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灭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41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温灭尘设备。降温灭尘设备包括:第一进液管道;进气管道;混合装置,第一进液管道和进气管道均与混合装置连通,从第一进液管道进入的液体与从进气管道进入的气体在混合装置内进行混合;控制结构,位于混合装置的下游位置处,控制结构具有关闭状态和第一开启状态,当控制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完成混合后的气液混合物不能够流动至钻头上;当控制结构处于第一开启状态时,完成混合后的气液混合物经由控制结构流动至钻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钻孔施工作业的工作效率低、施工质量较差及施工环境差的问题。

Temperature and dust contro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温灭尘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孔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温灭尘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巷道钻孔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钻孔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杂质,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降温灭尘:湿式钻孔法和干式钻孔法(也叫负压抽风灭尘法)。然而,上述两种方法分别存在以下问题:1.湿式钻孔法虽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存在巷道积水严重,不易操作等问题;2.干式钻孔法虽工作环境干燥、不易积水,但存在噪音污染大、巷道粉尘、维护成本高等问题。综上所述,两种方法均不能够满足钻孔施工要求,影响钻孔施工作业的工作效率及施工质量,且导致施工环境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温灭尘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钻孔施工作业的工作效率低、施工质量较差及施工环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温灭尘设备,包括:第一进液管道;进气管道;混合装置,第一进液管道和进气管道均与混合装置连通,从第一进液管道进入的液体与从进气管道进入的气体在混合装置内进行混合;控制结构,位于混合装置的下游位置处,控制结构具有关闭状态和第一开启状态,当控制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完成混合后的气液混合物不能够流动至钻头上;当控制结构处于第一开启状态时,完成混合后的气液混合物经由控制结构流动至钻头上。进一步地,控制结构还具有第二开启状态,降温灭尘设备还包括:第二进液管道,当控制结构处于第二开启状态时,从第二进液管道进入的液体经由控制结构流动至钻头上,以对钻头进行清理。进一步地,混合装置包括:本体,具有腔体和与腔体相连通的排出通道,第一进液管道和进气管道均与腔体连通,在腔体内完成混合后的气液混合物经由排出通道排出本体外;其中,第一进液管道的进液方向与进气管道的进气方向呈夹角设置。进一步地,降温灭尘设备还包括与进气管道连接的进气接头,本体具有与腔体相连通的第一安装通道,至少部分进气接头伸入第一安装通道内且与第一安装通道连接。进一步地,降温灭尘设备还包括与第一进液管道连接的进液接头,本体具有与腔体相连通的第二安装通道,至少部分进液接头伸入第二安装通道内且与第二安装通道卡接或螺纹连接或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其中,进气接头的进气口相对于进液接头的进液口靠近排出通道设置。进一步地,降温灭尘设备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与进气接头远离进气管道的一端连接,进气接头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安装通道连接,连接件与第一安装通道卡接或螺纹连接或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连接件具有过液孔,进液接头内的液体通过过液孔与腔体相连通;其中,进气接头的进气口相对于过液孔靠近排出通道设置。进一步地,连接件为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轴向与第一安装通道的延伸方向一致,进气接头的锥状部伸入筒状结构内,且筒状结构的侧壁上具有过液孔。进一步地,降温灭尘设备还包括多个密封件,至少部分密封件设置在连接件的外表面与第一安装通道的内壁之间,至少部分密封件设置在进气接头的外表面与第一安装通道的内壁之间。进一步地,降温灭尘设备还包括:开关结构,设置在进气管道上,开关结构用于将进气管道与混合装置连通或将进气管道与混合装置断开连通。进一步地,降温灭尘设备还包括:单向阀,设置在开关结构与混合装置之间,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开关结构向混合装置的方向。进一步地,降温灭尘设备还包括:第三进液管道,与第一进液管道连通;第四进液管道,与第一进液管道连通;切换结构,切换结构设置在供液装置与第三进液管道及第四进液管道之间,切换结构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切换结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从供液装置排出的液体依次经由切换结构、第三进液管道及第一进液管道后进入混合装置;当切换结构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从供液装置排出的液体依次经由切换结构、第四进液管道及第一进液管道后进入混合装置。进一步地,降温灭尘设备还包括:第一节流结构,第三进液管道通过第一节流结构与第一进液管道连通;第二节流结构,第四进液管道通过第二节流结构与第一进液管道连通。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降温灭尘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控制结构,以使控制结构处于第一开启状态,以使从第一进液管道进入的液体与从进气管道进入的气体在混合装置内进行混合,混合完成后的气液混合物经由控制结构流动至钻头上,以对钻头进行降温、灭尘,进而提升了钻头钻孔作业的工作效率及钻孔质量,解决现有技术中钻孔施工作业的工作效率低、施工质量较差及施工环境差的问题;当不需要对钻头进行降温灭尘时,操作控制结构,以使控制结构处于关闭状态,则在混合装置内完成混合的气液混合物不能够流动至钻头上。与现有技术中两种降温灭尘方法相比,本申请中的降温灭尘设备使得流动至钻头上的物质为气液混合物,进而减少了液体用量,避免巷道积水。同时,降温灭尘设备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进而减少了加工、维护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降温灭尘设备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图1中的降温灭尘设备的混合装置的剖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第一进液管道;20、进气管道;30、混合装置;31、本体;311、腔体;312、排出通道;313、第一安装通道;314、第二安装通道;40、控制结构;50、第二进液管道;60、进气接头;61、进气口;70、连接件;71、过液孔;80、密封件;90、开关结构;101、第三进液管道;102、第四进液管道;110、切换结构;121、第一节流结构;122、第二节流结构;130、单向阀;140、水套。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钻孔施工作业的工作效率低、施工质量较差及施工环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降温灭尘设备。如图1所示,降温灭尘设备包括第一进液管道10、进气管道20、混合装置30及控制结构40。其中,第一进液管道10和进气管道20均与混合装置30连通,从第一进液管道10进入的液体与从进气管道20进入的气体在混合装置30内进行混合。控制结构40位于混合装置30的下游位置处,控制结构40具有关闭状态和第一开启状态,当控制结构40处于关闭状态时,完成混合后的气液混合物不能够流动至钻头上;当控制结构40处于第一开启状态时,完成混合后的气液混合物经由控制结构40流动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温灭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进液管道(10);/n进气管道(20);/n混合装置(30),所述第一进液管道(10)和所述进气管道(20)均与所述混合装置(30)连通,从所述第一进液管道(10)进入的液体与从所述进气管道(20)进入的气体在所述混合装置(30)内进行混合;/n控制结构(40),位于所述混合装置(30)的下游位置处,所述控制结构(40)具有关闭状态和第一开启状态,当所述控制结构(40)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完成混合后的气液混合物不能够流动至钻头上;当所述控制结构(40)处于所述第一开启状态时,完成混合后的气液混合物经由所述控制结构(40)流动至钻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温灭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进液管道(10);
进气管道(20);
混合装置(30),所述第一进液管道(10)和所述进气管道(20)均与所述混合装置(30)连通,从所述第一进液管道(10)进入的液体与从所述进气管道(20)进入的气体在所述混合装置(30)内进行混合;
控制结构(40),位于所述混合装置(30)的下游位置处,所述控制结构(40)具有关闭状态和第一开启状态,当所述控制结构(40)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完成混合后的气液混合物不能够流动至钻头上;当所述控制结构(40)处于所述第一开启状态时,完成混合后的气液混合物经由所述控制结构(40)流动至钻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灭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40)还具有第二开启状态,所述降温灭尘设备还包括:
第二进液管道(50),当所述控制结构(40)处于所述第二开启状态时,从所述第二进液管道(50)进入的液体经由所述控制结构(40)流动至所述钻头上,以对所述钻头进行清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灭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装置(30)包括:
本体(31),具有腔体(311)和与所述腔体(311)相连通的排出通道(312),所述第一进液管道(10)和所述进气管道(20)均与所述腔体(311)连通,在所述腔体(311)内完成混合后的所述气液混合物经由所述排出通道(312)排出所述本体(31)外;
其中,所述第一进液管道(10)的进液方向与所述进气管道(20)的进气方向呈夹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温灭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灭尘设备还包括与所述进气管道(20)连接的进气接头(60),所述本体(31)具有与所述腔体(311)相连通的第一安装通道(313),至少部分所述进气接头(60)伸入所述第一安装通道(313)内且与所述第一安装通道(3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温灭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灭尘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进液管道(10)连接的进液接头,所述本体(31)具有与所述腔体(311)相连通的第二安装通道(314),至少部分所述进液接头伸入所述第二安装通道(314)内且与所述第二安装通道(314)卡接或螺纹连接或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
其中,所述进气接头(60)的进气口(61)相对于所述进液接头的进液口靠近所述排出通道(312)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温灭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灭尘设备还包括:
连接件(70),所述连接件(70)与所述进气接头(60)远离所述进气管道(20)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气接头(60)通过所述连接件(70)与所述第一安装通道(313)连接,所述连接件(70)与所述第一安装通道(313)卡接或螺纹连接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长晏范要辉韩菲郭凯王明磊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景隆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