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2178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在不使用工序用可溶性高分子、特殊溶剂的情况下连续且均匀地制造具有特定形状的高分子薄膜的方法,以及实现该制造方法的制造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方法中,在搬送形成有凸部的顶面为特定形状的凹凸的伸缩性的模具的同时,以被覆凸部的顶面的方式涂布包含高分子材料的涂布材料、使其干燥而形成高分子覆膜,之后,将模具拉伸或使模具伸缩1次以上,使高分子覆膜从凸部的顶面剥离,得到高分子薄膜,对剥离后的具有特定形状的高分子薄膜进行回收。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polymer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本申请涉及在向具有特定形状的模具上涂布高分子材料之后进行剥离回收,从而制造具有特定形状的高分子薄膜的方法其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具有特定形状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方法,存在下述方法:将高分子材料涂布到具有特定形状的模具上,在干燥前转印到与该高分子材料不同的水溶性高分子膜上,然后,用水溶解水溶性高分子,得到具有特定形状的高分子膜。例如,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依次进行以下工序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方法。(a)使多官能性分子吸附于基体的与液相的界面中的任意形状的区域。(b)使吸附的多官能性分子聚合和/或交联,形成高分子的薄膜。(c)将所形成的薄膜从基体剥离。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膜的表面(A面)与背面(B面)具有功能性物质的薄膜状高分子结构体的制造方法。更具体而言,例如,公开了依次进行以下工序的薄膜状结构体的制造方法。(a)使多官能性分子吸附于基体的与液相的界面中的任意形状的区域。(b)使所吸附的多官能性分子聚合和/或交联,形成高分子的薄膜。(c)使功能性物质结合到所形成的薄膜的A面之后,进而,在其上形成可溶性水溶性高分子膜。(d)将薄膜以及可溶性水溶性支撑膜从基体剥离。(e)使与结合到A面的功能性物质相同或者不同的功能性物质结合到薄膜的B面,然后,利用溶剂使可溶性水溶性高分子膜溶解。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6/025592号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8/050913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方法中,为了将高分子薄膜从基材剥离,需要使其浸渍于规定的溶剂等中。进而,必须将从基材剥离后的状态的高分子薄膜在浸渍于溶剂的状态下应用于生物体组织等对象物,因此存在操作性显著降低这样的问题。此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方法中,为了得到在表面与背面附加有功能性物质的任意形状的高分子薄膜,不得不在使功能性物质结合到表面之后,在A面之上形成可溶性水溶性高分子膜,并从基材进行剥离。进而,之后,不得不使功能性物质结合到B面,并在最后用水溶解可溶性水溶性高分子膜,因此存在工序繁杂,生产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不使用工序用可溶性高分子、特殊的溶剂的情况下连续并且均匀地制造具有特定形状的高分子薄膜的方法,以及实现该制造方法的制造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为制造具有特定形状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其具备:具有伸缩性的模具,其在表面上形成有凹凸、且前述凹凸的凸部的顶面的形状为前述特定形状;模具供给机构,其供给、搬送前述模具;涂布单元,其将包含高分子材料的涂布材料以被覆由前述模具供给机构搬送的前述模具的前述凸部的顶面的方式涂布于形成有前述凹凸的面;干燥单元,其与前述涂布单元相比位于搬送方向下游侧,使所涂布的前述高分子材料干燥而形成高分子覆膜;剥离单元,其与前述干燥单元相比位于搬送方向下游侧,通过将前述模具拉伸或使前述模具伸缩1次以上,从而将前述高分子覆膜从前述凸部的顶面剥离,得到前述高分子薄膜;和回收单元,其将被从前述凸部的顶面剥离的前述高分子薄膜回收。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为制造具有特定形状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方法,前述方法中,搬送具有伸缩性的模具,前述具有伸缩性的模具在表面上形成有凹凸、且前述凹凸的凸部的顶面的形状为前述特定形状,将包含高分子材料的涂布材料以被覆被搬送的前述模具的前述凸部的顶面涂布于形成有前述凹凸的面,接着,使所涂布的前述高分子材料干燥来形成高分子覆膜,接着,将前述模具拉伸或使前述模具伸缩1次以上,将干燥后的前述高分子覆膜从前述凸部的顶面剥离,得到前述高分子薄膜,将被从前述模具剥离的前述高分子薄膜回收。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具有伸缩性的模具上直接涂布高分子材料,在对高分子材料赋予特定形状之后,在将高分子薄膜干燥后的状态下进行回收。由于能省略如以往技术那样作为水溶性高分子膜涂布牺牲膜、然后将水溶性高分子膜溶解来取出高分子膜的工序,因此实现高分子膜制造的低成本化和生产率的提高。此外,本专利技术没有溶解水溶性高分子膜的工序,且能够在将高分子膜干燥后的状态下进行回收,因此还能够制成微粒来使用,实现用途的扩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的截面概略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应用的模具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图2的(a)为凸部的顶面为圆形的模具,图2的(b)为凸部的顶面为多边形的模具。图3为从截面观察本专利技术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的剥离单元而得的概略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式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的截面概略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式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的截面概略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式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的截面概略图。图7为针对本专利技术的下述装置的一个例子从表面进行观察而得的概略图,该装置用于制造具有特定形状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中所用的模具。图8为针对本专利技术的下述装置的一个例子从表面进行观察而得的概略图,该装置用于制造具有特定形状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中所用的模具。图9为表示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剥离单元中的高分子薄膜以及模具的行为的概略图。图10为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在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中途阶段所得到的模具与高分子薄膜的层叠体进行观察而得的照片。图11为利用电子显微镜对由实施例1制造的具有特定形状的高分子薄膜进行观察而得的照片。图12为利用电子显微镜对由实施例2制造的具有特定形状的高分子薄膜进行观察而得的照片。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具有特定形状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至少具备以下的(a)~(f)的机器或部件。(a)具有伸缩性的模具,其在表面上形成有凹凸、该凹凸的凸部的顶面的形状为前述特定形状。(b)模具供给机构,其供给、搬送前述模具。(c)涂布单元,其将包含高分子材料的涂布材料以被覆由前述模具供给机构搬送的前述模具的前述凸部的顶面的方式涂布于形成有前述凹凸的面。(d)干燥单元,其与前述涂布单元相比位于搬送方向下游侧,使所涂布的高分子材料干燥而形成高分子覆膜。(e)剥离单元,其与前述干燥单元相比位于搬送方向下游侧,通过将前述模具拉伸或使前述模具伸缩1次以上,从而将前述高分子覆膜材料从前述凸部的顶面剥离,得到前述高分子薄膜。(f)回收单元,其将被从前述凸部的顶面剥离的、前述高分子薄膜回收。图1为从截面观察本专利技术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而得的概略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应用的模具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图2的(a)为从表面以及截面观察模具的顶面为圆形的模具而得的概略图,图2的(b)为从表面以及截面观察凸部的顶面为多边形的模具而得的概略图。对于在模具11的表面形成凹凸结构的凸部15的顶面15a而言,其为了使最终期望得到的高分子薄膜16为特定形状而形成与该特定形状对应的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其为制造具有特定形状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所述制造装置具备:/n具有伸缩性的模具,其在表面上形成有凹凸,且所述凹凸的凸部的顶面的形状为所述特定形状;/n模具供给机构,其供给、搬送所述模具;/n涂布单元,其将包含高分子材料的涂布材料以被覆由所述模具供给机构搬送的所述模具的所述凸部的顶面的方式涂布于形成有所述凹凸的面;/n干燥单元,其与所述涂布单元相比位于搬送方向下游侧,使所涂布的所述涂布材料干燥而形成高分子覆膜;/n剥离单元,其与所述干燥单元相比位于搬送方向下游侧,通过将所述模具拉伸或使所述模具伸缩1次以上,从而将所述高分子覆膜从所述凸部的顶面剥离,得到所述高分子薄膜;和/n回收单元,其将被从所述凸部的顶面剥离的所述高分子薄膜回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15 JP 2017-2402611.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其为制造具有特定形状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所述制造装置具备:
具有伸缩性的模具,其在表面上形成有凹凸,且所述凹凸的凸部的顶面的形状为所述特定形状;
模具供给机构,其供给、搬送所述模具;
涂布单元,其将包含高分子材料的涂布材料以被覆由所述模具供给机构搬送的所述模具的所述凸部的顶面的方式涂布于形成有所述凹凸的面;
干燥单元,其与所述涂布单元相比位于搬送方向下游侧,使所涂布的所述涂布材料干燥而形成高分子覆膜;
剥离单元,其与所述干燥单元相比位于搬送方向下游侧,通过将所述模具拉伸或使所述模具伸缩1次以上,从而将所述高分子覆膜从所述凸部的顶面剥离,得到所述高分子薄膜;和
回收单元,其将被从所述凸部的顶面剥离的所述高分子薄膜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剥离单元为不与附着于所述模具的所述凸部的顶面的所述高分子覆膜接触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模具的伸缩断裂率为30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模具在被拉伸至伸长率300%之后的复原率为95%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分子薄膜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模具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永善章箕浦洁和田惠太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