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椎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802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椎板固定装置,包括横向固定部;所述横向固定部包括微型钢板和活动螺钉;所述微型钢板包括夹持端和连接端,所述夹持端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活动螺钉包括头部和钉部,所述头部与钉部铰接,所述微型钢板的连接端穿过头部并与头部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稳定性好,上夹板和下夹板能够对翻开的椎板进行夹持,从而使切开的椎板不会发生再关门的情况;横向固定部的长度和角度可根据具体的开门尺寸进行调节,能够适用于不同患者;活动螺钉的头部和钉部铰接能够便于横向固定部的安装。

A kind of lamina fixation device for single open door operation of posterior cervical sp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椎板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椎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当患者患有颈椎椎管狭窄或后纵韧带骨化症时,常进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这是一种首先切开一侧椎板双侧皮质及另一侧椎板的外侧皮质,接着以半切开侧为轴,翻开椎板实现椎管扩大和神经减压。最后需要将翻开的椎板进行固定。现有的椎板固定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是使用丝线或丝线加锚钉将椎板固定在门轴侧,以保持开门状态。其二是在开门的一侧,将微型钢板一端固定在侧块,另一端固定在翻开的椎板上,从而实现固定并保持椎板的翻开状态。上述两种固定方式的缺点在于:1、使用丝线或加锚钉的固定方法,一方面丝线容易断,导致有再关门风险。另一方面,无法保证重建椎管后壁的稳定性,导致术后颈痛发生率高。2、微型钢板的尺寸较为固定,由于不同患者椎板翻开的角度和距离不同,导致微型钢板安装困难。3、当患者存在颈椎节段间不稳时,不宜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椎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固定部;/n所述横向固定部包括微型钢板和活动螺钉;/n所述微型钢板包括夹持端和连接端,所述夹持端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n所述活动螺钉包括头部和钉部,所述头部与钉部铰接,所述微型钢板的连接端穿过头部并与头部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椎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固定部;
所述横向固定部包括微型钢板和活动螺钉;
所述微型钢板包括夹持端和连接端,所述夹持端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
所述活动螺钉包括头部和钉部,所述头部与钉部铰接,所述微型钢板的连接端穿过头部并与头部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椎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纵向固定部,所述纵向固定部用于固定相邻的两个横向固定部的纵向位置,所述纵向固定部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横向固定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椎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固定部包括本体和位于本体两端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微型钢板的连接端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椎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钩部和固定螺钉,所述钩部固定连接于本体两端,所述钩部用于钩住微型钢板的连接端,所述本体两端开设有倾斜的第一螺孔,所述固定螺钉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齐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建省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州市职业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