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时域资源信息的指示方法和装置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06月14日,申请号为2017800916857,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时域资源信息的指示方法和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时域资源信息的指示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在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只使用一种子载波间隔,即15kHz,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均使用基于该子载波间隔的参数集。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在5GNR(NewRadio,新无线)系统中为了实现更大带宽、更短时延和更广泛的业务需求,将引入多种子载波间隔,例如3.75kHz、30kHz、60kHz和120kHz等。由于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具有不同特性,因此为了保持资源分配的灵活性,允许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使用不同子载波间隔。由于现有LTE系统中,数据信道所占用的时域资源信息均是默认基于单一子载波间隔进行指示的,指示信息中包含的数据信道的起点和传输长度仅需要包含符号/时隙等时间单位的数量。若在5GNR系统中沿用这种指示方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时域资源信息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n在采用多种子载波间隔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基于预设子载波间隔信息发送的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指示信息,/n所述预设子载波间隔信息包括所述多种子载波间隔中的一种。/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时域资源信息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采用多种子载波间隔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基于预设子载波间隔信息发送的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预设子载波间隔信息包括所述多种子载波间隔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指示信息包括:
数据信道的时域起点、时域终点和时域长度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或者,
数据信道所占用的符号或时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指示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该时域资源指示信息所基于的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
该时域资源指示信息所基于的子载波间隔取值;
该时域资源指示信息所基于的规则指示信息,该规则基于多种子载波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道的时域长度基于数据信道采用的子载波间隔进行指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道的时域长度基于数据信道采用的子载波间隔进行指示,具体包括:
所述数据信道的时域长度以第一符号长度或第一时隙长度为单位进行指示,其中所述第一符号长度为基于数据信道采用的子载波间隔的符号长度,第一时隙长度为基于数据信道采用的子载波间隔的时隙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道的时域起点和/或时域终点基于数据信道采用的子载波间隔进行指示;或者,
所述数据信道的时域起点和/或时域终点基于规则进行指示,所述规则基于多种子载波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道的时域起点和/或时域终点基于数据信道采用的子载波间隔进行指示,具体包括:
所述数据信道的时域起点和/或时域终点以第一符号长度和/或第一时隙长度为单位进行指示,其中所述第一符号长度为基于数据信道采用的子载波间隔的符号长度,第一时隙长度为基于数据信道采用的子载波间隔的时隙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道的时域起点和/或时域终点以第一符号长度和/或第一时隙长度为单位进行指示,具体包括:
所述数据信道的时域起点和/或时域终点采用数据信道相对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的偏移量包含的第一符号长度和/或第一时隙长度的数量进行指示;或者,
所述数据信道的时域起点和/或时域终点采用数据信道相对包含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区域的时域位置的偏移量包含的第一符号长度和/或第一时隙长度的数量进行指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包括:
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起点或时域终点所在的基于数据信道的子载波间隔的符号或时隙。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则包括:所述移动通信系统所采用多种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道的时域起点和/或时域终点基于规则进行指示,具体包括:
所述数据信道的时域起点和/或时域终点以第二符号长度和/或第二时隙长度为单位进行指示,其中所述第二符号长度为基于所述最大子载波间隔的符号长度,第二时隙长度为基于所述最大子载波间隔的时隙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道的时域起点和/或时域终点以第二符号长度和/或第二时隙长度为单位进行指示,具体包括:
所述数据信道的时域起点和/或时域终点采用数据信道相对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的偏移量包含的第二符号长度和/或第二时隙长度的数量进行指示;或者,
所述数据信道的时域起点和/或时域终点采用数据信道相对包含所述控制信道的时域区域的时域位置的偏移量包含的第二符号长度和/或第二时隙长度的数量进行指示。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