;
D1、循环步骤A1至C1。


7.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正骨仪的按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2、将空气供给所述气囊一、气囊二、气囊七和气囊八;
B2、将空气供给所述气囊六;
C2、将气囊六排气并同时将空气供给气囊五;
D2、循环步骤B2和C2T次,然后气囊一、气囊二、气囊五、气囊六、气囊七、气囊八排气,T≥1;
E2、重复步骤A2;
F2、将空气供给气囊五,并使气囊五重复排气和充气K次,K≥1;
G2、使气囊五排气,同时将空气供给气囊六,并使气囊六重复排气和充气K次,然后使气囊六排气;
H2、循环步骤F2至G2M次,M≥1,然后使气囊六、气囊七和气囊八排气。


8.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正骨仪的按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3、将空气供给气囊五和气囊六,然后使气囊五和气囊六均重复排气和充气O次,O≥1;
B3、使气囊五和气囊六排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陈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福报广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