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452146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8:0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能够使得跳频适配5G系统的灵活性传输。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终端在第一信号传输时进行跳频的时间间隔阈值,终端进行第一信号传输时采用的基础参数集,和时隙或者微时隙的配置;网络设备根据确定的时间间隔阈值、基础参数集、和时隙或者微时隙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终端在进行第一信号传输时跳频或不跳频。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09月30日,申请号为2017800925273,专利技术名称为“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在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中,网络设备配置终端在进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传输或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Signal,SRS)传输时跳频,则终端进行PUSCH或SRS传输时会进行跳频。在5G系统中,通信传输的灵活性较高。如何使得跳频适配5G系统的灵活性传输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能够使得跳频适配5G系统的灵活性传输。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终端在第一信号传输时进行跳频的时间间隔阈值,终端进行第一信号传输时采用的基础参数集,和时隙或者微时隙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网络设备确定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终端在第一信号传输时进行跳频的时间间隔阈值,所述终端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采用的基础参数集,和时隙或者微时隙的配置;/n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所述基础参数集、和所述时隙或者微时隙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跳频或不跳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终端在第一信号传输时进行跳频的时间间隔阈值,所述终端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采用的基础参数集,和时隙或者微时隙的配置;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所述基础参数集、和所述时隙或者微时隙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在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跳频或不跳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所述基础参数集、和所述时隙或者微时隙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符号长度,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符号长度,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在所述子载波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符号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不跳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符号长度,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在所述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符号长度大于第二阈值时,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跳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所述基础参数集、和所述时隙或者微时隙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在所述时隙或微时隙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跳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所述基础参数集、和所述时隙或者微时隙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在所述时隙或微时隙的长度小于第三阈值时,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不跳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所述基础参数集、和所述时隙或者微时隙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在第一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时,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不跳频,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长度为跳频时间节点之前的信号传输时间长度,或跳频时间节点之后的信号传输时间长度,或跳频时间节点之前和之后的信号传输时间长度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所述基础参数集、和所述时隙或者微时隙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在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时,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跳频,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长度为跳频时间节点之前的信号传输时间长度,或跳频时间节点之后的信号传输时间长度,或跳频时间节点之前和之后的信号传输时间长度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终端在第一信号传输时进行跳频的时间间隔阈值,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从时间间隔阈值集合中,选择所述时间间隔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从时间间隔阈值集合中,选择所述时间间隔阈值,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采用的基础参数集,从所述时间间隔阈值集合中,选择所述时间间隔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时间间隔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探测参考信号SRS。


13.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进行第一信号的传输时跳频;
响应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终端确定在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是否跳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在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是否跳频,包括根据以下中的一种,确定在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是否跳频:
所述终端根据在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进行跳频的时间间隔阈值、所述终端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采用的基础参数集、和时隙或者微时隙的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在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进行跳频的时间间隔阈值、所述终端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采用的基础参数集、和时隙或者微时隙的配置中的一种,确定在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是否跳频,包括:
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符号长度,所述终端确定在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否进行跳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符号长度,所述终端确定在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否进行跳频,包括:
在所述子载波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符号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所述终端确定在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不跳频;或,
在所述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符号长度大于第二阈值时,所述终端确定在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跳频。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在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进行跳频的时间间隔阈值、所述终端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采用的基础参数集、和时隙或者微时隙的配置中的一种,确定在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是否跳频,包括:
在所述时隙或微时隙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所述终端确定在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跳频。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在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进行跳频的时间间隔阈值、所述终端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采用的基础参数集、和时隙或者微时隙的配置中的一种,确定在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是否跳频,包括:
在所述时隙或微时隙的长度小于第三阈值时,所述终端确定在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不跳频。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在第一信号传输时进行跳频的时间间隔阈值、所述终端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采用的基础参数集、和时隙或者微时隙的配置中的一种,确定在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是否跳频,包括:
在第一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时,所述终端确定在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不跳频,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长度为跳频时间节点之前的信号传输时间长度,或跳频时间节点之后的信号传输时间长度,或跳频时间节点之前和之后的信号传输时间长度之和。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在第一信号传输时进行跳频的时间间隔阈值、所述终端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采用的基础参数集、和时隙或者微时隙的配置中的一种,确定在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是否跳频,包括:
在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时,所述终端确定在进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时跳频,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长度为跳频时间节点之前的信号传输时间长度,或跳频时间节点之后的信号传输时间长度,或跳频时间节点之前和之后的信号传输时间长度之和。


21.根据权利要求14或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时间间隔阈值。


22.根据权利要求13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探测参考信号SRS。


23.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终端切换上行发送天线的时间间隔阈值,所述终端采用上行发送天线发送信号时采用的基础参数集,和时隙或微时隙的配置;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所述基础参数集、和所述时隙或微时隙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发送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进行或不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所述基础参数集、和所述时隙或微时隙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发送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进行或不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包括:
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符号长度,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符号长度,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在所述子载波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符号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不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符号长度,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在所述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符号长度大于第二阈值时,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所述基础参数集、和所述时隙或微时隙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发送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进行或不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包括:
在所述时隙或微时隙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所述基础参数集、和所述时隙或微时隙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发送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进行或不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包括:
在所述时隙或微时隙的长度小于第三阈值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不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所述基础参数集、和所述时隙或微时隙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发送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进行或不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包括:
在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时,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所述第一时间长度等于切换时间节点之前的时间长度,切换时间节点之后的时间长度或切换时间节点之前和之后的时间长度之后。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所述基础参数集、和所述时隙或微时隙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发送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进行或不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包括:
在第一时间长度小于所述时间间隔阈值时,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不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所述第一时间长度等于切换时间节点之前的时间长度,切换时间节点之后的时间长度或切换时间节点之前和之后的时间长度之后。


31.根据权利要求23或29或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终端切换上行发送天线的时间间隔阈值,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从时间间隔阈值集合中,选择所述时间间隔阈值。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从时间间隔阈值集合中,选择所述时间间隔阈值,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采用上行发送天线发送信号时采用的基础参数集,从所述时间间隔阈值集合中,选择所述时间间隔阈值。


33.根据权利要求23或29或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时间间隔阈值。


34.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
响应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终端确定是否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是否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包括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是否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
所述终端根据切换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时间间隔阈值、所述终端采用上行发送天线发送信号时采用的基础参数集、和时隙或微时隙的配置。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切换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时间间隔阈值、所述终端采用上行发送天线发送信号时采用的基础参数集、和时隙或微时隙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是否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包括:
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符号长度,确定是否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符号长度,确定是否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包括:
在所述子载波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符号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不进行所述上行发送天线的切换;或,
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志华陈文洪张治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