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天然萃取物淡斑面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0835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方天然萃取物淡斑面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复方天然萃取物淡斑面膜包括重量份的葡萄籽原花青素2~5份、茯苓多糖5~10份、地木耳提取液5~10份、白芨提取液10~15份、中华芦荟凝胶15~20份、稳定剂1~2份和酸度调节剂1~2份。面膜产品含有高浓度的生物碱类、多糖、羟脯氨酸、黄酮类和酚类活性物质,其美白、抗氧化、保湿性及晒后修复效果好,且稳定性强、吸收效果好。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配方制成的面膜,面膜能够起到天然无刺激、祛斑、修复、去皱纹等功效,其采用的辅料能够进一步提高各种面膜主要成分的作用效果,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Compound natural extract pale spot mask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方天然萃取物淡斑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
,具体涉及一种复方天然萃取物淡斑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天然产物护肤制品主要是指在生产所使用的原料中添加了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提炼所得的天然原料萃取物所制得的化妆品。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属于天然产物护肤制品中所添加的浸提物的主要来源,而植物类浸提物在浸提物中的利用最为广泛,已成功应用于食品、制药、美容护肤等领域。近年来,具有抗氧化、保湿、防晒及美白等功效的天然产物护肤制品所占有的消费市场正在逐步扩大。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对称性面部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以面部对称性浅棕色色素沉着,色斑形状不规则,无明显自觉症状为临床特征。其色斑常分布于颜面额部、颧部、颏部等处。黄褐斑的现代发病机理研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公认的是与紫外线照射、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失衡、雌孕激素等水平紊乱、皮肤屏障受损、局部小血管扩张增生、局部皮肤炎症产生等机制有关。但鉴于其尚不明确的发病机理,仍未找到一种特定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黄褐斑的治疗仍是一项挑战。云南属于高海拔地区紫外线辐射很强,在晒后皮肤会出现缺水红肿、黑色素沉淀等情况,因此对防晒剂晒后修复、美白和保湿,总体体现淡斑作用的护肤品的需求量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方天然萃取物淡斑面膜;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复方天然萃取物淡斑面膜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复方天然萃取物淡斑面膜包括重量份的葡萄籽原花青素2~5份、茯苓多糖5~10份、地木耳提取液5~10份、白芨提取液10~15份、中华芦荟凝胶15~20份、稳定剂1~2份和酸度调节剂1~2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1)将配方配比的葡萄籽原花青素、地木耳提取液、白芨提取液、茯苓多糖和中华芦荟凝胶混合得到物料a;2)将物料a和乳化剂混合搅拌,混合搅拌的同时加入物料a重量1~2倍的水混匀得到乳状液Ⅰ;3)将增稠剂、保湿剂、乳化剂、pH调节剂和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Ⅱ;4)将乳状液Ⅰ和混合物Ⅱ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面膜精华液,将面膜精华液制作成淡斑的面膜产品。本专利技术以葡萄籽原花青素为君药,茯苓、地木耳、白芨为臣药,芦荟为佐药,面膜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如下:(1)取葡萄籽进行粉碎,65%乙醇浸提后过滤,旋蒸浓缩,冻干,过柱纯化,通过高效液相测定,获得纯度在99%以上的葡萄籽原花青素;(2)采用权利要求4、5、6、7和8的方法制备葡萄籽原花青素、茯苓多糖、地木耳提取液、白芨提取液和中华芦荟凝胶。(3)将葡萄籽原花青素、茯苓多糖、地木耳提取液、白芨提取液中华芦荟凝胶按照实验优化过的配方进行混合;(4)将得到混合物与乳化剂吐温、荷荷巴油和/或琉璃苣油和/或月见草油混合搅拌,混合搅拌的同时加入水,得到乳状液Ⅰ;(5)将增稠剂、保湿剂、乳化剂、pH调节剂、添加剂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Ⅱ;(6)在得到的混合物Ⅱ中加入乳状液Ⅰ,搅拌均匀后,得到面膜精华液,本方案通过添加稳定剂和酸度调节剂对葡萄籽原花青素及四种提取物的活性物质进行保护,制备得到的面膜产品含有高浓度的生物碱类、多糖、羟脯氨酸、黄酮类和酚类活性物质,其美白、抗氧化、保湿性及晒后修复效果好,且稳定性强、吸收效果好。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配方制成的面膜,面膜能够起到天然无刺激、祛斑、修复、去皱纹等功效,其采用的辅料能够进一步提高各种面膜主要成分的作用效果,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本专利技术方中:原花青素是一种新型美白抗氧化的天然植物提取物,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其被认定为当前世界上所能提取到的抗氧化与清除人体内自由基能力最强的物质。在葡萄籽中提取的原花青素可以消除与抵抗人体产生的自由基,有效帮助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抗衰老,易被人体表皮吸收,使肌肤保持紧致水润,减少皱纹与角质的产生,含有原花青素的护肤品在与皮肤接触的同时收缩毛孔,紧致肌肤,从而使皮肤水润清爽不粗燥。可以合理利用我国天然广阔的地理资源优势,开发各种含有原花青素的护肤品。地木耳(NostoccommuneVauch.)是念珠藻中的群体型(Colony),藻丝由50-170个营养细胞和异形胞组成。可以食用和入药,近年来,人们发现地木耳提取液对蛋白酶活性、人鼻咽癌细胞、直肠癌细胞的生长和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同时还具有抗氧化、固氮及防护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地木耳是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广阔开发前景的藻类。茯苓(Wolfiporiacocos)在养生与美容方面的记载主要有:“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养精神,美颜色”。茯苓入脾肾两经外,还入心经。在美容中,长于利湿的茯苓,重在消除颜面肌肤水肿、利湿化浊,改善暗沉面容,淡化色斑。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茯苓多糖、茯苓三萜能提高动物耐寒、抗疲劳及抗衰老作用。茯苓中的羟脯氨酸能增加皮肤内的胶原纤维达到延缓皮肤衰老的效果。茯苓能在基因转录水平上调节酪氨酸酶RNA表达,抑制酶蛋白的生物合成,起到淡斑的作用。白芨(Bletillastriata(Thunb.)Rchb.f.)是药食兼用的中药资源,“必涩而收,入肺止血,生肌治疮”之功效。白芨自古就是美容良药,被誉为“美白仙子”,具有美白祛斑、抗氧化、除皱、淡化痘印、防皲裂等功效。白芨入肺经,且白色属肺,肺主皮毛,外用可以直接作用皮肤,助茯苓,发挥其美白祛斑,润泽悦颜的功效,为臣药《本草纲目》云其“洗面黑,祛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芨多糖中的β-聚葡糖能激发大分子金属蛋白酶的释放,减少太阳辐射引起的细胞因子缺失,可修补皮肤,舒缓紧凑皮肤,使皮肤富有弹性。中华芦荟(aloeveral.var.chinesis(haw)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行业,芦荟面膜、芦荟胶等更是层出不穷。芦荟多糖是一大类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以甘露聚糖为主,但不同品种的芦荟中多糖的组成不尽相同。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芦荟多糖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突变、抗辐射、抗衰老、抗溃疡、抗内毒素以及对肿瘤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中华芦荟多糖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呈明显的剂量效应。本专利技术以葡萄籽原花青素、地木耳、茯苓、白芨和芦荟提取物为主要成分,对配方及工艺进行优化,开发出一款具有补水保湿、美白、抗氧化、防晒及晒后修复功效的淡斑凝胶状面膜,并对其性质进行评价。既能促进芦荟、地木耳、白芨和茯苓的资源开发,又能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丰富了葡萄籽原花青素、芦荟、地木耳、白芨和茯苓的深加工产品种类,增加天然药物面膜市场的产品类别,为广大消费者研制出更人性化,绿色化,大众化的中药面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方天然萃取物淡斑面膜包括重量份的葡萄籽原花青素2~5份、茯苓多糖5~10份、地木耳提取液5~10份、白芨提取液10~15份、中华芦荟凝胶15~20份、稳定剂1~2份和酸度调节剂1~2份。所述的葡萄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方天然萃取物淡斑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方天然萃取物淡斑面膜包括重量份的葡萄籽原花青素2~5份、茯苓多糖5~10份、地木耳提取液5~10份、白芨提取液10~15份、中华芦荟凝胶15~20份、稳定剂1~2份和酸度调节剂1 ~ 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方天然萃取物淡斑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方天然萃取物淡斑面膜包括重量份的葡萄籽原花青素2~5份、茯苓多糖5~10份、地木耳提取液5~10份、白芨提取液10~15份、中华芦荟凝胶15~20份、稳定剂1~2份和酸度调节剂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天然萃取物淡斑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葡萄籽原花青素的纯度为99%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方天然萃取物淡斑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葡萄籽原花青素是将葡萄籽进行粉碎过10目筛,加入葡萄籽固液体积3~8倍的体积浓度60~70%乙醇溶液浸提24~72h后经过滤、旋蒸浓缩、冻干和过柱纯化获得纯度99%以上的葡萄籽原花青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天然萃取物淡斑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茯苓多糖是取茯苓进行粉碎过10目筛,加入茯苓固液体积30~50倍的摩尔浓度0.65~0.85mol/L氢氧化钠溶液,超声提取4~6min,转置于温度3~5℃条件下浸提7~10h,然后离心处理,收集上清液;将上清液用10%的醋酸调节pH值至6~7,然后再离心处理收集下层沉淀物,将沉淀物用蒸馏水反复洗涤2~4次进行脱盐得到目标物茯苓多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天然萃取物淡斑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木耳提取液是取地木耳粉碎过10目筛,加入地木耳固液体积5~10倍的无水乙醇,在30~50℃的恒温水浴中浸提8~12h得到样品溶液,将样品溶液过滤后得到滤液a和滤渣b,滤渣b中加入滤渣b固液体积3~5倍的无水乙醇在30~40℃的恒温水浴中浸提8~12min,再一次过滤得到滤液c和滤渣c;将滤液a和滤液c合并后在温度50~60℃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声兰马雅鸽张希杨婧娟王祖坤梁成满梁仲雄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成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