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重监护患者病员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549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防护服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危重监护患者病员服,设置有病号服主体;五个放置孔,分别嵌装在所述病号服主体的正面;袖体,一体缝制在所述病号服主体的两侧;连接绳,缝制在病号服主体上。该新的病员服供ICU的危重患者使用,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便于护士观察、保护患者隐私且美观。导连线不用再与皮肤接触,防止医疗器械相关的压力性损伤;收纳导连线,防止线路凌乱及牵拉;便于电极片的更换及电极片观察;便于气切或颈内静脉操作部位的护理及观察;操作或翻身时可以保护患者隐私,便于腕部约束部位的观察及护士。

A kind of clothing for critical care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重监护患者病员服
本技术属于医疗防护服装
,尤其涉及一种危重监护患者病员服。
技术介绍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ICU危重症患者病情危重,都需要监护护理,身体留置的管道或监护设备多。现使用的病员服穿上后不便于查看电极片及导联线的情况,且导联线放于胸部,牵拉很容易导致导联线压于皮肤,导致医疗器械相关的压力性损伤。并且导连线多,牵拉,且不便于固定。现在的病员服短,翻身或查体时容易暴露患者隐私。病员服的扣子翻身侧卧时容易导致压力性损伤。ICU患者很多进行颈内静脉穿刺或气管切开,使用现在的病员服领口小容易遮挡或者遮盖,导致护士不便于观察及护理。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现有的病员服现有的病员服穿戴后不方便查看电极片及导联线的情况。(2)现在的病员服短,翻身或查体时容易暴露患者隐私。(3)病员服的扣子翻身侧卧时容易导致压力性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危重监护患者病员服。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危重监护患者病员服设置有病号服主体;五个放置孔,分别嵌装在所述病号服主体的正面;袖体,一体缝制在所述病号服主体的两侧;连接绳,缝制在病号服主体上。进一步,所述病号服主体的上侧一体缝制有领口,所述领口的开口最低位距肩部10cm。进一步,所述病号服主体的衣长为72cm-74cm,所述袖体的长度为40cm-42cm。进一步,所述放置孔在病号服主体上设置有五个,放置孔的尺寸为3.5cm×3.5cm。进一步,所述连接绳的长度为30cm,所述连接绳设置在领口下端36cm处。本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该新的病员服供ICU的危重患者使用,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便于护士观察、保护患者隐私且美观。导连线不用再与皮肤接触,防止医疗器械相关的压力性损伤;收纳导连线,防止线路凌乱及牵拉;便于电极片的更换及电极片观察;便于气切或颈内静脉操作部位的护理及观察;操作或翻身时可以保护患者隐私,便于腕部约束部位的观察及护士。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危重监护患者病员服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危重监护患者病员服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袖体;2、放置孔;3、病号服主体;4、连接绳;5、领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实施例:该危重监护患者病员服的型号“L、M、S”为标准大小,以型号确定衣长72cm-74cm和袖长40cm-42cm,病员服领口5开口最低位距肩部10cm,圆弧形开口;病员服主体3正面做5个3.5cm×3.5cm大小的洞,位置为上2个、中1个、下2个,具体为上2个位于领口5下5cm,两个放置孔2的距离为15cm、中一个位于正中,距领口5最低点18.5cm、下两个位于领口下方23.5cm,2个放置孔2口相差23.5cm。位于领口5最低点处36cm处制作一根连接绳4长度为30cm,可以自行打结,便于规定监护仪导联线。病员服背面按开口设计,不要扣子,病员服材质选择棉质柔软。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危重监护患者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重监护患者病员服设置有病号服主体;/n五个放置孔,分别嵌装在所述病号服主体的正面;/n袖体,一体缝制在所述病号服主体的两侧;/n连接绳,缝制在病号服主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重监护患者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重监护患者病员服设置有病号服主体;
五个放置孔,分别嵌装在所述病号服主体的正面;
袖体,一体缝制在所述病号服主体的两侧;
连接绳,缝制在病号服主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重监护患者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号服主体的上侧一体缝制有领口,所述领口的开口最低位距肩部1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重监护患者病员服,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杨王美玲刘欢陈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