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林西专利>正文

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71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本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包括锁止块、设于锁止块下方且用于连接窗扇的外框以及用于驱动外框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外框内滑动设置有内框,内框滑动方向与外框相一致,外框内还设有能使外框推动内框一起运动的联动结构;外框外竖直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下端与内框滑动连接,内框上设有使定位块具有向上滑动趋势的弹簧,定位块左侧设有挤压块,挤压块位于外框外部,挤压块与外框固连,锁止块底壁和定位块顶壁分别为斜面一和斜面二,挤压块上具有斜面三,定位块左侧具有与挤压块正对的斜面四,斜面一能与斜面二相抵使定位块下滑,斜面三能与斜面四相抵使定位块下滑。本锁定结构结构稳定性好。

Locking structure of door and window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窗开合机构,特别是一种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走轨式窗户(一般由窗框和滑动设置在窗框内的窗扇组成)的开与闭都需要人们亲自动手,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许多不便,如在下雨、有雾或潮湿天气下人们外出或在睡眠时未能及时关窗,往往导致水雾直接从窗口进入室内。针对上述的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不足,并加以了改进,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自动关窗的装置【申请号:200820049117.9】,是由机体、动力装置、电磁锁组成,动力装置是由电磁锁来控制的;动力装置是由线轮、主线轮、托线轮、主轴、齿轮、存力器组成,主轴安装在机体上,在主轴的一端安装有主线轮,另一端安装有齿轮,在主轴上的主线轮与齿轮之间装有存力器,主线轮上面的线绕过托线轮连接到线轮;电磁锁由直流电池、电源开关、压缩开关、湿敏感应器、线圈、复位弹簧、锁梢、锁卡组成,直流电池、电源开关、压缩开关、湿敏感应器、线圈串联形成一个电流回路,压缩开关安装在两扇窗关闭状态相重叠的对应边框上,线圈与安装有复位弹簧的锁梢相对应,锁梢活动安装在机体上,锁梢紧靠着锁卡。上述的装置中,窗户锁止由电磁锁实现,但是整个电磁锁结构较为复杂,而且电磁锁工作容易受外界干扰,不利于整个装置的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且工作稳定性好的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包括锁止块、设于锁止块下方且用于连接窗扇的外框以及用于驱动外框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外框内滑动设置有内框,且内框的滑动方向与外框相一致,上述的外框内还设有能使外框推动内框一起运动的联动结构;所述的外框外竖直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下端与内框滑动连接以使定位块能相对于内框上下滑动,内框上设有使定位块具有向上滑动趋势的弹簧,定位块的左侧设有挤压块,挤压块位于外框外部,且挤压块与外框固连,锁止块底壁和定位块顶壁分别为斜面一和斜面二,挤压块上具有斜面三,定位块的左侧具有与挤压块正对的斜面四,外框左移时,斜面一能与斜面二相抵并使定位块克服弹簧的弹力向下滑动,外框右移时,斜面三能与斜面四相抵并使定位块克服弹簧的弹力向下滑动。使用过程如下:门窗处于开启状态时,锁止块位于定位块和挤压块之间;门窗关闭过程如下:驱动机构通过外框带动窗扇左移使门窗逐渐关闭,并在联动结构作用下推动内框左移,内框带动定位块左移至锁止块处,接着斜面一和斜面二接触使定位块克服弹簧弹力下移使定位块顺利通过锁止块,然后定位块在弹簧作用下自动上移并抵在锁止块左侧,以将门窗锁定在关闭状态;门窗开启过程如下:驱动机构带动外框右移,由于定位块抵在锁止块左侧以限制内框右移,一开始时,只有外框右移并带动挤压块右移至定位块处,接着斜面三和斜面四接触使定位块克服弹簧弹力下移,并在联动结构作用下使外框推动内框右移使定位块顺利通过锁止块,随着外框右移使门窗逐渐开启。本锁定结构仅靠锁止块、定位块、外框等纯机械部件的配合下便可实现门窗自动锁定,以有效降低整个操作受外部干扰的机率,来提高工作稳定性;同时,用于实现锁定功能的动力由用于启闭门窗的驱动机构提供,以有效简化结构,来进一步提高工作稳定性。在上述的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中,所述的外框的内底壁上设有滑槽,滑槽的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的内框的底壁上固连有与滑槽匹配的滑块,且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在上述的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中,上述的外框内水平固定有挡条,挡条与滑块正对,且滑块的顶壁和底壁分别与挡条和滑槽的底壁相抵。挡条和滑槽底壁配合用于限制内框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使内框更稳定地实现左右滑动,来提高工作稳定性。在上述的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中,所述的内框和外框均呈矩形,且上述的联动结构为内框上沿左右方向分布的两外壁以及外框上沿左右方向分布的两内壁。使用时,外框通过外框的内壁与内框的外壁接触来推动内框运动。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中,所述的滑槽的两端均呈封闭状,所述的联动结构为上述的滑块和滑槽的两端面。在上述的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中,所述的内框上具有形状和尺寸均与定位块匹配的导孔,导孔沿竖直方向设置,定位块的下端插在导孔内,且定位块的侧壁与导孔的孔壁相抵。在上述的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中,所述的弹簧位于导孔内,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内框和定位块相抵。在上述的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中,上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绳索、固定在电机主轴上的牵引轮和设于牵引轮一侧的滑轮,绳索的两端均与牵引轮固连,且绳索绕设在滑轮上,所述的外框与绳索固连。在上述的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中,所述的牵引轮由沿电机主轴轴向分布的线轮一和线轮二组成,且线轮一和线轮二均与电机主轴固连,绳索由绳索一和绳索二组成,绳索一的两端分别与外框左侧和线轮一固连,绳索二的两端分别与外框右侧和线轮二固连,且绳索二绕设在滑轮上。采用上述设计,使绕线和放线过程分开进行,以有效避免两者相互干扰,来提高工作稳定性。在上述的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中,上述的滑轮为弹簧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本锁定结构仅靠锁止块、定位块、外框等纯机械部件的配合下便可实现门窗自动锁定,以有效降低整个操作受外部干扰的机率,来提高工作稳定性。2、用于实现锁定功能的动力由用于启闭门窗的驱动机构提供,以有效简化结构,来进一步提高工作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锁定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定位块移动至锁止块左侧后的示意图。图4是斜面三和斜面四相抵时的示意图。图中,1、锁止块;1a、斜面一;2、外框;2a、滑槽;3、电机;4、绳索;4a、绳索一;4b、绳索二;5、牵引轮;5a、线轮一;5b、线轮二;6、滑轮;7、内框;7a、导孔;8、滑块;9、挡条;10、定位块;10a、斜面二;10b、斜面四;11、弹簧;12、挤压块;12a、斜面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包括锁止块1、设于锁止块1下方且用于连接窗扇的外框2以及用于驱动外框2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其中,实际安装时,锁止块1既可以固定在窗框上,也可以固定在墙壁上,优选锁止块1固定在窗框上。驱动机构包括电机3、绳索4、固定在电机3主轴上的牵引轮5和设于牵引轮5一侧的滑轮6,绳索4的两端均与牵引轮5固连,且绳索4绕设在滑轮6上,外框2与绳索4固连,从而通过电机3正反转收放绳索4来实现外框2左右移动。进一步说明,牵引轮5由沿电机3主轴轴向分布的线轮一5a和线轮二5b组成,且线轮一5a和线轮二5b均与电机3主轴固连,绳索4由绳索一4a和绳索二4b组成,绳索一4a的两端分别与外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包括锁止块(1)、设于锁止块(1)下方且用于连接窗扇的外框(2)以及用于驱动外框(2)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外框(2)内滑动设置有内框(7),且内框(7)的滑动方向与外框(2)相一致,上述的外框(2)内还设有能使外框(2)推动内框(7)一起运动的联动结构;所述的外框(2)外竖直设有定位块(10),定位块(10)下端与内框(7)滑动连接以使定位块(10)能相对于内框(7)上下滑动,内框(7)上设有使定位块(10)具有向上滑动趋势的弹簧(11),定位块(10)的左侧设有挤压块(12),挤压块(12)位于外框(2)外部,且挤压块(12)与外框(2)固连,锁止块(1)底壁和定位块(10)顶壁分别为斜面一(1a)和斜面二(10a),挤压块(12)上具有斜面三(12a),定位块(10)的左侧具有与挤压块(12)正对的斜面四(10b),外框(2)左移时,斜面一(1a)能与斜面二(10a)相抵并使定位块(10)克服弹簧(11)的弹力向下滑动,外框(2)右移时,斜面三(12a)能与斜面四(10b)相抵并使定位块(10)克服弹簧(11)的弹力向下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包括锁止块(1)、设于锁止块(1)下方且用于连接窗扇的外框(2)以及用于驱动外框(2)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外框(2)内滑动设置有内框(7),且内框(7)的滑动方向与外框(2)相一致,上述的外框(2)内还设有能使外框(2)推动内框(7)一起运动的联动结构;所述的外框(2)外竖直设有定位块(10),定位块(10)下端与内框(7)滑动连接以使定位块(10)能相对于内框(7)上下滑动,内框(7)上设有使定位块(10)具有向上滑动趋势的弹簧(11),定位块(10)的左侧设有挤压块(12),挤压块(12)位于外框(2)外部,且挤压块(12)与外框(2)固连,锁止块(1)底壁和定位块(10)顶壁分别为斜面一(1a)和斜面二(10a),挤压块(12)上具有斜面三(12a),定位块(10)的左侧具有与挤压块(12)正对的斜面四(10b),外框(2)左移时,斜面一(1a)能与斜面二(10a)相抵并使定位块(10)克服弹簧(11)的弹力向下滑动,外框(2)右移时,斜面三(12a)能与斜面四(10b)相抵并使定位块(10)克服弹簧(11)的弹力向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框(2)的内底壁上设有滑槽(2a),滑槽(2a)的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的内框(7)的底壁上固连有与滑槽(2a)匹配的滑块(8),且滑块(8)滑动设置在滑槽(2a)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外框(2)内水平固定有挡条(9),挡条(9)与滑块(8)正对,且滑块(8)的顶壁和底壁分别与挡条(9)和滑槽(2a)的底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门窗开合机构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框(7)和外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西
申请(专利权)人:王林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