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光温室火龙果立体式双层栽培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34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日光温室火龙果立体式双层栽培架,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梯形支架,梯形支架上端部分别焊接有方形支架,底端部分别固定有爪型固定器;梯形支架两倾斜支柱之间水平固定有第一支撑杆,相邻两梯形支架上端部之间水平固定有一组第一横杆;方形支架两立柱之间水平固定有第二支撑杆,相邻两方形支架上端部之间水平固定有一组第二横杆;第一支撑杆两端之间对应连接有第一托幕线,第二支撑杆两端之间对应连接有第二托幕线,且梯形支架一端对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两端分别安装有紧绳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增大光合面积、产量高、稳定性好、承托效果好。

A three-dimensional double-layer cultivation frame for pitaya in Solar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日光温室火龙果立体式双层栽培架
本技术涉及农业设施
,尤其是一种日光温室火龙果立体式双层栽培架。
技术介绍
火龙果(HylocereusundulatusBritt)属仙人掌科(Cactaceae)三角柱属(Hylocereus)蔓藤类植物,又称红龙果、仙人掌果。火龙果原产于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典型的热带植物。目前在中国的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省区均有种植。火龙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含有特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是重要的热带保健水果。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的北京、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采用日光温室进行火龙果引种栽培,并获得成功。多地实践表明,北方冬季充足的日照、夏季相对干燥冷凉的气候非常适合火龙果日光温室生产,其生长健壮,花芽分化良好,果实品质好,产量高,无病虫害,综合表现良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根据火龙果蔓生的特性,种植必须设支架,以利生长、开花结果和管理采收。温室火龙果支架要牢固、耐重压、耐土壤腐蚀、造价经济。设立支架就是通过外部材料的辅助支撑作用,引导火龙果茎节“空间定向”生长的技术方法,从而构建茎节向上生长的良好空间立体形态结构,满足火龙果生长的透风通光等环境条件要求,协调群体生长和个体生长的矛盾,实现优质高产的栽培目标。目前温室火龙果种植中常见的支架有两种:钢筋水泥柱独立式支架、镀锌铁管长方形排式支架。独立式支架种植密度小,后期整形修剪和日常管理不便;长方形排式支架,定植密度大,管理操作方便,规划为南北行向前期两侧受光均匀,但后期随着枝量的增多,枝条间相互遮光,加之支架承重增大,支架底部直接插入土壤中,稳定性缺乏,存在压塌支架的风险,如采用较大规格的材料做支架,前期成本会显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增大光合面积、产量高、稳定性好、承托效果好的日光温室火龙果立体式双层栽培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火龙果立体式双层栽培架,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梯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支架上端部分别焊接有方形支架,底端部分别固定有爪型固定器;所述梯形支架两倾斜支柱之间水平固定有第一支撑杆,相邻两梯形支架上端部之间水平固定有一组第一横杆;所述方形支架两立柱之间水平固定有第二支撑杆,相邻两方形支架上端部之间水平固定有一组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两端之间对应连接有第一托幕线,第二支撑杆两端之间对应连接有第二托幕线,且梯形支架一端对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两端分别安装有紧绳器。所述第一横杆分布在所述方形支架两立柱外侧对应所述梯形支架上端部。所述梯形支架相邻之间的间距为2—2.5m。所述第二横杆分布在所述方形支架两立柱对应正上方。所述第一横杆通过焊接固定、固定卡扣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梯形支架上。所述第二横杆通过焊接固定、固定卡扣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方形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梯形支架和方形支架外侧部。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两端部分别延伸至所述梯形支架和方形支架两侧外,延伸长度为15—25cm。所述第一托幕线和第二托幕线一端分别固定在对应所述紧绳器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由于设置有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构成上下两侧横杆,两层横杆使火龙果枝条分两层弯下来,有利于分担火龙果枝条重量、增加单位面积内结果枝条个数,能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增大叶面积指数,提高产量。2.本技术由于设置有托幕线,托幕线将火龙果枝条向上托起一定角度,避免枝条下垂相互遮光,改善枝条群体受光情况,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养分积累,提升果实品质。3.本技术由于设置有梯形支架及梯形支架底端部的爪型固定器,能够增加支架的承载能力,提升稳定性。4.本技术由于设置有紧绳器,避免随着火龙果枝条生长和果实增多,托幕线被压弯或松弛,可通过紧绳器时不时的将托幕线拉紧,防止火龙果枝条下垂,确保枝条一直被托起保持良好的受光角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爪型固定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紧绳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撑杆,2.爪型固定器,3.第一横杆,4.第二支撑杆,5.方形支架,6.第二横杆,7.第二托幕线,8.梯形支架,9.第一托幕线,10.紧绳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所示,一种日光温室火龙果立体式双层栽培架,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梯形支架8,梯形支架8上端部分别焊接有方形支架5,底端部分别固定有爪型固定器2;梯形支架8两倾斜支柱之间水平固定有第一支撑杆1,相邻两梯形支架8上端部之间水平固定有一组第一横杆3;方形支架5两立柱之间水平固定有第二支撑杆4,相邻两方形支架5上端部之间水平固定有一组第二横杆6;第一支撑杆1两端之间对应连接有第一托幕线9,第二支撑杆4两端之间对应连接有第二托幕线7,且梯形支架8一端对应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4两端分别安装有紧绳器10。使用时,火龙果枝条由第一横杆3和第二横杆6内部延伸出来,顺着第一横杆3和第二横杆6上端部向外垂落下来,垂落下来的火龙果枝条通过第一托幕线9或第二托幕线7将火龙果枝条托起来,第一托幕线9和第二托幕线7通过对应的紧绳器10拉紧,这样火龙果就形成了上下两层的生长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增大光合面积,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品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日光温室火龙果立体式双层栽培架,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梯形支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支架(8)上端部分别焊接有方形支架(5),底端部分别固定有爪型固定器(2);所述梯形支架(8)两倾斜支柱之间水平固定有第一支撑杆(1),相邻两梯形支架(8)上端部之间水平固定有一组第一横杆(3);所述方形支架(5)两立柱之间水平固定有第二支撑杆(4),相邻两方形支架(5)上端部之间水平固定有一组第二横杆(6);所述第一支撑杆(1)两端之间对应连接有第一托幕线(9),第二支撑杆(4)两端之间对应连接有第二托幕线(7),且梯形支架(8)一端对应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4)两端分别安装有紧绳器(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光温室火龙果立体式双层栽培架,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梯形支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支架(8)上端部分别焊接有方形支架(5),底端部分别固定有爪型固定器(2);所述梯形支架(8)两倾斜支柱之间水平固定有第一支撑杆(1),相邻两梯形支架(8)上端部之间水平固定有一组第一横杆(3);所述方形支架(5)两立柱之间水平固定有第二支撑杆(4),相邻两方形支架(5)上端部之间水平固定有一组第二横杆(6);所述第一支撑杆(1)两端之间对应连接有第一托幕线(9),第二支撑杆(4)两端之间对应连接有第二托幕线(7),且梯形支架(8)一端对应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4)两端分别安装有紧绳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火龙果立体式双层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3)分布在所述方形支架(5)两立柱外侧对应所述梯形支架(8)上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火龙果立体式双层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6)分布在所述方形支架(5)两立柱对应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火龙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寿鹏冯建森茹菊霞刘志虎李锋王建民柴博杨波王晓桃刘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酒泉市林果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