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护角的多功能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72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护角的多功能床,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其包括床头板、对称连接在床头板一侧处的侧板、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的尾板,放置在床头板、侧板、尾板内部的床板,尾板与侧板之间均通过护角连接,护角包括有两个直角侧壁的柱体,竖直开设在柱体两侧平直部处的燕尾槽、连接在侧板和尾板一侧处的燕尾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将两个床板进行连接时,安装与拆卸均较为简单的效果。

A multifunctional bed with corner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护角的多功能床
本技术涉及家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护角的多功能床。
技术介绍
目前,床邦护角是床上常用的一个部件,装在床邦和床尾结合处。因其外露面为圆弧形,可有效减轻床邦和床尾的直角结合对人体产生的磕碰。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437857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床邦护角,包括横截面为扇形的护角,所述护角的顶部设有护角装饰盖,护角的前侧两侧壁的连接处设有上下贯通的卡槽,护角的前侧设有卡设在卡槽内的铝合金护角码,铝合金护角码的前侧两侧壁上均设有两个螺钉孔。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后续需要搬家时,需要将床板拆除,拆除时,需要将螺纹连接在螺钉孔内部的螺钉取出,才可将两个连接的床板进行拆除,拆除之后,后续需要进行安装时,还需要将螺钉连接在螺纹孔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护角的多功能床,将两个床板进行连接时,安装与拆卸均较为简单。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护角的多功能床,包括床头板、对称连接在床头板一侧处的侧板、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的尾板,放置在床头板、侧板、尾板内部的床板,所述尾板与侧板之间均通过护角连接,所述护角包括有两个直角侧壁的柱体,竖直开设在柱体两侧平直部处的燕尾槽、连接在侧板和尾板一侧处的燕尾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尾板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然后将柱体上的燕尾槽对准两侧的燕尾块竖直放下即可,若是需要搬家或是需要将床搬出卧室内部,仅需将柱体从两侧的侧板和尾板处向上滑动进形拆卸即可;安装与拆卸均较为简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体的内侧壁处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处均连接有直板,所述直板的侧壁分别相邻的侧板以及尾板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柱体内部设置弧形板以及直板,减小盖板发生转动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体和燕尾块的上端面均低于侧板和尾板的高度,所述柱体的顶部盖设有与侧板顶部平齐的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块插入在燕尾槽内部后,燕尾块的顶部暴露在外,由于燕尾块采用金属制成,可能会对使用者造成潜在的危险,故而使柱体的顶部低于侧板的高度,燕尾块的高度与柱体的高度相同,柱体的上端面处放置有盖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的底部连接有圆柱,所述柱体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圆柱的圆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圆柱以及圆槽,同时盖板的两侧与侧板和尾板抵接,减小盖板发生转动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燕尾块远离柱体的一侧处均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侧板和尾板之间均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安装板,燕尾块安装在安装板上,通过第一螺栓方便将燕尾块固定安到侧板以及底板上,减小加工的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处均设置有防掉组件,所述防掉组件包括对称连接在侧板处的固定块、插接在固定块内部的转动杆、螺纹连接在转动杆两端处的限位环、连接在转动杆上的多个伸缩杆、连接在伸缩杆自由端一侧处的放置杆,所述床头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放置杆的固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掉组件,使床体上部的人体减小发生掉落的情况,在使用时,人手将放置杆沿转动杆进行转动,使放置杆放置到固定组件内部,从而使放置杆为固定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在床头板一侧处的放置板、开设在放置板上部的方形口,开设在方形口底部处的圆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放置杆放置在方形口内部,伸缩杆为伸出状态,然后将放置杆竖直向下移动,使放置杆位于圆槽内部,此时伸缩杆为缩回状态,便可将放置杆放置到放置板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水平设置的腰形孔,所述腰形孔内连接有两个螺纹连接在床头板内部的第二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螺栓穿过放置板螺纹连接在床头板处,使放置板可沿两个第二螺栓进行滑动,当需要时把放置板拉出,整体性较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柱体与侧板和尾板相连,侧板以及尾板上的燕尾块插入在燕尾槽内部,便可将侧板与尾板进行连接,整体较为方便;2、在柱体的内侧壁处连接有弧形板以及直板,使柱体与两侧的侧板以及尾板连接较为紧密,进一步增加侧板与尾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3、设置盖设在燕尾块以及燕尾槽上部的盖板,减小燕尾块露出外部的情况,使侧板与尾板之间连接较为紧密。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用于表示尾板与侧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床头板;11、床板;12、支脚;2、侧板;3、尾板;4、护角;41、柱体;411、弧形板;412、直板;42、燕尾槽;43、安装板;431、燕尾块;432、第一螺栓;44、盖板;441、圆柱;5、防掉组件;51、固定块;52、转动杆;53、限位环;54、伸缩杆;55、放置杆;6、固定组件;61、放置板;611、第二螺栓;612、腰形孔;62、方形口;63、圆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带护角的多功能床,包括床头板1、对称连接在床头板1侧壁处的侧板2、连接在两个侧板2之间的尾板3、连接在侧板2处的防掉组件5。参照图1,床头板1、两侧的侧板2、尾板3之间形成有一空腔,空腔内部放置有床板11,床板11的底部连接有四根支脚12。参照图1,床头板1放置在墙体的一侧处,通过两侧的侧板2相抵使床头板1始终处于竖直状。参照图2,尾板3的两端均通过护角4与侧板2连接,护角4包括水平横截面为四分之一的圆环形的柱体41,柱体41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侧板2以及尾板3靠近柱体41的一处均设置有安装板43,安装板43均通过四个水平设置的第一螺栓432分别与两侧的尾板3和侧板2连接;安装板43靠近柱体41的一侧处均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燕尾块431,燕尾块431采用金属制成,柱体41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燕尾块431的燕尾槽42。参照图2,燕尾块431插入在燕尾槽42内部后,燕尾块431的顶部暴露在外,由于燕尾块431采用金属制成,可能会对使用者造成潜在的危险,故而使柱体41的顶部低于侧板2的高度,燕尾块431的高度与柱体41的高度相同,柱体41的上端面处放置有盖板44,盖板44的上端面与侧板2和尾板3的上端面平齐。参照图2,为了使盖板44盖设在柱体41上部后连接较为稳定,故而在盖板44的底部连接有圆柱441,柱体41的上端面处开设有用于放置圆柱441的圆槽63,盖板44两侧的平直部与侧板2和尾板3抵接,使盖板44不会发生转动。参照图2,为了进一布增加侧板2与尾板3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故而在柱体41靠近床头板1的一侧处设置有弧形板411,弧形板411的两端处均连接有直板412,直板412的侧壁分别相邻的侧板2以及尾板3抵接。参照图3,以其中一个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护角的多功能床,包括床头板(1)、对称连接在床头板(1)一侧处的侧板(2)、连接在两个侧板(2)之间的尾板(3),放置在床头板(1)、侧板(2)、尾板(3)内部的床板(11),所述尾板(3)与侧板(2)之间均通过护角(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4)包括有两个直角侧壁的柱体(41),竖直开设在柱体(41)两侧平直部处的燕尾槽(42)、连接在侧板(2)和尾板(3)一侧处的燕尾块(4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护角的多功能床,包括床头板(1)、对称连接在床头板(1)一侧处的侧板(2)、连接在两个侧板(2)之间的尾板(3),放置在床头板(1)、侧板(2)、尾板(3)内部的床板(11),所述尾板(3)与侧板(2)之间均通过护角(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4)包括有两个直角侧壁的柱体(41),竖直开设在柱体(41)两侧平直部处的燕尾槽(42)、连接在侧板(2)和尾板(3)一侧处的燕尾块(4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护角的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41)的内侧壁处连接有弧形板(411),所述弧形板(411)的两端处均连接有直板(412),所述直板(412)的侧壁分别相邻的侧板(2)以及尾板(3)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护角的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41)和燕尾块(431)的上端面均低于侧板(2)和尾板(3)的高度,所述柱体(41)的顶部盖设有与侧板(2)顶部平齐的盖板(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护角的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4)的底部连接有圆柱(441),所述柱体(4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圆柱(441)的圆槽(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运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兄弟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