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组件及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271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水管组件及洗衣机,可以保证排水管整体为较硬材质的情况下,安装方便,不易脱落,不会增加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所述排水管组件,包括排水管和挂钩,挂钩安装在排水管的出水头部上,排水管的出水头部包括沿排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管段、第一管段和缩颈管段,挂钩包括套筒部和钩部,钩部固连在套筒部的外壁上,套筒部套设在缩颈管段上,且套筒部的一端抵靠在第一管段与缩颈管段的第一过渡端面上,另一端抵靠在缩颈管段与第二管段的第二过渡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应用于较硬材质的排水管,且安装方便,套筒部两端抵靠在第一过渡端面上和第二过渡端面上,不易脱落;同时挂钩可采用注塑件,成型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

Drain assembly and was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管组件及洗衣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洗衣机附件,具体是排水管组件及具有该排水管组件的洗衣机。
技术介绍
洗衣机目前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排水管是洗衣机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排水管在不使用的时候,其通常通过排水管挂钩挂在洗衣机箱体上,排水管挂钩安装在排水管上,通常安装在排水管的出水头部上,市场上的排水管可分为软材质和硬材质,对于硬质材料排水管,其出水头部偏硬,为了保证挂钩能够安装至排水管上,需要在排水管出水头部额外增加软材质结构,会增加加工工艺难度及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水管组件及洗衣机,可以保证排水管整体为较硬材质的情况下,安装方便,不易脱落,不会增加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水管组件,包括排水管和挂钩,所述挂钩安装在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头部上,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头部包括沿排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管段、第一管段和位于第二管段与第一管段之间的缩颈管段,所述挂钩包括套筒部和钩部,所述钩部固连在所述套筒部的外壁上,所述套筒部套设在所述缩颈管段上,且所述套筒部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缩颈管段的第一过渡端面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缩颈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的第二过渡端面上。所述缩颈管段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管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管段连接;所述套筒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应的锥形部和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对应的直筒部,所述锥形部与所述直筒部同轴连接为一体,且其内径小于所述直筒部的内径及所述第一管段的外径,所述直筒部与所述第二部分适配套设。所述锥形部上形成有沿其周向布设的多个豁口。所述钩部固连在所述直筒部的外壁上。所述直筒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外径且小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外径。所述第一管段的自由端上形成有过渡管段,所述过渡管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外径,且所述过渡管段与所述第一管段的连接处为锥形。所述排水管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挂钩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洗衣机,包括上述的排水管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应用于较硬材质的排水管,且安装时通过挂钩的套筒部的弹性变形套设在排水管出水头部的缩颈管段上,安装方便,且套筒部一端抵靠在第一管段与缩颈管段的第一过渡端面上,另一端抵靠在缩颈管段与第二管段的第二过渡端面上,不易脱落;同时挂钩可采用注塑件,成型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相比现有技术中排水管出水头部需额外成型软质部分,不会增加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排水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排水管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排水管组件的挂钩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排水管组件挂钩安装初始阶段所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排水管组件挂钩安装到位所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排水管组件,包括排水管100和挂钩200,排水管100具体为圆管,其包括管部110和位于管部110的出水端的出水头部120,通常出水头部120和管部110为一体成型结构,排水管100的管部110进水口用于与洗衣机的外桶出水口连接,挂钩200安装在排水管100的出水头部120上;本实施例出水头部120包括沿排水方向(如图1中水平箭头所示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管段121、第一管段122和位于第二管段121与第一管段122之间的缩颈管段123,挂钩200包括套筒部210和钩部220,钩部220固连在套筒部210的外壁上,套筒部210套设在缩颈管段123上,且套筒部210的一端抵靠在第一管段122与缩颈管段123的第一过渡端面A上,也即第一管段122与缩颈管段123之间过渡处的台阶面上,另一端抵靠在缩颈管段123与第二管段121的第二过渡端面B上,也即缩颈管段123与第二管段121之间过渡处的台阶面上,即套筒部210卡设在缩颈管段123内,从而对套筒部210的轴向进行限位,防止其脱离排水管100的出水头部120。本实施例排水管组件,挂钩200与排水管100的具体装配过程如图4和图5所示,挂钩200沿着与排水方向相逆的方向(如图4、图5中水平箭头所示方向)穿过排水管100的出水头部120的第一管段122直至推送至缩颈管段123上,使套筒部210卡设在缩颈管段123内,此时挂钩200安装在排水管100上。为减小挂钩200的周向活动量,缩颈管段123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分123A和第二部分123B,第一部分123A的外径小于第二部分123B的外径,第一部分123A与第一管段122同轴连接,第二部分123B与第二管段121连接;套筒部210包括与第一部分123A相对应的锥形部211和与第二部分123B相对应的直筒部212,锥形部211与直筒部212同轴连接为一体,且锥形部211内径小于直筒部212的内径,也小于第一管段122的外径,使得套筒部210的锥形部211所在侧自由端为缩口状,直筒部212与第二部分123B适配套设。这样在挂钩200安装初始阶段,如图4所示,第一管段122挤压锥形部211使其产生径向向外的弹性变形直至推进至缩颈管段123的第一部分123A上,同时直筒部212适配套设在第二部分123B上,既能保证挂钩200周向活动量少,同时也使挂钩200还能保留一些周向活动量,可以沿排水管转动,以方便挂钩钩部220的悬挂。进一步的,为便于锥形部211弹性变形,如图1和图3所示,锥形部211上形成有沿其周向布设的多个豁口213,将锥形部211分割成多个弧形片状,豁口213为锥形部211的弹性变形提供空间。钩部220固连在直筒部212的外壁上,以不影响锥形部211的弹性变形。为便于直筒部212的套设,其内径大于第一管段122的外径,以其与第一管段122不产生摩擦,便于套设,另外,直筒部212的内径小于第二管段121的外径,保证其卡设在缩颈管段123上。为便于锥形部211的套设,在第一管段122的自由端上形成有过渡管段124,过渡管段124的外径小于第一管段122的外径,且过渡管段124与第一管段122的连接处125为锥形。由于锥形部211的内径小于第一管段122的外径,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管组件,包括排水管和挂钩,所述挂钩安装在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头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头部包括沿排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管段、第一管段和位于第二管段与第一管段之间的缩颈管段,所述挂钩包括套筒部和钩部,所述钩部固连在所述套筒部的外壁上,所述套筒部套设在所述缩颈管段上,且所述套筒部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缩颈管段的第一过渡端面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缩颈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的第二过渡端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管组件,包括排水管和挂钩,所述挂钩安装在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头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头部包括沿排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管段、第一管段和位于第二管段与第一管段之间的缩颈管段,所述挂钩包括套筒部和钩部,所述钩部固连在所述套筒部的外壁上,所述套筒部套设在所述缩颈管段上,且所述套筒部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缩颈管段的第一过渡端面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缩颈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的第二过渡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管段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管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管段连接;所述套筒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应的锥形部和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对应的直筒部,所述锥形部与所述直筒部同轴连接为一体,且其内径小于所述直筒部的内径及所述第一管段的外径,所述直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峰陈安龙张欢许学三曹明磊商庆振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