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施配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63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施配水壶,其在一壶体上方结合有一喂给端盖,喂给端盖上方设有一施配槽口,施配槽口底部导通设有一流放口,一汲吮装置可活动出没于施配槽口另一侧,经一探入导管导通汲吮通道,以及施配槽口设有一颚口连通流放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上述结构可提供汲吮、或就口、或施配饮水使用之水壶。

Multifunctional distribution ke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施配水壶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汲吮、就口及施配使用的多功能水壶。
技术介绍
由于环保及使用安全的概念提升,现今户外如休闲或运动等不同活动,为了正常补充水份,使用者大都自备饮水方便户外饮用,则相关的容器如保温瓶或冷水壶,分别设有运动型及休闲型的饮用设计,如脚踏车运动过程中的汲饮饮用,或休闲时优雅的施配使用,或方便快速喝水的就口使用等多种不同功能的设计,分别实施在不同的水壶,因不同活动类形的水壶,各别具有独立结构功能,因此用户为了因应多类型活动,则必须配置多款不同饮用功能的水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施配水壶,其主要在一喂给端盖上方设有一施配槽口,配合颚口可提供饮用方式可就口、或施配,或及利用一同体组合的汲吮装置开启后,可提供汲吮之多功能设计。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施配水壶,其包含有:一壶体,内部设有一容积空间,上端经由一上端口导通里外;一喂给端盖,上方经堤围环构出一喂给槽口,喂给槽口区分有一施配槽口及一收纳槽口,施配槽口底面向下贯通有一流放口,流放口往上连通一颚口,以及喂给端盖所设下盘,与上述上端口水密组合;一与喂给槽口活动组合的汲吮装置,设有一中空状汲吮嘴,汲吮嘴一端为汲出口,另一端为根部,汲出口导通根部底端一导接口,根部与堤围活动组合,使汲吮嘴可摆转出没于上述收纳槽口;一探入导管,上端为一挠性段,挠性段导接上述之导接口,身部穿经喂给槽口底面探入上述容积空间之中;一翻合盖,盖合上述喂给端盖外表空间。所述的喂给槽口纵向中间二侧,横向设有一活枢部提供汲吮装置的根部驳接,并由活枢部之位置,前后区分为施配槽口与收纳槽口,收纳槽口空间可供汲吮装置就入。所述的喂给端盖之下盘水密组合于一串接环体所设搭接环口,串接环体下端接合壶体之串接端,并与该上端口呈水密组合。所述的该翻合盖内表相对施配槽口所设流放口位置,设有一堵封件,堵封件表面可堵封流放口。所述的喂给端盖的收纳槽口,相对汲吮嘴收纳时,设有一可供汲出口所贴合的贴压面。该贴压面为由一弹性切压件结合收纳槽口相对内侧所形成。所述的该翻合盖内表,相对汲引装置于收纳状态的汲吮嘴上背表面方向,设有一抵压部,该抵压部于翻合盖盖合时下压汲吮嘴,使该汲出口可贴合于收纳槽口的贴压面。所述的该汲出口为一斜向端面,所设上角端与根部之距离,大于下角端与根部之距离。所述的该壶体为设有一内筒体及一外筒体,互对间形成一阻热空间,该内筒体上端导接上端口。所述的具有阻热效果的翻合盖所设内表盖封喂给端盖后所形成之互对空间,为一阻热空间。本技术在一壶体上方以直接或间接方式,结合有一喂给端盖,喂给端盖上方设有一长口状的施配槽口,施配槽口底部导通设有一流放口,一汲吮装置可经选用操作活动出没于施配槽口另一侧,经由一探入壶体内部之探入导管导通汲吮导流通道,以及该施配槽口设有一颚口连通流放口,利用上述结构可提供汲吮饮用、或就口饮用、或分程施配使用。本技术为在喂给槽口的纵向中间二侧,横向设有一活枢部,以驳接汲吮装置的根部,汲吮装置所设汲吮嘴可出没于喂给槽口的收纳槽口。本技术为该汲吮嘴设有扣动翼,提供外部手指扣动操作,维持汲吮嘴卫生。本技术为该喂给端盖经由一串接环体串接壶体,串接环体一侧组合有翻合盖,翻合盖为翻转式的盖合操作,且该盖合的结果,可让喂给端盖与翻合盖互对之间形成一阻热空间。本技术为该翻合盖内表相对施配槽口盖合位置,设有一堵封件,该堵封件的表面于盖合时,可堵封施配槽口的流放口。本技术为该壶体为由一内筒体及外筒体对隔而成,互对之间形成一阻热空间,其中该内筒体上端导接上端口,以形成阻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水壶组体部件组合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串接环体、喂给端盖组合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各部件组合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为就口或施配使用前姿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就口饮用或施配之姿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汲吮装置使用前之姿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组合侧视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翻合盖盖压操作剖视图。符号说明:水壶组体---10壶体---11串接端---12底盘---13容积空间---14内筒体---15外筒体---16阻热空间---17上端口---18串接环体---20活扣件---21驳接部---22搭接环口---23翻合盖---30扣止部---31驳接板---32堵封件---33喂给端盖---40堤围---41喂给槽口---42施配槽口---43收纳槽口---44活枢部---45流放口---46颚口---47下盘---48扣置槽---49汲吮装置---50汲吮嘴---51扣动翼---52导接口---53根部---54汲出口---55探入导管---60挠性段---61抵压部---34上环口---410弹性切压件---440贴压面---441上角端---551下角端---552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之水壶组体组合结构及动作功能,请参阅图式说明如下: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水壶组体10设有一壶体11,内部为一载置饮水之容积空间14,容积空间14往上连通上端口18,一喂给端盖40所设下盘48于水壶组体10组成后,与该上端口18可为水密组合,喂给端盖40上方经由一堤围41以向上围墙方式围构形成有一喂给槽口42,一翻合盖30内表可盖封喂给端盖40的外表空间,其中该翻合盖30可活接于一串接环体20,串接环体20下端与壶体11上端所设一串接端12结合,该结合可为套接或旋锁等徒手方式结合,利于组卸清洗,串接环体20辐面中央所设搭接环口23套接组合喂给端盖40的下盘48,连带锁固于壶体11的上端口18以达成水密,喂给槽口42一处出没有汲吮装置50,汲吮装置50经由一挠性段61导接探入导管60,探入导管60下端探入容积空间14内部导接饮水。请再参阅图2所示,水壶组体10所设串接环体20的搭接环口23组合喂给端盖40的下盘48,串接环体20下端组合壶体11的串接端12,并与该上端口18形成水密组合,脱开串接环体20之后,即联动喂给端盖40脱离壶体11,串接环体20同体活接有翻合盖30,则翻合盖30为同步随从串接环体20组卸壶体11,所设汲吮装置50连带探入导管60组合于喂给槽口42之中,相同同步受到串接环体20的组卸操作,而对开或连接壶体11空间。请再参阅图3所示,水壶组体10的壶体11上端经串接环体20同轴串式组合喂给端盖40,串接环体20一侧设有驳接部22,提供翻合盖30相对切线一处所设驳接板32所驳接,在翻合盖30内部相对驳接部22摆动平面位置设有一堵封件33,以及外切线相对活扣件21位置设有一扣止部31,该扣止部31与串接环体20所设活扣件21可形成活扣关系,翻合盖30盖合喂给端盖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施配水壶,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n一壶体,内部设有一容积空间,上端经由一上端口导通里外;/n一喂给端盖,上方经堤围环构出一喂给槽口,喂给槽口区分有一施配槽口及一收纳槽口,施配槽口底面向下贯通有一流放口,流放口往上连通一颚口,以及喂给端盖所设下盘,与上述上端口水密组合;/n一与喂给槽口活动组合的汲吮装置,设有一中空状汲吮嘴,汲吮嘴一端为汲出口,另一端为根部,汲出口导通根部底端一导接口,根部与堤围活动组合,使汲吮嘴可摆转出没于上述收纳槽口;/n一探入导管,上端为一挠性段,挠性段导接上述之导接口,身部穿经喂给槽口底面探入上述容积空间之中;/n一翻合盖,盖合上述喂给端盖外表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施配水壶,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
一壶体,内部设有一容积空间,上端经由一上端口导通里外;
一喂给端盖,上方经堤围环构出一喂给槽口,喂给槽口区分有一施配槽口及一收纳槽口,施配槽口底面向下贯通有一流放口,流放口往上连通一颚口,以及喂给端盖所设下盘,与上述上端口水密组合;
一与喂给槽口活动组合的汲吮装置,设有一中空状汲吮嘴,汲吮嘴一端为汲出口,另一端为根部,汲出口导通根部底端一导接口,根部与堤围活动组合,使汲吮嘴可摆转出没于上述收纳槽口;
一探入导管,上端为一挠性段,挠性段导接上述之导接口,身部穿经喂给槽口底面探入上述容积空间之中;
一翻合盖,盖合上述喂给端盖外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施配水壶,其特征为喂给槽口纵向中间二侧,横向设有一活枢部提供汲吮装置的根部驳接,并由活枢部之位置,前后区分为施配槽口与收纳槽口,收纳槽口空间可供汲吮装置就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施配水壶,其特征为喂给端盖之下盘水密组合于一串接环体所设搭接环口,串接环体下端接合壶体之串接端,并与该上端口呈水密组合。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北钛河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