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和脑内注射药物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2173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8:10
本公开提供一种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包括:主体部,其具有在其顶表面的第一开口和底表面的第二开口之间延伸的通孔;盖部,其具有与所述通孔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形状,并被插入到第一开口且覆盖第一开口;以及管部,其一侧端部结合于所述第二开口,且另一侧端部朝向脑内患处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和脑内注射药物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和脑内注射药物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以对患有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等的脑退行性疾病的患者脑中的患处容易地反复施用干细胞或脑部疾病治疗药物的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和脑内注射药物方法。
技术介绍
阿尔茨海默型痴呆是主要出现在老年人中的痴呆的主因,在病理组织学上显示出大脑整体萎缩、脑室扩大、神经纤维的多发性病变和初老性斑点等的特征。目前在美国,65至74岁人口中的约3%、75至84岁人口中的约19%,和85岁以上的人口中的50%患有这种疾病,而根据在韩国中以农村地区作为对象的最新研究,报告了在农村地区中60岁以上的人口中的约21%显示出痴呆症状,其中,63%为阿尔茨海默型痴呆。随着老龄化社会导致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预计阿尔茨海默型痴呆患者的人数在将来将进一步增加。作为用于治疗日益严重阿尔茨海默型痴呆患者的方法,正在研究通过将干细胞直接注射入患者脑中来治疗的方法。尽管已经尝试了许多方法来将各种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病治疗剂传递到脑中,在通过血管来施用的情况下,存在与通过脑血管屏障(brainbloodbarrier)有关的困难。为了最大化使用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的效果,将干细胞反复施用到患者脑中的正确位置为至关重要。但是,现时为止,实际情况为在国际上尚无可以施用干细胞到脑中的器具和使用其来治疗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病的实例,因此在将干细胞施用于患者脑中的施术方法上存在许多困难。另外,对于用于施用干细胞的输送装置(deliverydevice),导件(guide)弯曲时,即使使用用于脑手术的导航系统也无法施用干细胞到正确的位置,因此具有降低施术准确性的风险。这种问题在如反复施药的情况下重现,尤其是当反复施药到相同部位时,导板的准确性低并且在需要再次执行相同过程的再施术方面,仍然对患者而言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公开是为了解决包括上述问题在内的各种问题,目的是提供可以对患有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等的脑退行性疾病的患者脑中的患处容易地反复施用干细胞或脑部疾病治疗药物的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和脑内注射药物方法。然而,这些问题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此。技术方案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和脑内注射药物方法。根据本公开的一侧面,提供一种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包括:主体部,其具有在其顶表面的第一开口和底表面的第二开口之间延伸的通孔;盖部,其具有与所述通孔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形状,并被插入到第一开口且覆盖第一开口;以及管部,其一侧端部结合于所述第二开口,且另一侧端部朝向脑内患处延伸。有益效果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以安全地执行对患者脑中的患处反复施用干细胞或脑疾病治疗药物的操作。另外,由于可以在不割开皮肤的情况下施用干细胞或脑疾病治疗药物,可以简化手术程序并减轻患者的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本公开的范围当然不受这些效果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概略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脑内注射药物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为概略示出图1的脑内注射药物装置的剖面图。图3为概略示出图1的主体部的剖面图。图4为示出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脑内注射药物装置的一部分安装在患者头部上的情况的剖面图。图5至图11为顺序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脑内注射药物方法的剖面图。最佳模式根据本公开的一侧面,提供一种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包括:主体部,其具有在其顶表面的第一开口和底表面的第二开口之间延伸的通孔;盖部,其具有与所述通孔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形状,并被插入到第一开口且覆盖第一开口;以及管部,其一侧端部结合于所述第二开口,且另一侧端部朝向脑内患处延伸。所述通孔可以包括第一贯通部,其中插入有所述盖部;第三贯通部,其中插入有所述管部;以及第二贯通部,其连接所述第一贯通部和所述第三贯通部。所述第一贯通部的在所述顶表面方向的截面面积可以大于在所述底表面方向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一贯通部的内表面可以具有漏斗形状。所述盖部的被插入到所述第一贯通部的部分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一贯通部的所述内表面相对应的形状。所述第一贯通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所述盖部螺丝结合。所述第二贯通部的截面面积可以小于所述第三贯通部的截面面积。所述主体部可以包括柱部,其中形成有所述通孔;以及凸缘部,其从所述柱部延伸并向所述柱部的外侧凸出,且具有围绕所述第一开口的多个螺丝孔。所述盖部可以包括透光性物质。所述盖部可以包括硅。所述管部可以被插入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管部与所述主体部可以形成为一体。所述盖部可以与所述主体部形成为一体。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侧面,提供一种脑内注射药物方法包括:(a)准备脑内注射药物装置的步骤,所述装置包括主体部,其具有在其顶表面的第一开口和底表面的第二开口之间延伸的通孔;盖部,其具有与所述通孔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形状;以及管部,其结合于所述通孔的第一开口;(b)在具有包括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的脑退行性疾病的患者的头骨上钻开孔的步骤;(c)通过所述孔将所述主体部、所述盖部,和所述管部的结合体插入到患者的脑实质中的步骤;(d)通过将导杆插入所述管部中来引导所述管部的端部向患者脑中的患处方向移动的步骤;(e)当所述管部的所述端部到达脑中的患处时,将所述主体部结合于头盖骨后通过从所述结合体去除所述导杆的步骤;以及(f)通过所述盖部将存储有药物的注射器的针插入所述管部来将所述药物供应给脑中的患处的步骤。所述方法可以还包括(g)将存储有药物的注射器的针通过为覆盖所述头盖骨而缝合的皮肤的与所述盖部重叠的部分来反复执行(f)步骤的步骤。所述主体部可以包括柱部,其中形成有所述通孔;以及凸缘部,其从所述柱部延伸并向所述柱部的外侧凸出,且具有围绕所述第一开口的多个螺丝孔。所述(e)步骤可以包括将托部介入在所述凸缘部和头盖骨之间后将螺丝插入所述多个螺丝孔来将所述凸缘部和头盖骨结合的步骤。所述托部可以具有楔子形状。所述盖部可以包括透光物质。所述盖部可以包括硅。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允许各种改变和具有许多实施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特定实施例,以更好地阐明本公开。然而,这并不旨在将本公开限制为特定的实施例,应当理解为包括本公开思想和范围内包括的所有变换、等同物和替代物。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当确定相关的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可能使本公开的主旨不清楚,则将省略其详细描述。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组件不应受到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和另一个组件。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参照附图的描述中,基本上相同或相应的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因此省略其重覆的解释。在附图中,为了明确表现不同的层和区域,放大显示了厚度。在附图中,为了方便描述,一些层和区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包括:/n主体部,其具有在其顶表面的第一开口和底表面的第二开口之间延伸的通孔;/n盖部,其具有与所述通孔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形状,并被插入到第一开口且覆盖第一开口;以及/n管部,其一侧端部结合于所述第二开口,且另一侧端部朝向脑内患处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01 KR 10-2017-01447571.一种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包括:
主体部,其具有在其顶表面的第一开口和底表面的第二开口之间延伸的通孔;
盖部,其具有与所述通孔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形状,并被插入到第一开口且覆盖第一开口;以及
管部,其一侧端部结合于所述第二开口,且另一侧端部朝向脑内患处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其中,
所述通孔包括
第一贯通部,其中插入有所述盖部;
第三贯通部,其中插入有所述管部;以及
第二贯通部,其连接所述第一贯通部和所述第三贯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贯通部的在所述顶表面方向的截面面积大于在所述底表面方向的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贯通部的内表面具有漏斗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其中,
所述盖部的被插入到所述第一贯通部的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一贯通部的所述内表面相对应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贯通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盖部螺丝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贯通部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三贯通部的截面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其中,
所述主体部包括
柱部,其中形成有所述通孔;以及
凸缘部,其从所述柱部延伸并向所述柱部的外侧凸出,且具有围绕所述第一开口的多个螺丝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其中,所述盖部包括透光性物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其中,所述盖部包括硅。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脑内注射药物装置,其中,所述管部被插入到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开口。


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悳烈李正珉郑宇蓝李正逸
申请(专利权)人:社会福祉法人三星生命公益财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