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慢性创面护理上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理上药装置,具体是慢性创面护理上药装置,属于创面护理
技术介绍
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分为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有偿护理必须按照卫生部、卫健委、医政部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常规护理,观察了解病人体表体重基础情况,根据病情变化监测或获取病情数据,以配合医生完成对病人的治疗,加强输液巡视和教育,及时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目前使用的护理上药装置存在一定缺陷,缺少底杆便捷安装固定机构,造成底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晃动,进而降低上药装置的稳定性,同时缺少调节机构,进而不方便移动棉辊的位置,进而降低了实用性,同时缺少更换机构,造成不方便对棉辊进行更换。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慢性创面护理上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慢性创面护理上药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慢性创面护理上药装置,包括底杆、支撑杆、固定杆、安装机构、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慢性创面护理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杆(1)、支撑杆(2)、固定杆(3)、安装机构、调节机构以及更换机构,所述底杆(1)设有两个,所述底杆(1)顶端对称固定安装两个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顶端固定安装固定杆(3),两个而所述固定杆(3)之间安装圆杆(12);/n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矩形槽(4)、螺栓(5)、螺母(6)、移动杆(7)、轴承(8)以及磁条(9),所述底杆(1)底端开设矩形槽(4),所述底杆(1)顶端中间位置安装螺栓(5),所述螺栓(5)环形侧面上安装螺母(6),所述螺母(6)外侧固定安装在底杆(1)内部,所述螺栓(5)底端延伸至矩形槽(4)内部,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慢性创面护理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杆(1)、支撑杆(2)、固定杆(3)、安装机构、调节机构以及更换机构,所述底杆(1)设有两个,所述底杆(1)顶端对称固定安装两个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顶端固定安装固定杆(3),两个而所述固定杆(3)之间安装圆杆(12);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矩形槽(4)、螺栓(5)、螺母(6)、移动杆(7)、轴承(8)以及磁条(9),所述底杆(1)底端开设矩形槽(4),所述底杆(1)顶端中间位置安装螺栓(5),所述螺栓(5)环形侧面上安装螺母(6),所述螺母(6)外侧固定安装在底杆(1)内部,所述螺栓(5)底端延伸至矩形槽(4)内部,所述螺栓(5)环形侧面上焊接固定轴承(8),所述螺栓(5)底端安装移动杆(7),且轴承(8)外侧固定安装在移动杆(7)内部,所述移动杆(7)底端固定安装磁条(9);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通槽(10)、滑块(11)、圆杆(12)、支撑块(13)以及U型杆(14),所述固定杆(3)一端开设通槽(10),且通槽(10)内部安装滑块(11),所述滑块(11)一端固定安装圆杆(12),所述圆杆(12)环形侧面上安装支撑块(13),所述支撑块(13)底端安装U型杆(14),且U型杆(14)顶端均穿过支撑块(13)并延伸至支撑块(13)上侧;
所述更换机构包括连接杆(19)、弧形壳(20)、T型杆(21)、弹簧(22)、圆块(23)、圆柱杆(24)以及棉辊(25),所述U型杆(14)底端固定安装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底端固定安装弧形壳(20),且弧形壳(20)内部安装安装圆柱杆(24),所述圆柱杆(24)环形侧面上固定安装棉辊(25),所述弧形壳(20)左右两端均安装T型杆(21),且T型杆(21)一端延伸至弧形壳(20)内部,所述T型杆(21)一端固定安装圆块(23),且圆块(23)安装在圆柱杆(24)内部,所述T型杆(21)环形侧面上安装弹簧(22),且弹簧(22)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T型杆(21)上以及弧形壳(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性创面护理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设有两组,两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莲,赵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