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管道一氧化碳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85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井管道一氧化碳传感器,壳体内设有控制器,壳体下部连接气室,气室内设有检测探头,上壳体上设置有蜂鸣器与显示屏,上壳体侧部设有电源/通信接头,下壳体一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设有U型槽,U型槽内设卡槽,下壳体上设有提手杆,提手杆中部设有手持部,提手杆两侧靠近手持部的位置设有拉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提手杆可放置于U型槽中,减少了连接部位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也可沿转轴进行转动,保证抓持效果的同时减少了存储空间,易于装箱携带,通过内六角螺母对转轴进行固定,拆装方便,易于更换,省时省力,降低了设备的损耗。

A kind of carbon monoxide sensor for mine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井管道一氧化碳传感器
本技术属于煤矿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矿井管道一氧化碳传感器。
技术介绍
一氧化碳传感器在煤矿安全检测系统中用于煤矿井巷、采掘工作面、采空区、回风巷道等处连续监测一氧化碳浓度,当一氧化碳浓度超限时,能自动发出声、光报警。为了安全考虑,现阶段的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往往随身携带一氧化碳传感器,现有的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提手在不使用时,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不易携带,而随着提手经常性的使用,容易发生断裂,不方便进行更换,进而增加了对设备的投入,降低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矿井管道一氧化碳传感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矿井管道一氧化碳传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固定连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壳体的下部连接有气室,所述气室内设置有检测探头,矿井管道中的气体进入气室中,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蜂鸣器与显示屏,所述上壳体的侧部设置有电源/通信接头,所述控制器同时电连接检测探头、电源/通信接头、蜂鸣器与显示屏,检测探头对气室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将信号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对信号进行转换,并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如果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控制器控制蜂鸣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注意,所述下壳体远离上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部设置有U型槽,当提手杆不使用时,可以放置于U型槽内,减少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存储空间,所述U型槽与下壳体的上端相连通,使提手杆可完全展开,保证提手杆在U型槽内运动的连续性及对提手杆进行抓持时的舒适性,所述固定板的上部水平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转轴,位于所述通孔两端的下壳体外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内六角螺母,所述转轴的两端贯穿下壳体的内壁并与内六角螺母旋接在一起,位于凹槽中的内六角螺母与转轴连接,既对转轴的位置进行了限定,又避免了增加存储空间,所述U型槽内设置有卡槽,当提手杆完全放置于U型槽中时,提手杆的两侧卡接在卡槽中,保证提手杆的位置不发生移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提手杆,所述提手杆的两侧下端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在转轴上,提手杆在套环的作用下沿转轴进行转动,所述提手杆的中部设置有手持部,方便抓持,提高手的舒适性,所述提手杆的两侧靠近手持部的位置设置有拉钩,所述拉钩的开口方向朝向手持部,用手指钩住拉钩向上用力,即可将提手杆从卡槽中提起,所述固定板上端的中部位置水平固定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的开口向下,当不需要对一氧化碳传感器进行手持时,可将提手杆放置于U型槽中,通过挂钩将一氧化碳传感器挂持在皮带上,解放了双手进行其他操作。优选的,所述提手杆的尺寸略小于U型槽的尺寸,保证提手杆在U型槽中位置的准确性与紧凑性。优选的,所述提手杆的材质为金属,牢固耐用,使用寿命长,所述手持部的外侧设置有皮套,提高手指的舒适度。优选的,所述挂钩的位置位于通孔的下方,保证挂钩与皮带挂持效果,提高工作人员的舒适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提手杆可放置于U型槽中,减少了连接部位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也可沿转轴进行转动,保证抓持效果的同时减少了存储空间,易于装箱携带,通过内六角螺母对转轴进行固定,拆装方便,易于更换,省时省力,降低了设备的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上壳体;3.下壳体;4.控制器;5.气室;6.检测探头;7.蜂鸣器;8.显示屏;9.电源/通信接头;10.固定板;11.U型槽;12.通孔;13.转轴;14.凹槽;15.内六角螺母;16.卡槽;17.提手杆;18.套环;19.手持部;20.拉钩;21.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的一种矿井管道一氧化碳传感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固定连接的上壳体2与下壳体3,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控制器4,所述壳体1的下部连接有气室5,所述气室5内设置有检测探头6,矿井管道中的气体进入气室5中,所述上壳体2上设置有蜂鸣器7与显示屏8,所述上壳体2的侧部设置有电源/通信接头9,所述控制器4同时电连接检测探头6、电源/通信接头9、蜂鸣器7与显示屏8,检测探头6对气室5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将信号输送至控制器4,控制器4对信号进行转换,并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屏8上,如果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控制器4控制蜂鸣器7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注意,所述下壳体3远离上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上部设置有U型槽11,当提手杆17不使用时,可以放置于U型槽11内,减少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存储空间,所述提手杆17的尺寸略小于U型槽11的尺寸,保证提手杆17在U型槽11中位置的准确性与紧凑性,所述U型槽11与下壳体3的上端相连通,使提手杆17可完全展开,保证提手杆17在U型槽11内运动的连续性及对提手杆17进行抓持时的舒适性,所述固定板10的上部水平开设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内设置有转轴13,位于所述通孔12两端的下壳体3外壁上设置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内设置有内六角螺母15,所述转轴13的两端贯穿下壳体3的内壁并与内六角螺母15旋接在一起,位于凹槽14中的内六角螺母15与转轴13连接,既对转轴13的位置进行了限定,又避免了增加存储空间,所述U型槽11内设置有卡槽16,当提手杆17完全放置于U型槽11中时,提手杆17的两侧卡接在卡槽16中,保证提手杆17的位置不发生移动,所述下壳体3上设置有提手杆17,所述提手杆17的两侧下端设置有套环18,所述套环18套设在转轴13上,提手杆17在套环18的作用下沿转轴13进行转动,所述提手杆17的中部设置有手持部19,方便抓持,提高手的舒适性,所述提手杆17的两侧靠近手持部19的位置设置有拉钩20,所述拉钩20的开口方向朝向手持部19,用手指钩住拉钩20向上用力,即可将提手杆17从卡槽16中提起,所述固定板10上端的中部位置水平固定设置有挂钩21,所述挂钩21的开口向下,当不需要对一氧化碳传感器进行手持时,可将提手杆17放置于U型槽11中,通过挂钩21将一氧化碳传感器挂持在皮带上,解放了双手进行其他操作,所述挂钩21的位置位于通孔12的下方,保证挂钩21与皮带挂持效果,提高工作人员的舒适度。所述提手杆17的材质为金属,牢固耐用,使用寿命长,所述手持部19的外侧设置有皮套,提高手指的舒适度。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井管道一氧化碳传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固定连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壳体的下部连接有气室,所述气室内设置有检测探头,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蜂鸣器与显示屏,所述上壳体的侧部设置有电源/通信接头,所述控制器同时电连接检测探头、电源/通信接头、蜂鸣器与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远离上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部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与下壳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固定板的上部水平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转轴,位于所述通孔两端的下壳体外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内六角螺母,所述转轴的两端贯穿下壳体的内壁并与内六角螺母旋接在一起,所述U型槽内设置有卡槽,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提手杆,所述提手杆的两侧下端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在转轴上,所述提手杆的中部设置有手持部,所述提手杆的两侧靠近手持部的位置设置有拉钩,所述拉钩的开口方向朝向手持部,所述固定板上端的中部位置水平固定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的开口向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管道一氧化碳传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固定连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壳体的下部连接有气室,所述气室内设置有检测探头,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蜂鸣器与显示屏,所述上壳体的侧部设置有电源/通信接头,所述控制器同时电连接检测探头、电源/通信接头、蜂鸣器与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远离上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部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与下壳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固定板的上部水平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转轴,位于所述通孔两端的下壳体外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内六角螺母,所述转轴的两端贯穿下壳体的内壁并与内六角螺母旋接在一起,所述U型槽内设置有卡槽,所述下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奥斯帕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