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打印的下颌升支部取骨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93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维打印的下颌升支部取骨导板,该三维打印的下颌升支部取骨导板,根据受植区最佳自体骨骨块移植方案,设计出所需骨块的最佳形态和体积。根据最佳移植骨块形态和体积,设计截骨导板组件的截骨导槽厚度和形态。截骨导槽的厚度与钻针的长度协调,骨导槽的厚度等于钻针的长度减掉对应部位所需骨块厚度的差值,可以实现控制钻入骨内深度的作用。截骨导槽的形态与受植骨块表面形态一致。因此可以最大程度控制移植骨块形态与体积。采用三维打印技术,打印出基于牙支持式的取骨钛合金导板。该导板通过下颌牙列固位,稳固不松动,此为固位端。另一端,即截骨导槽端,与下颌升支的骨面紧密贴合。

A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guide plate for the extraction of mandibular ram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打印的下颌升支部取骨导板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三维打印的下颌升支部取骨导板。
技术介绍
在牙列缺失、牙列缺损患者中,种植牙被认为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但是上、下牙槽骨骨量不足是妨碍种植牙成功实施和治疗后长期成功的最重要障碍之一。采用骨增量技术可以获得一定的牙槽骨宽度、高度的提高,大幅度提高牙槽骨高度是目前种植领域的一大难题。块状自体骨移植目前仍是垂直骨增量的金标准。自体骨骨块可以取自颏部、下颌骨升支、颧骨等区域。以往医生均凭经验进行手术操作,下颌升支取骨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取骨部位不准确。不能按照骨缺损处的最佳需要的骨块厚度、大小完成取骨操作,往往形成移植骨块与受植区的不贴合。取骨处过大,造成机体过大的不必要的损伤;取骨处过小,则需要多次取骨,并且需要术中进行骨块形态的修整。(2)容易损伤局部重要组织、血管等。例如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等。(3)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三维打印的下颌升支部取骨导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维打印的下颌升支部取骨导板,包括导板组件,所述导板组件包括固位端和截骨导槽端,所述截骨导槽端设置在固位端的一侧,且截骨导槽端与固位端相对应的一端表面连接固定,所述固位端的底面开设有多个与人体下颌牙的面牙尖部相对应的牙槽部,所述截骨导槽端的表面开设有截骨导槽,所述截骨导槽端与人体拟截骨的骨表面贴合,所述固位端通过其底面的牙槽部卡接固定在人体下颌牙的面牙尖部。优选的,所述固位端与截骨导槽端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位端和截骨导槽端均通过三维打印技术构成,所述固位端和截骨导槽端均通过钛合金材料构成,所述固位端为半圆形环形件,所述导板组件的固位端的厚度均为2mm。优选的,所述牙槽部的数量至少为两组,其中至少为两组的牙槽部在固位端的底面呈弧线型依次线性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三维打印的下颌升支部取骨导板,该三维打印的下颌升支部取骨导板,根据受植区最佳自体骨骨块移植方案,设计出所需骨块的最佳形态和体积。根据最近移植骨块形态和体积,设计截骨导板组件的截骨导槽形态。截骨导槽的厚度与钻针的长度协调,可以实现控制钻入骨内深度的作用。截骨导槽的形态与受植骨块表面形态一致。因此可以最大程度控制移植骨块形态与体积。采用三维打印技术,打印出基于牙支持式的取骨钛合金导板。该导板通过下颌牙列固位,稳固不松动,此为固位端。另一端,即截骨导槽端,与下颌升支的骨面紧密贴合,根据所需移植骨骨块形态设计截骨导槽形态和厚度,该部分直接与下颌升支部骨面紧密贴合,导槽可以直接圈出拟截骨部位;导槽的厚度根据截骨深度变化,钻针的深度等于导槽的厚度与截骨深度的总和。固位端与截骨导槽端直接连接起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导板组件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导板组件顶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导板组件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位端的底面局部示意图。图中:1导板组件、2固位端、3截骨导槽端、4牙槽部、5截骨导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三维打印的下颌升支部取骨导板,包括导板组件1,所述导板组件1包括固位端2和截骨导槽端3,所述截骨导槽端3设置在固位端2的一侧,且截骨导槽端3与固位端2相对应的一端表面连接固定,所述固位端2的底面开设有多个与人体下颌牙的面牙尖部相对应的牙槽部4,所述截骨导槽端3的表面开设有截骨导槽5,所述截骨导槽端3与人体拟截骨的骨表面贴合,所述固位端2通过其底面的牙槽部4卡接固定在人体下颌牙的面牙尖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固位端2与截骨导槽端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位端2和截骨导槽端3均通过三维打印技术构成,所述固位端2和截骨导槽端3均通过钛合金材料构成,所述固位端2为半圆形环形件,所述导板组件1的固位端2的厚度均为2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牙槽部4的数量至少为两组,其中至少为两组的牙槽部4在固位端2的底面呈弧线型依次线性排列。工作原理:当人们使用该三维打印的下颌升支部取骨导板,首先,术前手术方案规划。患者拍摄CT,格式为DICOMS格式,将CT数据导入设计软件Mimics中进行三维重建,分别描绘出重要的解剖结构,规避损伤后,根据受植区情况,设计最佳植骨骨块的形态和体积,并将手术规划导出为STL格式文件。然后,导板组件1的设计。在Geomagicstudio2013软件中,采用三维打印技术,打印出基于牙支持式的下颌升支截骨用钛合金材料构成的导板组件1。该导板组件1采用通过下颌牙进行固位的固位端2,从而保持稳固不松动。在固位端2的一端安装截骨导槽端3,在其表面开设截骨导槽5,以便于人们根据所需移植骨骨块形态和深度设计截骨导槽5的形态和厚度,截骨导槽端3的内壁直接与下颌升支骨面紧密贴合,从而通过截骨导槽5能够可以直接圈出拟截骨部位;再根据截骨的深度变化调节截骨导槽5的厚度,钻针的深度等于截骨导槽5的厚度与截骨深度的总和。通过在固位端2的底面开设与人体下颌牙相对应的牙槽部4,以便于人们进行固位端2的位置固定,采用将固位端2与截骨导槽端3为一体成型的方式,提高两者之间的稳固程度,保持截骨导槽端3在使用过程中与下颌升支骨面紧密贴合。最后,实现三维打印和修整打磨。采用电子束熔融成型方法,利用瑞典ArcamQ10钛合金三维打印机,粉材是医用贵和的Ti-6A1-4V,完成三维打印,冷却,用风枪吹除多余粉末,抛光、打磨、精加工等,然后进行力学测量,消毒灭菌,最后高温高压消毒并进行植入物生物学检测后进行灭菌双层包装。三维打印技术允许在设计软件中术前完成牙槽骨预期恢复形态(高度、宽度、骨长度、固定位点等)的设计,构建拟重建后的牙槽嵴形态,从而描绘出所需骨块的最佳形态和体积。根据最佳移植骨块形态,设计截骨用导板组件1,实现控制截骨形态、截骨深度、以及避免重要组织损伤的目的。此外,因为采用钛合金作为导板组件1材料,形变率低、体积小巧、截骨导槽5周围的金属边界小,不需要对周围组织进行广泛剥离,手术创伤小;钛合金材料与传统的不锈钢相比,组织相容性明显优越,不易出现软、硬组织炎症反应;钛合金材料导板与树脂材料导板相比,体积更轻薄,厚度较小,更适合后牙磨牙区的狭小空间操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打印的下颌升支部取骨导板,包括导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组件(1)包括固位端(2)和截骨导槽端(3),所述截骨导槽端(3)设置在固位端(2)的一侧,且截骨导槽端(3)与固位端(2)相对应的一端表面连接固定,所述固位端(2)的底面开设有多个与人体下颌牙的面牙尖部相对应的牙槽部(4),所述截骨导槽端(3)的表面开设有截骨导槽(5),所述截骨导槽端(3)与人体拟截骨的骨表面贴合,所述固位端(2)通过其底面的牙槽部(4)卡接固定在人体下颌牙的面牙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打印的下颌升支部取骨导板,包括导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组件(1)包括固位端(2)和截骨导槽端(3),所述截骨导槽端(3)设置在固位端(2)的一侧,且截骨导槽端(3)与固位端(2)相对应的一端表面连接固定,所述固位端(2)的底面开设有多个与人体下颌牙的面牙尖部相对应的牙槽部(4),所述截骨导槽端(3)的表面开设有截骨导槽(5),所述截骨导槽端(3)与人体拟截骨的骨表面贴合,所述固位端(2)通过其底面的牙槽部(4)卡接固定在人体下颌牙的面牙尖部。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德栋吴轶群聂萍黄伟何莎敏樊圣祈赵凯洪国峰周凯华安庆龙邹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