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温余热利用与热泵/制冷
技术介绍
采用吸收式热泵/制冷技术进行余热利用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具有节能、环保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效益。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既要保证机组具有较高的性能指数,又要实现机组/系统结构和流程的简化,是吸收式技术的发展方向。 对于吸收式热泵/制冷技术来说,机组的工作参数与其性能指数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比如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级数低的机组供热温度低而性能指数高,级数高的机组供热温度高但性能指数低;而对于制冷机组来说,在确定的冷却条件下,级数低时性能指数高但同时要求的驱动热的温度也高,级数高的机组性能指数低但要求的驱动热的温度也低。这是单一级数的机组所具有的特性。 进行余热的热利用时,在余热温度较低或供热温度要求较高、余热量不够丰富时,须采用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技术对余热资源加以应用。在余热资源量较少、温度较低或热用户需求的温度较高、区间较宽——需要将被加热介质由较低的温度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时,采用单一级数的热泵往往不能实现既满足热用户的用热需求,又具有较高的性能指数的效果,这就不能实现节能效益的最大化。 采用余热制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吸收式热泵,由二级发生器(1)、二级冷凝器(2)、节流阀(3)、二级吸收器(4)、溶液泵(5)、溶液热交换器(6)、一级发生器(7)、一级冷凝器(8)、节流阀(9)、蒸发器(10)、一级吸收器(11)、溶液泵(12)、溶液热交换器(13)和冷剂液再循环泵(14)所组成;二级发生器(1)与二级冷凝器(2)之间经冷剂蒸汽通道连通,二级冷凝器(2)经节流阀(3)有冷剂液管道与一级冷凝器(8)连通,一级冷凝器(8)还有冷剂蒸汽通道连通一级发生器(7)和经节流阀(9)有冷剂液管道连通蒸发器(10),蒸发器(10)还有冷剂蒸汽通道连通一级吸收器(11),一级吸收器(11)分别有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