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双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912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双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盖体;第一管体为两端开口的管体,第一管体靠近第二管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渣板;第二管体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管体;第一管体设置有连接圈;第二管体与连接圈螺纹配合;第一管体与盖体螺纹连接;位于第一管体的外螺纹和第二管体的外螺纹的螺纹参数相同。当研磨完毕后,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分离,第二管体直接使用盖体进行封盖,避免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采用不同规格的盖体导致操作人员误操作将不对应的盖体与第二管体配合,避免了使第二管体的封盖时间延长,从而避免了汁液的部分物质与空气发生氧化而影响到实验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实验仪器技术领域。

A centrifugal double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双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仪器
,特别是一种离心双管。
技术介绍
离心技术,在生物科学,特别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已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每个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都要准备多种型式的离心机。离心技术主要用于各种生物样品的分离和制备,生物样品悬浮液盛放在离心管中在高速旋转下,由于巨大的离心力作用,使悬浮的微小颗粒(如细胞器、生物大分子的沉淀等)以一定的速度沉降,从而与溶液得以分离。而离心管则是用于离心机的盛物载体。离心管按照底部形状,可分为锥形离心管、平底离心管、圆底离心管;按照盖子闭合方式可分为压盖式离心管和螺旋盖离心管。现有的离心管都是单管,只有储存功能。在提取植物汁液时,需要在研磨器中碾压,然后再放入到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在将植物汁液移动至离心管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植物汁液的污染。并且研磨-转移汁液的过程会加长实验时间,不利于实验的快速进行。现有的技术也中有使用两个管体的离心管,该种离心管的操作过程是,在一个管体上研磨,研磨出来的汁液流入至另一个管体,两个管体对应有不同的压盖,在压盖离心管离心的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双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100)、第二管体(200)和盖体(300);所述第一管体(100)为两端开口的管体,所述第一管体(100)靠近第二管体(2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渣板(120),所述挡渣板(120)上开设有若干漏孔;所述第二管体(200)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管体;所述第一管体(100)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圈(110);所述连接圈(110)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管体(200)的开口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管体(200)与连接圈(110)螺纹配合;所述盖体(300)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管体(100)与盖体(300)螺纹连接;位于所述第一管体(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双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100)、第二管体(200)和盖体(300);所述第一管体(100)为两端开口的管体,所述第一管体(100)靠近第二管体(2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渣板(120),所述挡渣板(120)上开设有若干漏孔;所述第二管体(200)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管体;所述第一管体(100)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圈(110);所述连接圈(110)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管体(200)的开口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管体(200)与连接圈(110)螺纹配合;所述盖体(300)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管体(100)与盖体(300)螺纹连接;位于所述第一管体(100)的外螺纹和第二管体(200)的外螺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晓萍温瑞瑜黄佳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