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埋伏牙个体化骨开窗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974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埋伏牙个体化骨开窗导板,该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埋伏牙个体化骨开窗导板,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基于钛合金材料,根据最佳牵引设计方案,打印出基于牙支持式的骨开窗定位导板。该导板组件通过埋伏牙周围牙齿定位,稳固不松动,另一端突出的导环部的定位通孔与骨面紧密贴合,圈出拟开窗部位;采用钛合金材料构成导板组件,与传统的不锈钢相比,组织相容性明显优越,不易出现软、硬组织炎症反应;钛合金材料导板与树脂材料导板相比,体积更轻薄,厚度较小,更适合后牙磨牙区的狭小空间操作;一体式的结构更加牢固,不易出现断裂现象。根据阻生齿最佳牵引拔除路径,确定最佳骨开窗位置。

A kind of individualized bone fenestration guide plate for embedded teeth based on 3D prin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埋伏牙个体化骨开窗导板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埋伏牙个体化骨开窗导板。
技术介绍
埋伏牙是指牙齿萌出期已过,但牙齿未能完全萌出的牙齿。埋伏阻生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易造成一系列并发症,例如反复发作的冠周炎、导致邻牙龋坏或者倾斜、加速正畸后畸形复发、食物嵌塞、口腔异味等等。普通的埋伏牙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方法拔除,但是与下牙槽神经血管束、上颌窦腔、鼻腭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关系密切的埋伏牙直接拔除的风险很高,容易损伤周围重要结构,或者拔牙的术后创伤很大。采用外科手术开窗,暴露部分阻生齿,联合正畸牵引的方法是最佳治疗方法之一。外科手术暴露过程中,往往采用盲法开窗,存在开窗位点不精准,去骨量不准确,创伤大,失败率高等缺点。埋伏牙往往仅有少量牙体组织暴露于口腔,或者完全埋伏于骨内不能萌出。为了快速、有效、安全将埋伏牙牵引拔除,往往需要按照牵引方向完成骨开窗手术,在正确牵引力的作用下,牙齿才可以更有效地被牵引拔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埋伏牙个体化骨开窗导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埋伏牙个体化骨开窗导板,包括导板组件,所述导板组件包括固位端和导环部,所述导环部设置在固位端的一侧,所述导环部包括定位件和定位通孔,所述定位件靠近固位端的一侧与固位端相对应的侧壁表面连接固定,所述定位通孔开设在定位件的内部,所述固位端的底面开设有多个与人体埋伏牙周围四周牙齿的面相对应的牙槽部,所述牙槽部卡接固定在人体埋伏牙周围四周牙齿面的外部,其中牙槽部的内壁与人体埋伏牙周围四周牙齿面贴合。优选的,所述定位件与固位端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位端为与牙弓形态一致的半圆环形件,其中固位端远离定位件的一端以及定位件远离固位端的一端均设置有圆弧形倒角,所述固位端和定位件均为三维打印技术构成,所述固位端以及定位件均为钛合金材料构成,所述定位件的厚度均为1mm,所述固位端的截面为倒圆台形。优选的,所述牙槽部的数量至少为两组,且在固位端的底面呈弧线状依次线性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埋伏牙个体化骨开窗导板,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基于钛合金材料,根据最佳牵引设计方案,打印出基于牙支持式的骨开窗定位导板。该导板组件通过埋伏牙周围牙齿定位,稳固不松动,另一端突出的导环部的定位通孔与骨面紧密贴合,圈出拟开窗部位;采用钛合金材料构成导板组件,与传统的不锈钢相比,组织相容性明显优越,不易出现软、硬组织炎症反应;钛合金材料导板与树脂材料导板相比,体积更轻薄,厚度较小,更适合后牙磨牙区的狭小空间操作;一体式的结构更加牢固,不易出现断裂现象。术前手术方案设计,根据阻生齿最佳牵引拔除路径,设计牵引附件的最佳粘接部位和牵引方向,确定最佳骨开窗位置,有效降低失败率以及牵引装置脱落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固位端底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板组件、2固位端、3导环部、4定位件、5定位通孔、6牙槽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埋伏牙个体化骨开窗导板,包括导板组件1,所述导板组件1包括固位端2和导环部3,所述导环部3设置在固位端2的一侧,所述导环部3包括定位件4和定位通孔5,所述定位件4靠近固位端2的一侧与固位端2相对应的侧壁表面连接固定,所述定位通孔5开设在定位件4的内部,所述固位端2的底面开设有多个与人体埋伏牙前部的下颌牙列的面相对应的牙槽部6,所述牙槽部6卡接固定在人体埋伏牙前部的下颌牙列的面的外部,其中牙槽部6的内壁与人体埋伏牙前部的下颌牙列面贴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定位件4与固位端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位端2为与牙弓形态一致的半圆环形件,其中固位端2远离定位件4的一端以及定位件4远离固位端2的一端均设置有圆弧形倒角,所述固位端2和定位件4均为三维打印技术构成,所述固位端2以及定位件4均为钛合金材料构成,所述定位件4的厚度均为1mm,所述固位端2的截面为倒圆台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牙槽部6的数量至少为两组,且在固位端2的底面呈弧线状依次线性排列。工作原理:当人们使用该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埋伏牙个体化骨开窗导板,首先,患者拍摄CT,层厚0.625mm,格式为DICOMS格式,将CT数据导入设计软件Mimics中进行三维重建,分别描绘出重要的解剖结构,规避损伤后,由外科医生和正畸医生共同进行最佳牵引方案设计,并将手术规划导出为STL格式文件。然后,在Geomagicstudio2013软件中,根据最佳牵引方向设计,设计导板,其中固位端2为与牙齿合面紧密贴合、接触的,通过开设在固位端2底面的牙槽部6卡接固定在牙齿的面,实现导板组件1的稳固定位;其中导环部3为与颌骨开窗处紧密贴合。采用定位件4表面内部开设定位通孔5构成导环部3的方式,通过定位通孔5圈出拟开窗部位,其中作为引导通道的定位通孔5的形态与拟开窗的截骨形态完全一致,整个定位件4厚度均为1mm厚的钛合金材质制成。最后,实现三维打印和修整打磨。采用电子束熔融成型方法,利用瑞典ArcamQ10钛合金三维打印机,粉材是医用贵和的Ti-6A1-4V,完成三维打印,冷却,用风枪吹除多余粉末,抛光、打磨、精加工等,然后进行力学测量,消毒灭菌,最后高温高压消毒并进行植入物生物学检测后进行灭菌双层包装。从而获得一种精准的骨开窗导板,该导板组件1的固位端2固位于埋伏牙前部的下颌牙列表面,形成稳定的牙支持式导板组件1的固位端2。该导板组件1的导环部3的定位件可以与对应颌骨的拟开窗部位的骨表面精准贴合,导环部3的定位通孔5与颌骨接触部位即为骨开窗范围。外科医生可以通过枪钻、小球钻、或超声骨刀等沿着定位通孔切割,即可精准切割出骨开窗位点。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埋伏牙个体化骨开窗导板,包括导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组件(1)包括固位端(2)和导环部(3),所述导环部(3)设置在固位端(2)的一侧,所述导环部(3)包括定位件(4)和定位通孔(5),所述定位件(4)靠近固位端(2)的一侧与固位端(2)相对应的侧壁表面连接固定,所述定位通孔(5)开设在定位件(4)的内部,所述固位端(2)的底面开设有多个与人体埋伏牙周围牙齿的面相对应的牙槽部(6),所述牙槽部(6)卡接固定在人体埋伏牙周围牙齿面的外部,其中牙槽部(6)的内壁与人体埋伏牙周围牙齿面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埋伏牙个体化骨开窗导板,包括导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组件(1)包括固位端(2)和导环部(3),所述导环部(3)设置在固位端(2)的一侧,所述导环部(3)包括定位件(4)和定位通孔(5),所述定位件(4)靠近固位端(2)的一侧与固位端(2)相对应的侧壁表面连接固定,所述定位通孔(5)开设在定位件(4)的内部,所述固位端(2)的底面开设有多个与人体埋伏牙周围牙齿的面相对应的牙槽部(6),所述牙槽部(6)卡接固定在人体埋伏牙周围牙齿面的外部,其中牙槽部(6)的内壁与人体埋伏牙周围牙齿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德栋聂萍王旭东朱敏安庆龙邹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