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的带电装卸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995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改良型的带电装卸线夹,线夹主体,所述线夹主体的一侧设有侧倾U型槽;上操作构件,所述上操作构件与所述线夹主体的上部转动连接,其与所述线夹主体远离所述侧倾U型槽的一侧设有可供金属横杆插入的锐角空间;夹块,所述夹块位于所述侧倾U型槽中并与所述侧倾U型槽的槽底上下滑动连接;下操作构件,所述下操作构件的上端贯穿所述线夹主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夹块转动连接,下端设有乚型部,所述乚型部设有可供所述金属横杆插入的正置U型槽;所述下操作构件的上端与所述线夹主体螺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良型的带电装卸线夹,具有便于装拆的优点,能有效提高电力人员的工作效率。

Modified live loading and unloading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良型的带电装卸线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型的带电装卸线夹。
技术介绍
挂接地线是电力人员日常工作之一,一般地挂接地线需要使用装卸线夹、接地铜线和绝缘棒。参见图1,传统的装卸线夹1一般包括设有挂孔1011和固线孔1012的线夹主体101、与所述线夹主体101滑动连接的夹块102以及与所述夹块102转动连接并与所述线夹主体101螺纹连接的转动杆103,转动杆103的底部设有操作孔1031。参见图2,一般的绝缘棒2包括多段可螺纹连接的棒体201,最上部的棒体201一般设有金属横杆202。挂接地线的步骤如下:①将接地铜线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固定在固线孔1012中;②将金属横杆202穿入挂孔1011中,然后通过绝缘棒2举起装卸线夹1,并将装卸线夹1挂在需要接地的导线或者带电三角环等带电体上;③将金属横杆202从挂孔1011中取出,然后将金属横杆202穿入1031中,转动金属横杆202以使夹块102向上滑动,最终夹块102与线夹主体101夹紧带电体,将金属横杆202从操作孔1031中取出,完成接地。当检修结束后,需要将装卸线夹1取下,其过程如下:④举起绝缘棒2,将金属横杆202插入操作孔1031中;⑤反向转动绝缘棒2以使夹块102往下滑动,松开带电体;⑥将金属横杆202从操作孔1031中取出,然后将金属横杆202插入挂孔1011中,将装卸线夹1从带电体上取下,最后手动松开接地铜线与固线孔1012即可。在取下装卸线夹的过程中,需要将金属横杆依次插入操作孔和挂孔中,在实际作业过程中,装卸线夹的位置一般较高,绝缘棒又很重,电力人员在地面很难将金属横杆与操作孔或者挂孔进行对齐,尤其是在大风的天气,挂接地线往往需要花费电力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极大地影响了电力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装卸线夹进行改进,以使其便于装拆,从而提高电力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的带电装卸线夹,具有便于装拆的优点,能有效提高电力人员的工作效率。为达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良型的带电装卸线夹,包括:线夹主体,所述线夹主体的一侧设有侧倾U型槽;上操作构件,所述上操作构件与所述线夹主体的上部转动连接,其与所述线夹主体远离所述侧倾U型槽的一侧设有可供金属横杆插入的锐角空间;夹块,所述夹块位于所述侧倾U型槽中并与所述侧倾U型槽的槽底上下滑动连接;下操作构件,所述下操作构件的上端贯穿所述线夹主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夹块转动连接,下端设有乚型部,所述乚型部设有可供所述金属横杆插入的正置U型槽;所述下操作构件的上端与所述线夹主体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线夹主体的顶部为圆弧结构,所述圆弧结构的轴线处设有螺栓转轴,所述螺栓转轴依次贯穿所述圆弧结构和所述上操作构件,所述圆弧结构和所述上操作构件绕所述螺栓转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操作构件的顶部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下端可贯穿所述上操作构件并抵持所述线夹主体。优选的,所述下操作构件的顶部为螺杆,所述螺杆位于所述正置U型槽的槽口1/2宽度处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螺杆与乚型部之间还设有斜杆。优选的,所述上操作机构的侧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设有第一荧光涂层。优选的,所述下操作机构的侧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设有第二荧光涂层。优选的,所述线夹主体的下部设有一用于与接地铜线连接的接线螺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的带电装卸线夹,当需要使夹块往下滑动时,将金属横杆插入正置U型槽中并转动绝缘棒即可,当需要从高处取下线夹主体时,只需要将金属横杆插入锐角空间中并往上提即可;本专利技术采用锐角空间代替原来的挂孔,采用正置U型槽代替原来的操作孔;锐角空间和正置U型槽的结构设计均十分便于插入金属横杆,可以减少金属横杆的对准时间,具有便于装拆的优点,能有效提高电力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
技术介绍
提供的现有的装卸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技术介绍
提供的现有的绝缘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改良型的带电装卸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3、线夹主体;301、侧倾U型槽;302、圆弧结构;4、上操作构件;401、锐角空间;5、夹块;6、下操作构件;601、螺杆;602、斜杆;603、乚型部;6031、正置U型槽;7、固定螺栓;8、转轴螺栓;9、第一荧光涂层;10、第二荧光涂层;11、接线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参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良型的带电装卸线夹,包括线夹主体3、上操作构件4、夹块5和下操作构件6。所述线夹主体3的一侧设有侧倾U型槽301。所述上操作构件4与所述线夹主体3的上部转动连接,其与所述线夹主体3远离所述侧倾U型槽301的一侧设有可供金属横杆插入的锐角空间401。所述夹块5位于所述侧倾U型槽301中并与所述侧倾U型槽301的槽底上下滑动连接。所述下操作构件6的上端贯穿所述线夹主体3的底部并与所述夹块5转动连接,下端设有乚型部603,所述乚型部603设有可供所述金属横杆插入的正置U型槽6031;所述下操作构件6的上端与所述线夹主体3螺纹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使夹块5往下滑动时,将金属横杆插入正置U型槽6031中并转动绝缘棒即可,当需要从高处取下线夹主体3时,只需要将金属横杆插入锐角空间401中并往上提即可;本专利技术采用锐角空间401代替原来的挂孔,采用正置U型槽6031代替原来的操作孔;锐角空间401和正置U型槽6031的结构设计均十分便于插入金属横杆,可以减少金属横杆的对准时间,具有便于装拆的优点,能有效提高电力人员的工作效率。优选的,所述线夹主体3的顶部为圆弧结构302,所述圆弧结构302的轴线处设有螺栓转轴,所述螺栓转轴依次贯穿所述圆弧结构302和所述上操作构件4,所述圆弧结构302和所述上操作构件4绕所述螺栓转轴转动连接。具体地,转动上操作构件4就可以调整锐角空间401的大小,方便适应不同直径的金属横杆。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操作构件4的顶部设有固定螺栓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型的带电装卸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n线夹主体,所述线夹主体的一侧设有侧倾U型槽;/n上操作构件,所述上操作构件与所述线夹主体的上部转动连接,其与所述线夹主体远离所述侧倾U型槽的一侧设有可供金属横杆插入的锐角空间;/n夹块,所述夹块位于所述侧倾U型槽中并与所述侧倾U型槽的槽底上下滑动连接;/n下操作构件,所述下操作构件的上端贯穿所述线夹主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夹块转动连接,下端设有乚型部,所述乚型部设有可供所述金属横杆插入的正置U型槽;所述下操作构件的上端与所述线夹主体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型的带电装卸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夹主体,所述线夹主体的一侧设有侧倾U型槽;
上操作构件,所述上操作构件与所述线夹主体的上部转动连接,其与所述线夹主体远离所述侧倾U型槽的一侧设有可供金属横杆插入的锐角空间;
夹块,所述夹块位于所述侧倾U型槽中并与所述侧倾U型槽的槽底上下滑动连接;
下操作构件,所述下操作构件的上端贯穿所述线夹主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夹块转动连接,下端设有乚型部,所述乚型部设有可供所述金属横杆插入的正置U型槽;所述下操作构件的上端与所述线夹主体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的带电装卸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主体的顶部为圆弧结构,所述圆弧结构的轴线处设有螺栓转轴,所述螺栓转轴依次贯穿所述圆弧结构和所述上操作构件,所述圆弧结构和所述上操作构件绕所述螺栓转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型的带电装卸线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伟何泽棠李智荣谢志炜刘健平李伯韶陈智杰张克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