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色防皱整理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5135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色防皱整理剂,所述整理剂按重量份计为:阿魏酸乙酯5‑9份、甜叶菊素4‑8份、丙烯酸甲酯4‑6份、丙烯酰胺4‑8份、异甘草素2‑4、溶剂10‑20份、催化剂0.1‑1份、去离子水60‑8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织物整理剂,选择的甜叶菊素、异甘草素均为植物提取物,具有烯烃结构,容易和棉纤维的分子形成氢键结合,且分子中有较多的羟基结构,从而提高与织物、染料的固着效果;丙烯酸甲酯、甜叶菊素及阿魏酸乙酯聚合的中间产物具有一定的防皱效果及良好的亲水性能,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整理剂在生产及应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甲醛,更加环保。

A color fixing and anti wrinkle finishing agent,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色防皱整理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染
,尤其涉及一种纺织品的固色防皱整理剂。
技术介绍
棉纺织品染色一般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固色剂处理染色后的织物。固色原理一种是形成网状膜覆盖在染色织物表面;还有一种是将染料吸附或者通过固色剂桥接作用在织物上,提高色牢度。常用的染料是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真丝织物一般采用酸性染料染色,但这些染料容易出现染色后色牢度较差,褪色等问题,特别是干、湿摩擦牢度较差的问题。另外,传统固色剂有使用脲醛树脂或含有甲醛的原材料,容易带来环保安全问题,有的虽然采用了一些乙烯胺类或者丙烯酸类的原料,但由于原料选择及工艺问题,导致固色效果一般或者耐久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固色防皱整理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固色防皱整理剂,所述整理剂按重量份计为:阿魏酸乙酯5-9份、甜叶菊素4-8份、丙烯酸甲酯4-6份、丙烯酰胺4-8份、异甘草素2-4、溶剂10-20份、催化剂0.1-1份、去离子水60-80份。选择的甜叶菊素、异甘草素均为植物提取物,安全、无毒;整理剂产品的生产以及应用过程中均无甲醛等有害物质产生,是一种环保的多功能整理剂。其中,丙烯酸甲酯、甜叶菊素及阿魏酸乙酯聚合的中间产物具有一定的防皱效果及良好的亲水性能,异甘草素、丙烯酰胺具有固色作用,同时异甘草素、丙烯酰胺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从而使整理剂产品获得高的固色效果。优选的,所述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乙醚、氯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选自过硫酸铵、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甜叶菊素:丙烯酰胺:异甘草素的摩尔比为1~5:1~5:1~5,在此范围内,得到的整理剂具有显著的固色防皱效果。一种固色防皱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所述重量份的丙烯酸甲酯、甜叶菊素、丙烯酰胺、去离子水、催化剂分别加入反应容器中,升温并搅拌反应;(2)向步骤(1)的体系中滴加阿魏酸乙酯,升温,搅拌反应;(3)加入异甘草素、溶剂和去离子水的混合物,恒温搅拌;(4)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调节pH值为6-8之间即得到整理剂。第一步采用甜叶菊素和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获得具有一定防皱效果的中间产物,容易获得烯烃双键,使得形成网状结构防皱;且甜叶菊素分子支链空间位阻较大,先合成中间物产率较高,且防皱效果较好,第二步再滴加阿魏酸乙酯,然后再使用分子量稍小的异甘草素参与合成,获得较高的产率及较好的固色防皱效果。优选的,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40-60℃,反应时间为0.5-2h;步骤(2)中阿魏酸乙酯于10min内滴完,升温至70-100℃反应1-3h;步骤(3)中于70-100℃恒温搅拌反应2-4h。反应温度过高或反应时间太长,得到的整理剂的分子量太大,整理至衣物时牢度不好;反应温度太低或反应时间太短时,得到的整理剂的分子量太小,则不能获得预期的固色剂防皱效果。优选的,甜叶菊素:丙烯酰胺:异甘草素的摩尔比为1~5:1~5:1~5。优选的,所述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乙醚、氯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选自过硫酸铵、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整理剂采用浸渍法或浸轧法整理到织物表面。优选的,所述浸渍法包括:将所述整理剂和水混合后搅拌均匀制备成整理液,加入织物后,在60-90℃整理30-60min,取出织物,烘干,得到整理后的织物。优选的,所述浸渍法工艺中,所述整理剂的用量为5mL/L-30mL/L,在能够获得显著固色防皱效果的同时,能够减少整理剂的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本专利技术的整理剂,选择的甜叶菊素、异甘草素分子量适中,具有烯烃结构,容易和棉纤维的分子形成氢键结合,且分子中有较多的羟基结构,可以提高固色剂的水溶性,使整理剂更好、均匀地作用于织物,从而提高与织物、染料的固着效果;丙烯酸甲酯、甜叶菊素及阿魏酸乙酯聚合的中间产物具有一定的防皱效果及良好的亲水性能,更容易与织物结合;添加丙烯酰胺和异甘草素后使获得的终产物为阳离子结构,提高对阴离子染料的固色效果,并且生成的整理剂在织物表面形成网状结构,将染料封闭,进一步提高固色效果;同时异甘草素、丙烯酰胺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从而使整理剂产品获得高的固色作用。第二,本专利技术的整理剂,选择的甜叶菊素、异甘草素均为植物提取物,安全、无毒;整理剂制备过程简单,操作容易,生产以及应用过程中无甲醛等有害物质产生,并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是一种环保的多功能整理剂。第三,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第一步采用甜叶菊素和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获得具有一定防皱效果的中间产物,容易获得烯烃双键,使得形成网状结构防皱;且甜叶菊素分子支链空间位阻较大,先合成中间物产率较高,且固色效果较好,第二步再滴加阿魏酸乙酯,然后再使用分子量稍小的异甘草素参与合成,获得较高的产率及较好的固色防皱效果。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色防皱整理剂,所述整理剂按重量份计为:阿魏酸乙酯5-9份、甜叶菊素4-8份、丙烯酸甲酯4-6份、丙烯酰胺4-8份、异甘草素2-4、溶剂10-20份、催化剂0.1-1份、去离子水60-80份。甜叶菊素、异甘草素分子中既有双键结构,在工艺条件下能在织物表面聚合产生网状结构,同时也能与染料产生氢键结合,提高染料的固着牢度。丙烯酸甲酯、甜叶菊素及阿魏酸乙酯聚合的中间产物具有一定的防皱效果及良好的亲水性能,甲醇为提高异甘草素溶解性的助剂,过硫酸铵为反应催化剂。本专利技术的异甘草素,提取自双子叶植物豆科、甘草的根及根茎,安全环保。甜叶菊素为为菊科植物甜叶菊的叶提取物,以前一般用于中药制品,安全环保。在本文中,由「一数值至另一数值」表示的范围,是一种避免在说明书中一一列举该范围中的所有数值的概要性表示方式。因此,某一特定数值范围的记载,涵盖该数值范围内的任意数值以及由该数值范围内的任意数值界定出的较小数值范围,如同在说明书中明文写出该任意数值和该较小数值范围一样。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丙烯酸甲酯(4份)、甜叶菊素(4份)、丙烯酰胺(4份)、去离子水(50份)、过硫酸铵(0.4份)分别加入反应釜,充分搅拌,升温至50℃,搅拌反应1h;再滴加阿魏酸乙酯(5份),10min内滴完,然后开始升温至90℃,搅拌反应2h;加入异甘草素(2份)、甲醇(10份)和去离子水(10份)的混合物,于30min内滴加完,90℃恒温搅拌反应3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调节pH值为6-8之间即得到整理剂。实施例2丙烯酸甲酯(6份)、甜叶菊素(8份)、丙烯酰胺(8份)、去离子水(50份)、过硫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色防皱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剂按重量份计为:阿魏酸乙酯5-9份、甜叶菊素4-8份、丙烯酸甲酯4-6份、丙烯酰胺4-8份、异甘草素2-4、溶剂10-20份、催化剂0.1-1份、去离子水60-8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色防皱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剂按重量份计为:阿魏酸乙酯5-9份、甜叶菊素4-8份、丙烯酸甲酯4-6份、丙烯酰胺4-8份、异甘草素2-4、溶剂10-20份、催化剂0.1-1份、去离子水60-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色防皱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乙醚、氯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选自过硫酸铵、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色防皱整理剂,其特征在于,甜叶菊素:丙烯酰胺:异甘草素的摩尔比为1~5:1~5:1~5。


4.一种固色防皱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所述重量份的丙烯酸甲酯、甜叶菊素、丙烯酰胺、去离子水、催化剂分别加入反应容器中,升温并搅拌反应;(2)向步骤(1)的体系中滴加阿魏酸乙酯,升温,搅拌反应;(3)加入异甘草素、溶剂和去离子水的混合物,恒温搅拌;(4)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调节pH值为6-8之间即得到整理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色防皱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伟明张蓉虞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