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血管介入治疗用导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脑血管介入治疗用导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来自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加重、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心脑血管及外围血管患病率不断上升,以脑血管疾病为代表的血管疾病因动脉狭窄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个性化、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术。药物治疗药物副作用大,且很难治标,容易复发;外科手术出血多,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大,介入手术创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是现阶段患者和医生最易接受的一种医疗手段。这种医疗手段是借助于介入导管通过血管管腔到达头颈部的血管腔,对脑血管实现低创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兴医疗技术,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于脑血管造影和狭窄血管成形术。脑血管介入治疗用导管是血管内介入技术的主要器械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优劣及手术成功率的高低。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血管介入治疗用导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端羧基聚氨酯/甘磷酸胆碱缩聚物的制备:将端羧基聚氨酯、甘磷酸胆碱、催化剂、高沸点溶剂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用氮气或惰性气体置换釜内空气,然后在温度230-250℃、绝压压力30KPa-80KPa的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3-5小时,结束酯化,泄压到常压;接着在真空条件下,控制温度在260-280℃之间,搅拌反应13-18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出料并在水中沉出,接着用乙醇洗涤沉出的产品4-8次,后旋蒸除去乙醇,得到端羧基聚氨酯/甘磷酸胆碱缩聚物;/n步骤S2、乙烯基改性端羧基聚氨酯/甘磷酸胆碱缩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血管介入治疗用导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端羧基聚氨酯/甘磷酸胆碱缩聚物的制备:将端羧基聚氨酯、甘磷酸胆碱、催化剂、高沸点溶剂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用氮气或惰性气体置换釜内空气,然后在温度230-250℃、绝压压力30KPa-80KPa的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3-5小时,结束酯化,泄压到常压;接着在真空条件下,控制温度在260-280℃之间,搅拌反应13-18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出料并在水中沉出,接着用乙醇洗涤沉出的产品4-8次,后旋蒸除去乙醇,得到端羧基聚氨酯/甘磷酸胆碱缩聚物;
步骤S2、乙烯基改性端羧基聚氨酯/甘磷酸胆碱缩聚物:将端羧基聚氨酯/甘磷酸胆碱缩聚物、4-戊烯酸、4-二甲氨基吡啶、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25-35℃下搅拌反应3-5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用二氯甲烷洗涤产物3-5次,再旋蒸除去二氯甲烷,得到乙烯基改性端羧基聚氨酯/甘磷酸胆碱缩聚物;
步骤S3、交联成型:将经过步骤S2制备得到的乙烯基改性端羧基聚氨酯/甘磷酸胆碱缩聚物、端乙烯基超支化聚酯、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聚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引发剂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成型,得到脑血管介入治疗用导管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血管介入治疗用导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端羧基聚氨酯、甘磷酸胆碱、催化剂、高沸点溶剂的摩尔比为1:1.1:(0.6-1):(6-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血管介入治...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