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怠速停止用铅蓄电池具备电池单元室、和收容于所述电池单元室的极板组以及电解液。所述极板组具备正极板、负极板以及夹设于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之间的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具备与所述正极板对置的第一凸条、和与所述负极板对置的第二凸条。所述电池单元室的内部尺寸与所述极板组的厚度之差D超过0.4mm低于3.5mm。所述电池单元室的内部尺寸为在所述电池单元室中与所述正极板或所述负极板对置的一对内侧壁间的距离。
Lead battery for idle st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怠速停止用铅蓄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怠速停止用铅蓄电池。
技术介绍
铅蓄电池除车载用、工业用外,还在各种用途中使用。铅蓄电池包含具备负极板、正极板以及夹设于负极板与正极板之间的隔离件的极板组和电解液。极板组和电解液收容于铅蓄电池的电解槽内的电池单元室。作为隔离件,往往使用具有凸条的隔离件。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一种具备主凸条和形成于主凸条的相反一侧的面的微型凸条的液式铅蓄电池。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从抑制过放电时的枝晶短路的观点出发,在控制阀式铅蓄电池中,将电池单元内部尺寸d-极板组厚t设为-2.0mm~+5.0mm。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1612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86654号公报铅蓄电池有时在被称作部分充电状态(PSOC)的充电不足状态下被使用。例如,在怠速停止(IS)车中,铅蓄电池在PSOC条件下被使用。若在PSOC条件下反复进行充放电,则存在产生隔离件的破损,容易引起短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怠速停止用铅蓄电池具备电池单元室、和收容于上述电池单元室的极板组以及电解液,上述极板组具备正极板、负极板以及夹设于上述正极板与上述负极板之间的隔离件,上述隔离件具备与上述正极板对置的第一凸条、和与上述负极板对置的第二凸条,上述电池单元室的内部尺寸与上述极板组的厚度之差D超过0.4mm低于3.5mm,上述电池单元室的内部尺寸为在上述电池单元室中与上述正极板或上述负极板对置的一对内侧壁间的最小距离。在怠速停止用铅蓄电池中,能够减少隔离件的破损。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铅蓄电池的外观和内部构造的对一部分切开后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怠速停止(IS)用铅蓄电池具备电池单元室、和收容于电池单元室的极板组以及电解液。极板组具备正极板、负极板、以及夹设于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隔离件。隔离件具备与正极板对置的第一凸条、和与负极板对置的第二凸条。电池单元室的内部尺寸与极板组的厚度之差D超过0.4mm低于3.5mm。这里,电池单元室的内部尺寸为在电池单元室中与正极板或负极板对置的一对内侧壁间的距离。在铅蓄电池的正极板中,在放电时由二氧化铅生成硫酸铅,在充电时发生与此相反的反应。在放电时生成硫酸铅,由此正极板的体积膨胀变大。特别是,若在PSOC条件下进行充放电,则容易蓄积硫酸铅,因此容易使正极板的体积膨胀变得显著。在铅蓄电池中,通常在正极板、负极板的上部形成有用于集电的耳部,该耳部被固定,因此若正极板体积膨胀,则体积膨胀作用于正极板的厚度方向,容易沿厚度方向弯曲。若正极板沿厚度方向弯曲,则隔离件被氧化性较高的正极板压迫,因此容易氧化劣化,容易产生隔离件的破损。若隔离件破损则发生短路。从抑制隔离件的氧化劣化的观点出发,考虑增大隔离件的厚度,或在隔离件的正极板侧设置凸条,并使该凸条的高度增高。然而,在这些情况下,隔离件的电阻增大,放电性能或充电接受性降低。另一方面,存在不仅在隔离件的正极板侧,而且在负极板侧也设置凸条的情况。若像这样在隔离件的两面设置凸条,则能够抑制渗透短路。然而,若在负极板侧设置有凸条,则相对地,需要降低正极板侧的凸条的高度,因此隔离件容易氧化劣化,且隔离件容易破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面,在IS用铅蓄电池中,将电池单元室的内部尺寸与极板组的厚度之差D设为0.4mm<D<3.5mm。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正极板的弯曲,尽管使用在两面具有凸条(第一凸条以及第二凸条)的隔离件,也能够抑制由正极板引起的隔离件的氧化劣化。因此,在使正极板的弯曲容易变得显著的PSOC条件下进行充放电的情况下,能够减少隔离件的破损。因此,能够抑制由隔离件破损引起的短路的发生。另外,通过抑制隔离件的劣化,也能够确保较高的PSOC寿命性能。在差D为0.4以下的情况下,即使微量的弯曲,由于正极板与隔离件的接触,氧化劣化也变得显著,由此破损短路产生的可能性提高。在差D为3.5以上的情况下,正极板的弯曲过大,使极板端部成为凸状且与隔离件的基体部接触的可能性提高,因此产生隔离件的破损短路的可能性提高。差D为从电池单元室的内部尺寸W减去极板组的厚度T而得到的值(=W-T)。电池单元室具备与极板组所包含的极板中的位于两外侧的极板(正极板或负极板)对置的一对内侧壁、和与极板组所包含的极板的侧端部对置的一对内侧壁。极板组在被上述的内侧壁包围的状态下收容于电池单元室内。电池单元室的内部尺寸W为在电池单元室中与位于极板组的两外侧的极板(正极板或负极板)对置的一对内侧壁间的距离。例如,在电解槽具有由隔壁划分的多个电池单元室的情况下,将邻接并对置的一对隔壁视为电池单元室的与极板对置的一对侧壁,并将隔壁间(具体而言,隔壁的对置的壁面间)的距离设为电池单元室的内部尺寸W。此外,存在电池单元室中在内侧壁设置有凸条(也被称作电解槽凸条)的情况。在电池单元室的与极板对置的内侧壁设置有凸条的情况下,将该一对内侧壁的凸条的高度相加,并从内侧壁间的距离扣除合计值后的值设为电池单元室的内部尺寸W。铅蓄电池不具备电池单元室,在电解槽收容有极板组的情况下,将电解槽设为电池单元室,并将电解槽的内部尺寸,即与极板组的正极板或负极板(具体而言,位于极板组的两外侧的极板)对置的电解槽的内侧壁间的距离设为电池单元室的内部尺寸W。还包含电解槽具有锥度的情况等,在电池单元室的内部尺寸存在差异时,将内部尺寸的最小值设为计算差D时的内部尺寸W。如以下那样地求出极板组的厚度T。首先,将极板组从已化学转化且充满电状态的铅蓄电池取出,分解为正极板、负极板以及隔离件。接着,分别测量正极板、负极板以及隔离件的厚度,并将上述厚度在正极板、负极板以及隔离件的层叠方向上相加,由此求出极板组的厚度T。这里,正极板以及负极板的厚度为对每一个存在电极材料的区域的任意5个部位进行测量的值的平均。隔离件的厚度为对与正极板以及负极板的存在电极材料的区域对置的区域的任意5个部位进行测量的值的平均值。隔离件的厚度(平均值)为包含了第一凸条以及第二凸条的总厚度(平均值)。隔离件通常具备片状的基体部、从基体部的一个主面突出的第一凸条以及从另一个主面突出的第二凸条。因此,也可以分别测量基体部的厚度、第一凸条的高度以及第二凸条的高度,并将这些高度相加后的值作为隔离件的厚度。此外,第一凸条以及第二凸条的每一个的高度方向为沿着基体部的厚度方向的方向(即,与基体部的表面方向正交的方向),通过将这些相加来求出隔离件的总厚度。基体部的平均厚度通过在隔离件的截面照片中针对任意地选择的5个部位测量基体部的厚度并进行平均化而求出。第一凸条的高度是指在隔离件的与正极板的存在正极电极材料的区域对置的区域存在的第一凸条的最大高度。此外,各第一凸条的高度为从基体部的一个主面到第一凸条的顶部为止的距离。在基体部的主面不是平面的情况下,将隔离件以第一凸条侧朝上的方式平放,在从横向观察时,将从基体部的一个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怠速停止用铅蓄电池,其中,/n所述怠速停止用铅蓄电池具备电池单元室、和收容于所述电池单元室的极板组及电解液,/n所述极板组具备正极板、负极板、以及夹设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的隔离件,/n所述隔离件具备与所述正极板对置的第一凸条、和与所述负极板对置的第二凸条,/n所述电池单元室的内部尺寸与所述极板组的厚度之差D超过0.4mm低于3.5mm,/n所述电池单元室的内部尺寸为在所述电池单元室中与所述正极板或所述负极板对置的一对内侧壁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31 JP 2017-2113621.一种怠速停止用铅蓄电池,其中,
所述怠速停止用铅蓄电池具备电池单元室、和收容于所述电池单元室的极板组及电解液,
所述极板组具备正极板、负极板、以及夹设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的隔离件,
所述隔离件具备与所述正极板对置的第一凸条、和与所述负极板对置的第二凸条,
所述电池单元室的内部尺寸与所述极板组的厚度之差D超过0.4mm低于3.5mm,
所述电池单元室的内部尺寸为在所述电池单元室中与所述正极板或所述负极板对置的一对内侧壁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田秀俊,稻垣贤,京真观,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