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联合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120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理劣五类河道水质或者黑臭河道水质的生态过滤治理工艺技术。一种能够对地表水进行水质净化的处理工艺,在高密沉淀池原理的基础上增加斜管沉淀和物理过滤技术,前期添加PAC,PAM会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在颗粒之间起链接架桥作用,使细颗粒形成比较大的絮团,并且加快了沉淀的速度,在经过斜板沉淀池的沉淀过滤,有效去除混凝杂质和沉淀物,在经过后期池体纤维滤布过滤,有效去除水中SS悬浮物,处理后的清水进入清水池,内置曝气系统,使出水含氧量大大提高,出水前曝气使氧气利用率达到最高。

A sewage combined treatment equipment and treatment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联合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河道污水的治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重方式的联合污水处理技术。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峻,河流湖泊的的污染不仅影响到水域生态的平衡,同样威胁着人类的饮用水安全。河湖污染的根本原因即其水体纳污量超过了自身的净水能力,污染物浓度高等特性使得水体水质持续恶化,各类治理方案收效甚微,经过控源截污后,仍有大量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湖,增大了河湖水域治理及后期维护难度,净化后的水质难以长久维持。根据水环境市场中最新出台的流域水体治理方针“水十条”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明确看出对于河湖、湖泊的水质质量治理把控更为严格,要求京津冀区域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pct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力争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针对当前水环境治理方针,本公司研发出一种治理河道水的微滤方法,其主要功能是减少水体氨氮元素,减少水中金属元素和悬浮污染物,提升浊度。本产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采用高效处理法,可适用于治理农村排放生活污水、城镇废水、河道流域水等,实现治理地区广泛,河道水质提升一个或多个等级的目标。。智降低由排污口进入河湖的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的量,同时帮助改善水体透明度,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理河道污水降低悬浮有机物,降低氨氮的微滤方法。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河道黑臭现象或者减少有机物污染现象。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高密絮凝和斜板沉淀结合的方法,高效沉降悬浮有机物等有害杂质,并且排放末端采用曝气增氧法,有效提高水质透明度。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污水联合处理设备。该设备沿污水处理方向依次包括混合池(1)、高密絮凝池(2)、沉淀池(3)过滤池(4)和曝气池(5),所述的混合池(1)设置有进水管,曝气池(5)一侧设置有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池(1)和高密絮凝池(2)都设置有加药管路,在混合池中添加PAC药剂,在高密沉淀池中添加PAM药剂。进一步地,优选将沉淀池(3)底部的一部分污泥回流至混合池(1)。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的混合池前还设置有预处理池(6)对污水进行预处理,过滤池(4)底部的一部分污泥回流至混合池(1)。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合池(1)内设置多层搅拌桨(7),对加药进行混合;所述的高密絮凝池(2)设置有框式搅拌桨(8)和导流筒(9)。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3)为斜板沉淀池,沉淀池的中部设置有斜板区,沉淀池底部为锥形,并且锥形底部设置有污泥抽吸管,用于定期清理污泥,并将沉淀池底部的一部分污泥回流至混合池。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滤池(4)内设置有过滤框(11),过滤框(11)四周和底部设置有纤维滤布,污水从沉淀池溢流进入到过滤框外部,过滤框内部设置有抽水管,抽水管道将透过过滤框的污水抽吸到曝气池中;过滤框底部和四周设置有反清洗装置(12),定期对滤布进行清洗,过滤池(4)底部设置有污泥抽吸管,用于定期清理污泥,并将沉淀池底部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混合池。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污水联合处理设备处理污水的方法,具体为:污水先经过混合池加药PAC,混合均匀后进入高密絮凝池,添加PAM药剂,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在颗粒之间起链接架桥作用,使细颗粒形成比较大的絮团,在此期间加快了沉淀的速度;然后溢流进入过沉淀池,有效去除混凝杂质和沉淀物;沉淀完毕后溢流进入过滤池,有效去除水中SS悬浮物,处理后的清水进入清水池,曝气增氧后排出;并将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回流一部分至混合池。进一步地,所述高密絮凝池内采用导流筒和搅拌进行循环,高速搅拌形成内循环可以减少PAM助剂的添加量。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内采用斜管沉淀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池中采用纤维滤布围起来的过滤框过滤,污水从过滤框由外到内过滤,内部经过滤的水通过抽水管送到曝气池。进一步地,将过滤池底部的污泥的一部分回流至混合池循环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前期使用PAC(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氯化铝)与水体在混合池中混合,然后添加混合PAM(聚丙烯酰胺)在高密沉淀池中高效充分的混合,然后絮凝,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在颗粒之间起链接架桥作用,使细颗粒形成比较大的絮团,在此期间加快了沉淀的速度,在经过斜管沉淀池的沉淀过滤,有效去除混凝杂质和沉淀物,在经过后期池体纤维滤布过滤,有效去除水中SS悬浮物,处理后的清水进入清水池,其池内放置曝气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不同的聚凝剂共同作用,在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将水中的胶体微粒子相互粘结和聚集在一起,使杂质产生凝聚、絮凝的物质。以地面水为水源时,去除浊度和细菌。经混凝沉淀后一般浊度小于10度。本方法主要核心之一就是高密沉淀方法的结合,本方法中采用水体负荷为20倍,在高密沉淀池中的高速循环使得投加PAM助凝剂量大大减少,并且水体与药剂充分接触。助凝剂是配合混凝剂使用,使水中聚集起来的固体悬浮物迅速沉降的化学剂。主要是水溶性有机高分子,如半乳甘露聚糖类、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类等。具体的,本方法主要核心之一为斜管沉淀池法的结合,通过斜板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这种类型沉淀池的过流率可达36m3/(m2.h),比一般沉淀池的处理能力高出7-10倍,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备。本方法另一个主要的核心为纤维过滤法,采用微滤滤布所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有,聚酯,聚炳啨烯,编织工艺是斜纹织法,这个编织工艺的特点是,滤布抗冲击力强,表面的纤维不易脱落,特别在反冲或抽污是不会出现纤维脱落,滤布破损的现象。滤布表面纤维的高度在10-12毫米之间,这样的纤维高度可以保证在反冲或抽污时,依附在滤布中的杂质,完整脱落,延长使用寿命。聚酯,聚炳啨烯,等纤维,表面非常光滑,不亲水,耐腐蚀,盐酸,是理想的原材料,出水水质好,并且稳定,达到一级A类水排放标准,滤布不堵塞。本专利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添加不同的药剂进行吸附、混凝沉淀,同时采用带有导流筒的搅拌,达到了充分高密沉降的效果,也节约了药剂的用量。(2)本专利技术纤维过滤方法中将污水由外网内过滤,便于将吸附在过滤布上的污泥处理掉。(3)本专利技术采用高密度絮凝、斜板沉淀和纤维过滤方法的结合可以减少水体悬浮有机物浓度,增加河道水体溶氧量,提高透明度,有效改善水体生物微生态系统,恢复水体生物多样性。同时此方案的实施工艺成熟,设备简单,在水处理实践中表明治理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来体现本专利技术的功能。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污水联合处理设备,该设备沿污水处理方向依次包括预处理池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联合处理设备,沿污水处理方向依次包括混合池(1)、高密絮凝池(2)、沉淀池(3)过滤池(4)和曝气池(5),所述的混合池(1)设置有进水管,曝气池(5)一侧设置有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池(1)和高密絮凝池(2)都设置有加药管路,在混合池中添加PAC药剂,在高密沉淀池中添加PAM药剂,将沉淀池(3)底部的一部分污泥回流至混合池(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联合处理设备,沿污水处理方向依次包括混合池(1)、高密絮凝池(2)、沉淀池(3)过滤池(4)和曝气池(5),所述的混合池(1)设置有进水管,曝气池(5)一侧设置有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池(1)和高密絮凝池(2)都设置有加药管路,在混合池中添加PAC药剂,在高密沉淀池中添加PAM药剂,将沉淀池(3)底部的一部分污泥回流至混合池(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联合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混合池前还设置有预处理池(6)对污水进行预处理,过滤池(4)底部的一部分污泥回流至混合池(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联合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池(1)内设置多层搅拌桨(7),对加药进行混合;所述的高密絮凝池(2)设置有框式搅拌桨(8)和导流筒(9)。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污水联合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3)为斜板沉淀池,沉淀池的中部设置有斜板区,沉淀池底部为锥形,并且锥形底部设置有污泥抽吸管,用于定期清理污泥,并将沉淀池底部的一部分污泥回流至混合池。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污水联合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池(4)内设置有过滤框(11),过滤框(11)四周和底部设置有纤维滤布,污水从沉淀池溢流进入到过滤框外部,过滤框内部设置有抽水管,抽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施怀荣刘沛王晨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邦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