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204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8:16
马达单元具有:马达,其具有以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减速装置,其与轴连接,具有以中间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中间齿轮;差动装置,其与减速装置连接,具有以差动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齿圈;壳体,其设置有收纳减速装置和差动装置的齿轮室;以及油,其积存在齿轮室中。马达轴线、中间轴线以及差动轴线沿水平方向互相平行地延伸。中间轴线和差动轴线相对于马达轴线位于下侧。齿圈的至少一部分浸入到在齿轮室内的下部区域积存的油中。壳体具有第1接油部,该第1接油部位于中间齿轮的下侧,沿着中间齿轮的齿顶圆延伸。在第1接油部中积存有从齿轮室内的下部区域通过齿圈的旋转而搅起的油。积存在第1接油部中的油被中间齿轮搅起。

Motor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马达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单元。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齿轮的旋转将积存在外壳的底部的油搅起的构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公报:日本特开2014-204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关于马达单元,优选无论马达的旋转方向如何,都将油搅起而使油遍布各齿轮。通过使马达单元为这样的结构,不仅在车辆前进的情况下,而且在后退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油遍布各齿轮。并且,由于对使车辆前进时的马达的旋转方向没有限制,因此能够提高马达单元相对于车辆配置的自由度,能够将共同的马达单元搭载于各种车辆。另一方面,从安全性和齿轮比设定等观点来看,马达单元内的各齿轮的配置存在各种制约。因此,以往的马达单元在马达向反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无法通过齿轮的搅起而使油遍布各齿轮。鉴于上述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无论车轴的旋转方向如何,都能够在齿轮室内将油搅起而遍布各齿轮的马达单元。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马达单元的一个方式具有:马达,其具有以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减速装置,其与所述轴连接,具有以中间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中间齿轮;差动装置,其与所述减速装置连接,具有以差动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齿圈;壳体,其设置有收纳所述减速装置和所述差动装置的齿轮室;以及油,其积存在所述齿轮室的下部区域。所述马达轴线、所述中间轴线以及所述差动轴线沿水平方向互相平行地延伸。所述中间轴线和所述差动轴线相对于所述马达轴线位于下侧。所述齿圈的至少一部分浸入到在所述齿轮室内的下部区域积存的所述油中。所述壳体具有第1接油部,该第1接油部位于所述中间齿轮的下侧,沿着所述中间齿轮的齿顶圆延伸。在所述第1接油部中积存有从所述齿轮室内的下部区域通过所述齿圈的旋转而搅起的所述油。积存在所述第1接油部中的所述油被所述中间齿轮搅起。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例如提供无论车轴的旋转方向如何都能够在齿轮室内将油搅起的马达单元。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概念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变形例的马达单元的一部分的概念图。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侧视图。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马达单元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任意地变更。并且,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使各结构容易理解,有时使实际的构造和各构造中的比例尺、数量等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以马达单元1搭载于位于水平路面上的车辆的情况下的位置关系为基础来规定重力方向并进行说明。并且,在附图中,作为三维直角坐标系,适当示出XYZ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表示铅垂方向(即上下方向),+Z方向是上侧(重力方向的相反侧),-Z方向是下侧(重力方向)。并且,X轴方向是与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表示搭载马达单元1的车辆的前后方向,+X方向是车辆前方,-X方向是车辆后方。其中,+X方向也可以是车辆后方,-X方向是车辆前方。Y轴方向是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这两个方向垂直的方向,是车辆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将与马达2的马达轴线J2平行的方向(Z轴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马达轴线J2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马达轴线J2为中心的周向、即绕马达轴线J2的轴的方向简称为“周向”。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俯视”是指从轴向观察的状态。其中,上述的“平行的方向”也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并且,上述的“垂直的方向”也包括大致垂直的方向。(第1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电动驱动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的概念图。图2是马达单元1的侧视图。马达单元1搭载于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电动汽车(EV)等以马达为动力源的车辆,并作为其动力源来使用。如图1所示,马达单元1具有马达(主马达)2、减速装置4、差动装置5、壳体6以及油O。壳体6的内部设置有收纳马达2、减速装置4以及差动装置5的收纳空间80。收纳空间80被划分为收纳马达2的马达室81和收纳减速装置4和差动装置5的齿轮室82。<马达>马达2收纳于壳体6的马达室81。马达2具有转子20和位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的定子30。马达2是具有定子30和在定子30的内侧旋转自如地配置的转子20的内转子型马达。转子20通过从未图示的电池向定子30提供电力而进行旋转。转子20具有轴(马达轴)21、转子铁芯24以及转子磁铁(省略图示)。即,马达2具有轴21、转子铁芯24以及转子磁铁。转子20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马达轴线J2为中心进行旋转。转子20的转矩经由减速装置4而传递到差动装置5。轴21以沿水平方向且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马达轴线J2为中心而延伸。轴21以马达轴线J2为中心进行旋转。轴21是在内部设置有中空部22的中空轴,该中空部22具有沿马达轴线J2延伸的内周面。轴21横跨壳体6的马达室81和齿轮室82而延伸。轴21的一个端部向齿轮室82侧突出。在轴21的向齿轮室82突出的端部固定有小齿轮41。转子铁芯24是通过层叠硅钢板而构成的。转子铁芯24是沿着轴向延伸的圆柱体。在转子铁芯24上固定有省略图示的多个转子磁铁。多个转子磁铁以磁极交替的方式沿着周向排列。定子30从径向外侧包围转子20。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2、线圈31以及介于定子铁芯32与线圈31之间的绝缘件(省略图示)。定子30被保持于壳体6。定子铁芯32在从圆环状的磁轭的内周面起的径向内侧具有多个磁极齿(省略图示)。在磁极齿之间缠绕有线圈线。缠绕在磁极齿上的线圈线构成线圈31。线圈31具有从定子铁芯32的轴向端面突出的线圈端31a。线圈端31a比转子20的转子铁芯24的端部沿轴向突出。线圈端31a相对于转子铁芯24向轴向两侧突出。<减速装置>减速装置4具有如下的功能:减小马达2的旋转速度,使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根据减速比而增大。减速装置4与马达2的轴21连接。减速装置4将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向差动装置5传递。减速装置4具有小齿轮41、中间轴45以及固定于中间轴45的一对中间齿轮42、43。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经由马达2的轴21、小齿轮41、一对中间齿轮42、43而向差动装置5的齿圈51传递。各齿轮的齿轮比和齿轮的个数等可以根据需要的减速比而进行各种变更。减速装置4是各齿轮的轴芯平行配置的平行轴齿轮型的减速器。小齿轮41固定于马达2的轴21的外周面。小齿轮41与轴21一起以马达轴线J2为中心进行旋转。中间轴45沿着与马达轴线J2平行的中间轴线J4延伸。中间轴45以中间轴线J4为中心进行旋转。中间齿轮42、43具有沿着轴向排列的大直径齿轮(中间齿轮)42和小直径齿轮(中间齿轮)43。大直径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单元,其具有:/n马达,其具有以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n减速装置,其与所述轴连接,具有以中间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中间齿轮;/n差动装置,其与所述减速装置连接,具有以差动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齿圈;/n壳体,其设置有收纳所述减速装置和所述差动装置的齿轮室;以及/n油,其积存在所述齿轮室内的下部区域,/n所述马达轴线、所述中间轴线以及所述差动轴线沿水平方向互相平行地延伸,/n所述中间轴线和所述差动轴线相对于所述马达轴线位于下侧,/n所述齿圈的至少一部分浸入到在所述齿轮室内的下部区域积存的所述油中,/n所述壳体具有第1接油部,该第1接油部位于所述中间齿轮的下侧,沿着所述中间齿轮的齿顶圆延伸,/n在所述第1接油部中积存有从所述齿轮室内的下部区域通过所述齿圈的旋转而搅起的所述油,/n积存在所述第1接油部中的所述油被所述中间齿轮搅起。/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14 JP 2017-219281;20180605 JP 2018-1077081.一种马达单元,其具有:
马达,其具有以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
减速装置,其与所述轴连接,具有以中间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中间齿轮;
差动装置,其与所述减速装置连接,具有以差动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齿圈;
壳体,其设置有收纳所述减速装置和所述差动装置的齿轮室;以及
油,其积存在所述齿轮室内的下部区域,
所述马达轴线、所述中间轴线以及所述差动轴线沿水平方向互相平行地延伸,
所述中间轴线和所述差动轴线相对于所述马达轴线位于下侧,
所述齿圈的至少一部分浸入到在所述齿轮室内的下部区域积存的所述油中,
所述壳体具有第1接油部,该第1接油部位于所述中间齿轮的下侧,沿着所述中间齿轮的齿顶圆延伸,
在所述第1接油部中积存有从所述齿轮室内的下部区域通过所述齿圈的旋转而搅起的所述油,
积存在所述第1接油部中的所述油被所述中间齿轮搅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沿着轴向排列并包围所述齿轮室的第1部件和第2部件,
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分别具有在轴向上互相对置的对置面和从所述对置面沿着轴向突出的肋,
所述第1部件的所述肋和所述第2部件的所述肋互相对接而构成所述第1接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第1接油部在轴向上与所述齿圈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第1油引导部,该第1油引导部位于所述第1接油部的正上方,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所述第1油引导部在轴向上与所述齿圈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轴是中空轴,
所述壳体具有:
第2接油部,其在铅垂方向上位于比所述中间轴线和所述差动轴线靠上侧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中间轴线和所述差动轴线之间;以及
油导入路,其连接所述轴的内部和所述第2接油部,
在所述第2接油部中积存有从所述齿轮室内的下部区域通过所述齿圈的旋转而搅起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康夫石川勇树福永庆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