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机机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79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钻机机架,属于岩土施工设备领域,包括分设在钻机两侧的三角式架体,两个所述三角式架体的顶端通过连接横杆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三角式架体顶端均竖直向下开有U型槽,所述连接横杆的端部分别卡设在所述U型槽内,所述连接横杆穿过所述U型槽的端部通过螺母紧固。其中,所述连接横杆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上绕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钻机连接,另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当钻机钻进时,松紧螺母将连接横杆取下,当钻机提升时,再将连接横杆设置在三角式架体的顶端,通过动力机构提升钻机,可以实现钻进模式及钻机提升模式的简单切换,在不降低钻机功率的前提下可适用于空间小、低的作业环境。

A kind of drill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机机架
本技术属于岩土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机机架。
技术介绍
目前,台式钻机主要应用于勘察行业中勘探作业,尤其在勘察环境较为复杂区域的应用性强、优势突出。一般根据勘探环境及深度的不同,钻机可以分为不同的型号,但各种型号的钻机有一普遍规律是:功率小、机型小的钻机成孔深度浅;而功率大、机型大的钻机成孔深度深。这样导致在建筑物内、隧道或坑道内等狭小空间勘察或地基加固施工时,可能会出现小型钻机施工条件满足,但不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大型钻机满足设计施工要求,但施工条件不满足等,反应出常规类型钻机的单一性、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背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钻机机架,在小、低空间内施工时,可以实现钻机钻进模式和钻机提升模式的简单切换,从而使钻机既满足施工条件又满足设计施工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机机架,包括分设在钻机两侧的三角式架体,两个所述三角式架体的顶端通过连接横杆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三角式架体顶端均竖直向下开有U型槽,所述连接横杆的端部分别卡设在所述U型槽内,所述连接横杆穿过所述U型槽的端部通过螺母紧固。其中,所述连接横杆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上绕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钻机连接,另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以使钻机升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角式架体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杆、以及倾斜设置的与所述立杆成三角式结构的斜杆,所述U型槽开设在所述立柱的顶端。优选地,所述立杆和斜杆底端均固定在钻机机座上,所述钻机机座上设有供所述立杆底端插入的套筒,所述钻机机座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斜杆底端的第一固定座。其中,所述立杆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斜杆顶端的第二固定座。优选地,所述套筒还通过角铁加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所述斜杆的底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销轴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在三角式架体的顶端可拆卸设置有连接横杆,当钻机钻进时,松紧螺母将连接横杆取下,当钻机提升时,再将连接横杆设置在三角式架体的顶端,并通过动力机构提升钻机。即本技术的连接横杆的安装和拆卸简单,可以实现钻进模式及钻机提升模式的简单切换,在不降低钻机功率的前提下可适用于空间小、低的作业环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钻机机架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钻机机架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钻机机座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4中第一套筒和角铁的俯视图;图6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6中第一固定座的侧视图;图8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8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钻机机架,如图1-3所示,包括分设在钻机两侧的三角式架体,两个所述三角式架体的顶端通过连接横杆1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三角式架体顶端均竖直向下开有U型槽,所述连接横杆1的端部分别卡设在所述U型槽内,所述连接横杆1穿过所述U型槽的端部通过螺母紧固。具体的,如图2和3所示,所述三角式架体设有两个,分别是第一三角式架体和第二三角式架体,第一三角式架体和第二三角式架体均固定在钻机机座2上,因为第一三角式架体和第二三角式架体的结构完全相同,因此,接下来以第一三角式架体为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三角式架体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立杆301、以及倾斜设置的与所述第一立杆301成三角式结构的第一斜杆302。具体的,所述钻机机座2左侧设有第一套筒201,如图4和5所示,所述第一立杆301的底端插入第一套筒201内固定,为了对所述第一套筒201加固,在第一套筒201的底端设置有角铁202,通过角铁202固定保证稳定性。如图1所示,所述钻机机座2的右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斜杆302底端的第一固定座,如图6和7所示,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钢板203和第二钢板204,所述第一斜杆302的底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钢板203和第二钢板204之间,所述第一钢板203和第二钢板204穿设有销轴,所述销轴穿过第一斜杆302的底端形成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第一立杆301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斜杆302顶端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和第一固定座的结构相同,这样,第一立杆301、第二斜杆302以及钻机机座2形成三角结构。所述第二三角式架体包括第二立杆401和第二斜杆402,其具体结构将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立杆与钻机机座2的连接、斜杆与钻机机座2的连接、以及立杆与斜杆的连接均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对机架进行移动调整以适应较小空间的施工,但是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给出的具体方式。为了实现连接横杆1和三角式架体可拆卸连接,如图1、8和9所示,所述第一立杆301的顶端竖直向下开有第一U型槽3-1,所述第二立杆401的顶端竖直向下开有第二U型槽,所述连接横杆1的一端卡设在第一U型槽3-1内,另一端卡设在第二U型槽内,为了对连接处进行紧固,所述连接横杆1穿过第一U型槽3-1、第二U型槽的端部均通过螺母进行固定,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U型槽的宽度以形成限位。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对钻机进行提升,所述连接横杆1上设置有滑轮5,如图8和9所示,所述滑轮5穿设在连接横杆1上,所述滑轮5的周向设有用于缠绕钢丝绳的环形槽501,钢丝绳的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另一端绕过环形槽501与钻机连接,从而通过动力机构将钻机提升。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滑轮5也可以通过支架固定在连接横杆1上,并不局限与上述的穿设结构,所述动力机构,可以是马达等驱动设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钻机钻进时,先卸掉螺母将连接横杆1从U型槽中取下;当钻机提升时,将连接横杆1又卡设在第一立杆301和第二立杆401顶端的U型槽内,然后通过螺母紧固,再将钢丝绳的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另一端绕过连接横杆1上的滑轮5与钻机连接,启动动力机构及可带动钻机提升。连接横杆1的拆卸和安装方便,钻进模式及钻机提升模式切换简单、安全、高效,在不降低钻机功率的前提下可适用于空间小、低的作业环境。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机架还可以配套拆卸连接横杆1的梯子,确保了安装、拆除连接横杆1的安全、高效。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机机架,包括分设在钻机两侧的三角式架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三角式架体的顶端通过连接横杆可拆卸连接;/n两个所述三角式架体顶端均竖直向下开有U型槽,所述连接横杆的端部分别卡设在所述U型槽内,所述连接横杆穿过所述U型槽的端部通过螺母紧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机机架,包括分设在钻机两侧的三角式架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三角式架体的顶端通过连接横杆可拆卸连接;
两个所述三角式架体顶端均竖直向下开有U型槽,所述连接横杆的端部分别卡设在所述U型槽内,所述连接横杆穿过所述U型槽的端部通过螺母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横杆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上绕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钻机连接,另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以使钻机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式架体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杆、以及倾斜设置的与所述立杆成三角式结构的斜杆,所述U型槽开设在所述立杆的顶端。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忠级张继超张斌斌张吉宏杨建常贺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