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清洁自润滑的链传动有轨机车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主链轮、链条、编码器、传动轴、轴承和外壳,主链轮套接在传动轴上,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编码器,传动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外壳之内,外壳固定在有轨机车上,链条外接固定,沿机车导轨长度方向布置,从外壳穿过与主链轮形成链传动;还包含有润滑清洁组件,所述润滑清洁组件包括清洁部分、支撑部分和供油部分,所述清洁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与链条恰好接触,所述支撑部分与外壳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有轨机车的实际走行距离通过链传动转化为位置检测装置在链条上的走行距离,消除了车轮打滑、空转等现象对有轨机车位置检测的影响,所包含的润滑清洁组件对链传动有润滑、清洁和防脱链效果。
A self-cleaning and self-lubricating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for chain drive rail locomot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清洁自润滑的链传动有轨机车位置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清洁自润滑的链传动有轨机车位置检测装置,应用于有轨机车
技术介绍
传统的有轨机车位置检测,主要通过在机车主动轮或者从动轮上安装旋转编码器的方式来进行位置检测。由于车轮在轨道上运转会产生打滑、空转等现象,长时间运行会形成累积误差,导致有轨机车位置检测不准确,甚至引发安全生产事故。近年来,也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此问题进行了改进。为了消除打滑、空转等引起的累积误差,在机车走行方向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校准点(校准点一般采用接近开关等设备)。如果测量准确性要求越高,校准点就越多,反之校准点越少,准确性越低。然而该方法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增加的校准点越多,故障点就越多,故障概率就越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校准点的不可靠,经常导致校正错误;二是即使增加了校准点,但是在两个校准点之间仍然存在位置数据不准确的现象,例如在两个校准点之间机车出现空转或打滑时,编码器检测的位置肯定和机车实际的位置存在偏差,对于一些需要精确定位的场合仍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润滑自清洁的链传动有轨机车位置检测装置,该装置运用链传动结合编码器测量,可以准确地对有轨机车的位置检测和行程测量,同时附加润滑清洁组件,保证链传动的润滑、清洁和防脱链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清洁自润滑的链传动有轨机车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主链轮、链条、编码器、传动轴、轴承和外壳,主链轮套接在传动轴上,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编码器,传动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外壳之内,外壳固定在有轨机车上,链条外接固定,沿机车导轨长度方向布置,从外壳穿过与主链轮形成链传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润滑清洁组件,所述润滑清洁组件包括清洁部分、支撑部分和供油部分,所述清洁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与所述链条恰好接触,所述支撑部分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清洁部分是毛刷或浸油海绵,所述支撑部分内部设有供油通道。优选地,所述主链轮两侧安装有两个张紧链轮,与所述主链轮、所述链条共同形成链传动,所述清洁部分在所述张紧链轮和所述链条的啮合位置与所述链条恰好接触。优选地,所述链条、所述主链轮与所述张紧链轮形成M型交互或W型交互方式。优选地,所述主链轮和所述编码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编码器同时测量,且测量数据互为验证。优选地,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编码器通过非接触式磁性联轴器连接。优选地,所述非接触式磁性联轴器外部设有防护壳体。优选地,所述防护壳体上开有观察孔。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主体部分(除链条之外的结构)固定安装在有轨机车上,链条沿机车导轨长度方向布置。当机车走行时,链条与主链轮互相啮合并带动编码器,即使机车出现打滑或空转,也不影响链条带动编码器,即机车的实际走行距离就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部分在链条上的走行距离。(2)本专利技术具有润滑清洁组件,在链条与链轮啮合传动的过程中,润滑清洁组件的供油部分提供润滑油,润滑油流经清洁部分,可以实时均匀地为啮合位置供油,润滑油有润滑和清洁作用;清洁部分与链条恰好接触,对链条上的杂物也有清扫作用。(3)本专利技术的清洁部分是柔性的,对链条存在一定的阻挡作用,有一定的防脱链效果,但又不会产生刚性的干涉和磨损,而距离链条较远的刚性支撑部分可以防止链条出现大幅度脱链现象,两者结合,使本专利技术的链传动具有较好的防脱链效果。(4)本专利技术的磁性联轴器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动力传动,对于防止两轴的不对心现象,相比传统的联轴器连接具有更好的效果,可以有效避免装置的振动、磨损和测量误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构造图(省略外壳上盖板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M型交互方式;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W型交互方式;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内部构造图(省略外壳上盖板21);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润滑清洁组件;2-外壳;3-链条;4-张紧链轮;5-主链轮;6-轴承;7-传动轴;8-非接触式磁性联轴器;9-编码器;10-防护壳体;11-供油部分;12-支撑部分;13-清洁部分;21-外壳上盖板;101-观察孔;102-螺栓;103-垫片;104-螺母;121-润滑油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6所示,一种自清洁自润滑的链传动有轨机车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主链轮5、链条3、编码器9、传动轴7、轴承6和外壳2,主链轮5套接在传动轴7上,传动轴7的一端连接有编码器9,传动轴7通过轴承6支承在外壳2之内,外壳2固定在有轨机车上,链条3沿机车导轨长度方向布置,从外壳2穿过与主链轮5形成链传动。还包含有润滑清洁组件1,所述润滑清洁组件1包括清洁部分13、支撑部分12和供油部分11,所述清洁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与链条3恰好接触,所述支撑部分12与外壳2固连。如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内部构造图。所述供油部分11可以是小油罐或是其他供油装置,起到供给润滑油的作用;所述支撑部分12是刚性材料,固定安装在外壳上部,内部设有供油通道121;所述清洁部分13是润滑油刷,也可以使用其他柔性材料,比如浸油海绵,与链条3恰好接触,对即将进入啮合的链条3起到清扫作用,润滑油经过供油通道121流下,也可对链条起到清洁和润滑作用。所述主链轮5两侧安装有两个张紧链轮4,与所述主链轮5、所述链条3共同形成链传动。所述润滑清洁组件1有两个,分别安装在链条3与两个张紧链轮4上方,在所述张紧链轮4和所述链条3的啮合位置与所述链条3恰好接触。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当本专利技术具有一个主链轮5和两个张紧链轮4时,所述链条3、所述主链轮5与所述张紧链轮4形成M型交互或W型交互方式。如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由于安装过程中,常常出现所述传动轴7与所述编码器9不对心的情况,因此,将所述传动轴7与所述编码器9通过非接触式磁性联轴器8连接,避免由两轴不对心引起的振动、磨损和测量误差。所述非接触式磁性联轴器8外部设有防护壳体10,防止外部环境中的杂物进入。所述防护壳体10上开有观察孔101。所述防护壳体10与外壳2、编码器9通过螺栓102、垫片103和螺母104固定连接。外壳2与防护壳体10的形状和尺寸根据链轮4、5,非接触式磁性联轴器8和编码器9的布置结构进行适应性设计。如图6和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给出了第二实施例,即包含两个编码器9的方案。所述主链轮5和编码器9数量为两个,两个编码器9同时测量,且测量数据互为验证,以避免单个编码器9测量数据不准确或出现故障。两个主链轮5两侧安装有两个张紧链轮4,所述链条3、所述主链轮5与所述张紧链轮4形成M型交互或W型交互方式。所述润滑清洁组件1有两个,分别安装在链条3与两个张紧链轮4上方,在所述张紧链轮4和所述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清洁自润滑的链传动有轨机车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主链轮、链条、编码器、传动轴、轴承和外壳,主链轮套接在传动轴上,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编码器,传动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外壳之内,外壳固定在有轨机车上,链条外接固定,沿机车导轨长度方向布置,从外壳穿过与主链轮形成链传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润滑清洁组件,所述润滑清洁组件包括清洁部分、支撑部分和供油部分,所述清洁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与所述链条恰好接触,所述支撑部分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洁自润滑的链传动有轨机车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主链轮、链条、编码器、传动轴、轴承和外壳,主链轮套接在传动轴上,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编码器,传动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外壳之内,外壳固定在有轨机车上,链条外接固定,沿机车导轨长度方向布置,从外壳穿过与主链轮形成链传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润滑清洁组件,所述润滑清洁组件包括清洁部分、支撑部分和供油部分,所述清洁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与所述链条恰好接触,所述支撑部分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自润滑的链传动有轨机车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分是毛刷或浸油海绵,所述支撑部分内部设有供油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自润滑的链传动有轨机车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轮两侧安装有两个张紧链轮,与所述主链轮、所述链条共同形成链传动,所述清洁部分在所述张紧链轮和所述链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生峰,孔萌,孔婷,梁世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道临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