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聊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平面设计教学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74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教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平面设计教学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包括底座、动力单元、支板、顶板和夹紧单元;动力单元安装在底座上,动力单元包括电机、一号齿轮、二号齿轮、转动轴和转板;夹紧单元安装在顶板上,夹紧单元包括丝杠、夹板和固定塞;丝杠一端转动连接在滑槽内,另一端伸长至滑槽外且安装有把手;固定塞滑动套装在靠近把手的丝杠侧壁上;通过底座、动力单元、支板、顶板和夹紧单元的配合实现对模型的夹紧和旋转展示,实现了模型对于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立体模型对平面设计进行更深刻的学习,便于学生构建立体思维。

A multifunctional auxiliary device for graphic design tea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设计教学用多功能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教学辅助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平面设计教学用多功能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平面设计,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平面设计师可能会利用字体排印、视觉艺术、版面、电脑软件等方面的专业技巧,来达成创作计划的目的。平面设计通常可指制作(设计)时的过程,以及最后完成的作品;平面设计的常见用途包括标识(商标和品牌)、出版物(杂志,报纸和书籍)、平面广告,海报,广告牌,网站图形元素、标志和产品包装。例如,产品包装可能包括的商标或其他的艺术作品、编排文本和纯粹的设计元素,如风格统一的图像,形状,大小和颜色。组合是平面设计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尤其是当产品使用预先存在的材料或多种元素融合。在对广告平面设计的教学内容中涉及立体模型的展示,以让学生了解各种设计元素在实际中的应用,立体模型在展示时学生普遍只能看到一个侧面,而且立体模型底面与放置台接触,立体模型外形的展示被遮挡,整体性差。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平面设计教学用多功能辅助装置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9201170915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广告平面设计的教学辅助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中开设有凹槽,凹槽中设有电机,凹槽的槽壁上固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柱,支撑柱端部固设有位于凹槽上方的镜面板,镜面板的镜面照射面朝向上方,电机的输出轴端设有贯穿镜面板的转轴,转轴通过电机带动转动,转轴端部处设有放置立体模型的透明转盘,透明转盘的边沿上固设有透明的弹性环,转轴为透明状,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间设有减速机构。本技术避免了立体模型被遮挡,同时无需移动立体模型就能对立体模型进行更全面教学展示。该技术方案虽然使得模型能够进行旋转展示,但未解决在有些模型的展示过程中,需要对模型进行一定角度的倾斜放置,并且在旋转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模型的角度保持不变,否则将会增加学生理解立体模型的难度,影响学生通过立体模型在脑海中构建三维模型的学习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在有些模型的展示过程中,需要对模型进行一定角度的倾斜放置,并且在旋转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模型的角度保持不变,否则将会增加学生理解立体模型的难度,影响学生通过立体模型在脑海中构建三维模型的学习效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平面设计教学用多功能辅助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平面设计教学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包括底座、动力单元、支板、顶板和夹紧单元;所述底座内开有空腔;所述动力单元安装在底座上,动力单元包括电机、一号齿轮、二号齿轮、转动轴和转板;所述电机安装在底座上,且电机输出端伸至空腔内;所述一号齿轮安装在电机输出端;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二号齿轮转动连接在空腔内,二号齿轮与转动轴固连,且二号齿轮和一号齿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转板安装在转动轴顶端侧壁上;所述支板通过转轴安装在转板上;所述顶板安装在支板顶端侧壁上,顶板表面开有滑槽;所述夹紧单元安装在顶板上,夹紧单元包括丝杠、夹板和固定塞;所述丝杠一端转动连接在滑槽内,另一端伸长至滑槽外且安装有把手;所述夹板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且夹板底端安装有螺母与丝杠相配合;所述固定塞滑动套装在靠近把手的丝杠侧壁上;通过底座、动力单元、支板、顶板和夹紧单元的配合实现对模型的夹紧和旋转展示;工作时,当教师需要利用装置辅助教学时,先将模型拼好后放置在顶板上,待模型位置稳定后,通过把手旋转丝杠,丝杠旋转后通过拉螺母带动夹板往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从而实现了夹板之间的相互靠近,并把模型固定在顶板上,此时再使得电机通电,电机通电后带动一号齿轮正反转动,一号齿轮又通过传动带使得二号齿轮也相应进行正反转动,由于二号齿轮和转动轴固连,使得转动轴进行正反转动,从而带动转板、支板和顶板同时正反转动,实现了模型对于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立体模型对平面设计进行更深刻的学习,便于学生构建立体思维。优选的,所述顶板底端对称设有球接块;所述支板上设有球接柱与球接块相配合;所述转板上对称设有活塞缸,且活塞缸输出端铰接在顶板的底端侧壁上;所述底座上设有叠型气囊,叠型气囊表面设有踩踏板,且叠型气囊通过软管与活塞缸单向连通;通过球接块、球接柱、活塞缸、叠型气囊和踩踏板的配合实现顶板的倾斜放置,保证模型的多角度展示;工作时,当所需要展示的模型需要进行一定的倾斜才能完全表达时,此时教师可通过踩住相对应的踩踏板对叠型气囊施加压力,叠型气囊受压后其内部气体通过软管传递至活塞缸内,使得活塞缸顶起,在活塞缸被顶起的过程中,球接块和球接柱之间发生相互转动,从而实现了顶板的倾斜设置,进一步实现了对模型的倾斜展示,从而进一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于模型的教学使用,便于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模型所进行的平面设计教学。优选的,所述支板上对称设有橡胶囊,橡胶囊与活塞缸连通,且橡胶囊和叠型气囊互不相通,橡胶囊在靠近顶板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吸盘,橡胶囊在靠近球接块的侧壁上设有挡板;通过支板、橡胶囊、吸盘和挡板的配合保证顶板在倾斜时的稳定性;工作时,当所需要展示的模型需要进行一定的倾斜才能完全表达时,此时教师可通过踩住相对应的踩踏板对叠型气囊施加压力,叠型气囊受压后其内部气体通过软管传递至活塞缸内,使得活塞缸顶起,在活塞缸被顶起的过程中,球接块和球接柱之间发生相互转动,从而实现了顶板的倾斜设置,进一步实现了对模型的倾斜展示,在活塞缸被顶起的过程中,排出活塞缸的气体通过软管传输至橡胶囊内,使得橡胶囊受压后发生膨胀弹性变形,橡胶囊变形后带动吸盘向靠近顶板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吸盘增加顶板倾斜时的受力点,增强顶板在倾斜时的稳定性,避免模型在顶板上发生松动;并且在橡胶囊的变形过程中,同时带动挡板向靠近球接块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挡板对球接块实现进一步的挤压,增强球接块对球接柱的夹紧力和位置锁定效果,进一步避免顶板随着倾斜时间过长后,发生松动滑脱的现象,从而保证了辅助装置的整体使用效果。优选的,所述滑槽内设有气囊;所述夹板在相互靠近的侧壁上通过弹簧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侧壁设有一号橡胶管与气囊连通;通过气囊、固定块和夹板的配合加强对模型的固定效果;工作时,当教师需要利用装置辅助教学时,先将模型拼好后放置在顶板上,待模型位置稳定后,通过把手旋转丝杠,丝杠旋转后通过拉螺母带动夹板往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从而实现了夹板之间的相互靠近,在丝杠的旋转过程中,丝杠对气囊产生挤压,气囊受压后将其内部气体传输至一号橡胶管内,使得一号橡胶管受压发生伸长的膨胀变形,一号橡胶管在变形过程中对固定块产生推力,进一步加强对模型的夹紧效果,避免当模型侧壁出现曲面时,在模型进行倾斜展示过程中发生滑脱的现象,从而保证了顶板在倾斜过程中仍然对模型产生有效的夹紧力,使得模型在拼凑完整后仍能一直保持相互之间精确的位置关系,增强了辅助装置的整体使用效果。优选的,所述球接块侧壁设有二号橡胶管,且二号橡胶管与气囊连通;通过球接块、二号橡胶管和气囊的配合加强球接块和球接柱之间的配合效果;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设计教学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动力单元(2)、支板(3)、顶板(4)和夹紧单元(5);所述底座(1)内开有空腔(11);所述动力单元(2)安装在底座(1)上,动力单元(2)包括电机(21)、一号齿轮(22)、二号齿轮(23)、转动轴(24)和转板(25);所述电机(21)安装在底座(1)上,且电机(21)输出端伸至空腔(11)内;所述一号齿轮(22)安装在电机(21)输出端;所述转动轴(24)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二号齿轮(23)转动连接在空腔(11)内,二号齿轮(23)与转动轴(24)固连,且二号齿轮(23)和一号齿轮(22)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转板(25)安装在转动轴(24)顶端侧壁上;所述支板(3)通过转轴安装在转板(25)上;所述顶板(4)安装在支板(3)顶端侧壁上,顶板(4)表面开有滑槽(41);所述夹紧单元(5)安装在顶板(4)上,夹紧单元(5)包括丝杠(51)、夹板(52)和固定塞(53);所述丝杠(51)一端转动连接在滑槽(41)内,另一端伸长至滑槽(41)外且安装有把手(511);所述夹板(52)滑动连接在滑槽(41)内,且夹板(52)底端安装有螺母(521)与丝杠(51)相配合;所述固定塞(53)滑动套装在靠近把手(511)的丝杠(51)侧壁上;通过底座(1)、动力单元(2)、支板(3)、顶板(4)和夹紧单元(5)的配合实现对模型的夹紧和旋转展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设计教学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动力单元(2)、支板(3)、顶板(4)和夹紧单元(5);所述底座(1)内开有空腔(11);所述动力单元(2)安装在底座(1)上,动力单元(2)包括电机(21)、一号齿轮(22)、二号齿轮(23)、转动轴(24)和转板(25);所述电机(21)安装在底座(1)上,且电机(21)输出端伸至空腔(11)内;所述一号齿轮(22)安装在电机(21)输出端;所述转动轴(24)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二号齿轮(23)转动连接在空腔(11)内,二号齿轮(23)与转动轴(24)固连,且二号齿轮(23)和一号齿轮(22)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转板(25)安装在转动轴(24)顶端侧壁上;所述支板(3)通过转轴安装在转板(25)上;所述顶板(4)安装在支板(3)顶端侧壁上,顶板(4)表面开有滑槽(41);所述夹紧单元(5)安装在顶板(4)上,夹紧单元(5)包括丝杠(51)、夹板(52)和固定塞(53);所述丝杠(51)一端转动连接在滑槽(41)内,另一端伸长至滑槽(41)外且安装有把手(511);所述夹板(52)滑动连接在滑槽(41)内,且夹板(52)底端安装有螺母(521)与丝杠(51)相配合;所述固定塞(53)滑动套装在靠近把手(511)的丝杠(51)侧壁上;通过底座(1)、动力单元(2)、支板(3)、顶板(4)和夹紧单元(5)的配合实现对模型的夹紧和旋转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设计教学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底端对称设有球接块(42);所述支板(3)上设有球接柱(31)与球接块(42)相配合;所述转板(25)上对称设有活塞缸(251),且活塞缸(251)输出端铰接在顶板(4)的底端侧壁上;所述底座(1)上设有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英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