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啄木鸟人工迁徙引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292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啄木鸟人工迁徙引种方法,成鸟最佳引种时间为10月下旬~11月上旬,窝鸟最佳引种时间为6月中旬,在最佳迁徙时间里,采用晚间人为堵巢口,树干绑网笼,截取带巢树段,按原木生长方向装车拉运;到达目的地后,将带鸟巢的树段按原木生长方向放置在事先确定好的放飞区,半小时后取掉网笼;成鸟和雏鸟即可飞出鸟巢,并在林间栖息飞翔,约半小时开始啄树取食,几天后发现新的鸟巢。操作过程戴手套,防止人为接触啄木鸟和巢穴,避免啄木鸟受到惊吓死亡。本发明专利技术啄木鸟人工迁徙引种方法的迁徙时成功率和迁徙后存活率都很高。

A method of introduction of woodpecker by artificial mig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啄木鸟人工迁徙引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鸟类人工迁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啄木鸟人工迁徙引种方法。
技术介绍
林业生物灾害的本质是一个生态问题。昆虫、病原物和动物取食或侵染树木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在稳定的生态条件下,它们不会对森林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也不需要加以人为控制。酒泉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树种单一,以杨树、柳树为主,以黄斑星天牛为主的蛀干害虫发生严重。因长期营造大面积人工纯林、大量施用化学农药等,以及自然因素的干扰,生物多样性差,林木衰弱、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为黄斑星天牛为主的杨树蛀干害虫过度繁衍创造了条件。2015年,酒泉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25.71万亩,其中病害发生面积总计1.47万亩,各类虫害发生面积总计15.21万亩。大斑啄木鸟和黑枕绿啄木鸟(在我国分布较广的种类)对黄斑星天牛的种群密度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是杨树、柳树天牛最主要的捕食性天敌,也是控制杨树、柳树天牛最具潜力的自然天敌。啄木鸟属于留鸟,且取食性主要为蛀干类害虫(有资料显示在天牛轻度危害区大斑啄木鸟对黄斑星天牛的啄食率为14.91%,中度危害区为19.86%,重度危害区为13.93%)和其他鳞翅目害虫。根据资料和调查,酒泉市鲜有啄木鸟分布,但啄木鸟作为森林中最重要的一类初级洞巢鸟,国内外都有过成功招引保护的研究报道。目前常见的啄木鸟引种方式主要为人工悬挂特制鸟巢进行招引,比如申请号200710179543.4公开的一种招引啄木鸟的鸟巢及招引啄木鸟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的招引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要么是招引鸟巢制作成本高,要么是招引不到啄木鸟,最致命的还是成功招引到的啄木鸟后期存活率比较低,使前期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迁徙时成功率和迁徙后存活率都高的啄木鸟人工迁徙引种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啄木鸟人工迁徙引种方法中,成鸟引种时间为10月下旬~11月上旬,窝鸟引种时间为6月中旬,该方法包括:堵巢:晚间确定啄木鸟成鸟归巢熟睡后,在不被巢内啄木鸟发现的情况下,先使用柔性纺织物将巢口堵住,然后迅速以所述巢口为中心在树干上安装网笼,并且在保证不让鸟飞出的情况下,将所述柔性纺织物从所述巢口位置移除,保证巢内正常通风透气;截取带巢树段:在保证鸟巢完整性和避免巢内啄木鸟受到剧烈撞击的情况下,将连同所述鸟巢和所述网笼在内的带巢树段从树木上截取出来,然后将其按原木生长方向装车连夜运往预设放飞区;其中,所述放飞区环境中布设有供啄木鸟常规正常生存的条件;放置带巢树段:到达所述放飞区后,将所述带巢树段按原木生长方向放置在该区域,半个小时后拆除所述网笼即可。优选地,在所述堵巢步骤中,对于成鸟,当天白天观察好成鸟的行踪和鸟巢位置,晚间归巢熟睡后即可堵巢;对于窝鸟,当天白天观察到巢内雏鸟伸出头窥探外界环境时,可确定雏鸟近1-2天即将出窝,然后晚间成鸟归巢熟睡后即可堵巢。优选地,在整个流程中,操作人员戴着手套进行作业。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中,在最佳迁徙时间里,采用晚间人为堵巢口,树干绑网笼,截取带巢树段,按原木生长方向装车拉运;到达目的地后,将带鸟巢的树段按原木生长方向放置在事先确定好的放飞区,半小时后取掉网笼;成鸟和雏鸟即可飞出鸟巢,并在林间栖息飞翔,约半小时开始啄树取食,几天后发现新的鸟巢,由此可见,迁徙时成功率和迁徙后存活率都很高。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啄木鸟人工迁徙引种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内容:(一)确定啄木鸟的引种时间1、成鸟的引种时间:大斑啄木鸟和黑枕绿啄木鸟成鸟引种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为宜,此时的啄木鸟成鸟已完成求偶、产卵、育雏过程,通过夏季充足的食物补充,身体已完全恢复,雏鸟也经过3个多月的成长完全可自己捕食、筑巢,此段时间的啄木鸟身体状况最佳,免疫力、抵抗力最强,引种最为合适。2、窝鸟(包括1只成鸟和3~6只雏鸟)的引种时间:大斑啄木鸟和黑枕绿啄木鸟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开始求偶,5月下旬~6月中旬开始产卵、孵化、育雏,6月10日左右雏鸟开始陆续出巢,6月15日左右达到出巢高峰。因此,将成鸟引种时间定为10月下旬~11月上旬,此段时间的啄木鸟身体状况最佳,免疫力、抵抗力最强;窝鸟引种时间定为6月中旬,此段时间雏鸟出窝后,雏鸟可自行觅食、快速跳跃或短距离飞翔、在成鸟的帮助下完成筑巢。人工迁徙啄木鸟成活的几率大。(二)确定啄木鸟鸟巢并堵巢1、成鸟堵巢时间:当天观察好成鸟的行踪和鸟巢位置,晚上归巢后即可堵巢口。堵巢方法:天黑前观察啄木鸟归巢,22点后待鸟巢内啄木鸟熟睡,在不被巢内啄木鸟发现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戴上手套拿一条新毛巾悄无声息地将巢口堵住。其他工作人员迅速以巢口为中心将大小为80cm×80cm、18目的铁丝网按在树干上,在保证不让鸟飞出的情况下,迅速将新毛巾沿铁丝网扯出,保持巢内正常通风透气,然后用铁丝分上中下三层将铁丝网固定在树干上。对该树木做好标记,以便第二天早上能找到。2、窝鸟堵巢时间:白天观察到巢内雏鸟伸出头窥探外界环境,即可确定雏鸟近1-2天即将出窝,此时为最佳堵巢口时间。堵巢方法:同成鸟。(三)伐放带鸟巢树木及截取带鸟巢树段堵巢口后第二天凌晨将堵好带巢的树木伐倒,伐树时尽量加快速度、稳拿轻放,避免巢内啄木鸟受到剧烈撞击,树倒下方向尽量选择巢口背面,截取1.2米左右长带鸟巢树段,巢口上部30公分左右,巢口下部80公分左右,确保鸟巢的完整性,截取好的带巢树段直立装在车内连夜运回目的地。树段放置方向和原树木生长方向一致。(四)放置带鸟巢树段(试验区)到达目的地后,将带鸟巢的树段直立放置在事先确定好的啄木鸟放飞试验区地面上,半小时后取掉铁丝网。其中,啄木鸟放飞试验区布设有供啄木鸟常规正常生存的条件:一是有大量黄斑星天牛危害的虫害木,且虫口密度在10%以上;二是保证有充足的水源,使啄木鸟常年可饮到水;三是要有一定数量的濒死木或枯死木,供其啄巢定居。四是因为是试验,环境相对独立,方便观察记录。可以理解的是,要想啄木鸟实现害虫防控的前提肯定是让啄木鸟正常地活着,因此在真正的实际应用中,防控区域本身如果不能满足啄木鸟正常活着的条件,可以参照上述试验区条件人为的在调整或增设一些相应的条件。(五)结果观察去掉固定在鸟巢周围的铁丝网,成鸟和雏鸟即可飞出鸟巢,并在林间栖息飞翔,身体健康状态良好,约半小时开始啄树取食。但晚间啄木鸟是不会回原巢的,第二天早上观察所有啄木鸟仍在林间栖息,雏鸟也开始自己取食。7天后发现了新的鸟巢,放飞啄木鸟已完全可以在试验区自然生存。更多试验情况:通过上述多年的人为迁徙啄木鸟试验观察,总结出如下结论:(1)人为迁徙啄木鸟的最佳时间:成鸟为每年的10月下旬~11月上旬为宜,此段时间的啄木鸟成鸟身体状况最佳,免疫力、抵抗力最强;窝鸟为6月15日左右,此段时间雏鸟出窝后,雏鸟可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啄木鸟人工迁徙引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成鸟引种时间为10月下旬~11月上旬,窝鸟引种时间为6月中旬,该方法包括:/n堵巢:晚间确定啄木鸟成鸟归巢熟睡后,在不被巢内啄木鸟发现的情况下,先使用柔性纺织物将巢口堵住,然后迅速以所述巢口为中心在树干上安装网笼,并且在保证不让鸟飞出的情况下,将所述柔性纺织物从所述巢口位置移除,保证巢内正常通风透气;/n截取带巢树段:在保证鸟巢完整性和避免巢内啄木鸟受到剧烈撞击的情况下,将连同所述鸟巢和所述网笼在内的带巢树段从树木上截取出来,然后将其按原木生长方向装车连夜运往预设放飞区;其中,所述放飞区环境中布设有供啄木鸟常规正常生存的条件;/n放置带巢树段:到达所述放飞区后,将所述带巢树段按原木生长方向放置在该区域,半个小时后拆除所述网笼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啄木鸟人工迁徙引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成鸟引种时间为10月下旬~11月上旬,窝鸟引种时间为6月中旬,该方法包括:
堵巢:晚间确定啄木鸟成鸟归巢熟睡后,在不被巢内啄木鸟发现的情况下,先使用柔性纺织物将巢口堵住,然后迅速以所述巢口为中心在树干上安装网笼,并且在保证不让鸟飞出的情况下,将所述柔性纺织物从所述巢口位置移除,保证巢内正常通风透气;
截取带巢树段:在保证鸟巢完整性和避免巢内啄木鸟受到剧烈撞击的情况下,将连同所述鸟巢和所述网笼在内的带巢树段从树木上截取出来,然后将其按原木生长方向装车连夜运往预设放飞区;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秀红邹佳辉刘艳楠李晓娟王峰德李岩峰周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酒泉市林果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