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机式液体喷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508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7:20
提供一种扳机式液体喷出器,其可使对操作杆施力的弹簧构件变得不易疲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扳机式液体喷出器包括:喷出器本体(2),安装在容器(A);操作杆(4),相对于喷出器本体(2),可朝前后方向摆动地得到保持;以及弹簧构件(5),朝前方对操作杆(4)施力;弹簧构件(5)具有固定部(5d)及突起(5e),固定部(5d)较操作杆(4)的摆动中心(C)更位于前方并固定保持在喷出器本体(2),突起(5e)较固定部(5d)更位于下方,操作杆(4)具有倾斜面(4e),所述倾斜面(4e)从下方朝上方且从后方朝前方倾斜,通过突起(5e)的抵接而被施力。

Trigger type liquid ej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扳机式液体喷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扳机式液体喷出器,其安装在收容有内容液的容器,通过使操作杆朝前后方向摆动来使内容液喷出。
技术介绍
在装入有除霉剂或洗涤剂、芳香剂、驱虫剂、农药、药品等内容液的容器中,扳机式液体喷出器常被使用,所述扳机式液体喷出器安装在容器的口部,通过使操作杆朝前后方向摆动来驱动设置在喷出器本体的泵,而使容器内的液体变成直线状、雾状或泡沫状来喷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可实现内容液的有效率的供给。如图3所示,常规的扳机式液体喷出器100包括:喷出器本体102,安装在容器101;操作杆103,相对于喷出器本体102,可朝前后方向摆动地得到保持;以及弹簧构件104,朝前方对操作杆103施力。此处,在弹簧构件104的下方设置有突起(弹簧侧突起105),在操作杆103设置有位于弹簧侧突起105的前方的突起(杆侧突起106),若使操作杆103朝后方摆动,则杆侧突起106的后方端部按压弹簧侧突起105的前方壁而使弹簧构件104弹性变形,利用由此产生的弹力朝前方对操作杆103施力。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1702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当使操作杆103朝前后摆动时,弹簧侧突起105的前后方向的移动因杆侧突起106而受到限制,因此弹簧侧突起105对照杆侧突起106朝前后方向移动。因此,若如使内容液比较大量地喷出的情况那样,想要扩大操作杆103朝前后方向摆动的范围,则伴随于此,弹簧侧突起105也朝前后方向大幅度移动,因此弹簧构件104的变形量增大,弹簧构件104变得容易疲软。本专利技术将解决此种问题点作为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常规相比弹簧构件变得不易疲软的扳机式液体喷出器。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扳机式液体喷出器,包括:喷出器本体,安装在容器;操作杆,相对于所述喷出器本体,可朝前后方向摆动地得到保持;以及弹簧构件,朝前方对所述操作杆施力;所述扳机式液体喷出器通过使所述操作杆朝前后方向摆动来驱动设置在所述喷出器本体的泵,对已收容在所述容器中的内容液进行抽吸、加压、压送来朝外界喷出,所述弹簧构件具有固定部及突起,所述固定部较所述操作杆的摆动中心更位于前方并固定保持在所述喷出器本体,所述突起较所述固定部更位于下方,所述操作杆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从下方朝上方且从后方朝前方倾斜,通过所述突起的抵接而被施力。优选所述倾斜面是朝远离所述突起的方向弯曲的弯曲倾斜面。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的扳机式液体喷出器中,通过设置在弹簧构件的突起抵接在设置在操作杆的倾斜面,弹簧构件所施加的力以作用于操作杆的方式构成。而且,当使操作杆摆动时,抵接在倾斜面的突起以与倾斜面一同朝后方运动,并相对于倾斜面相对地前进的方式移动,因此与常规相比前后方向的移动量变少,可减小弹簧构件的变形量。因此,与常规的扳机式液体喷出器相比弹簧构件变得不易疲软。附图说明[图1]是针对本专利技术的扳机式液体喷出器的一实施方式,表示操作杆与弹簧构件的关系的图。[图2]针对图1中的操作杆,(a)是沿着(c)中所示的B-B的部分剖面图,(b)是侧面图,(c)是背面图。[图3]是表示在常规的扳机式液体喷出器中,操作杆与弹簧构件的关系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图1,一边对本专利技术的扳机式液体喷出器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等中,所谓“上方”,在图1中是指相对于由符号21表示的安装盖,由符号24表示的罩部所在的一侧,所谓“下方”,是指“上方”的相反侧。另外,所谓“前方”,是指相对于由符号22a表示的纵筒部,由符号3表示的喷嘴所在的一侧(图1的左侧),所谓“后方”,是指“前方”的相反侧(图1的右侧)。另外,所谓“侧方”,是指从前方朝后方观察时的左右方向(图1中的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图1中所示的符号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扳机式液体喷出器的一实施方式。扳机式液体喷出器1大致包括:喷出器本体2、喷嘴3、操作杆4、弹簧构件5、及覆盖物6。喷出器本体2包括将扳机式液体喷出器1固定保持在容器A的口部的安装盖21。虽然省略图示,但在容器A的口部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部,在安装盖21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部。而且,通过使安装盖21相对于口部进行旋转,相对于外螺纹部而拧入内螺纹部,由此将喷出器本体2固定保持在容器A。另外,当将喷出器本体2固定保持在容器A时,也可以采用底切(undercut)等其他方法。另外,喷出器本体2包括通道部22,所述通道部22包括使收容在容器A中的内容液穿过的内部通道。通道部22包括从下方朝上方延伸的纵筒部22a、及从纵筒部22a的上端朝前方延伸的横筒部22b,在纵筒部22a的上下方向中间部,设置有使前方敞开的筒状部22c。另外,在筒状部22c的内侧,嵌合保持有气缸22d。在气缸22d的内侧,设置有相对于气缸22d的内周面气密且液密地滑动的活塞构件23。气缸22d与活塞构件23作为将收容在容器A中的内容液导入通道部22的内部通道,进而朝外界喷出的泵而发挥功能,通过使活塞构件23朝前后方向移动,可对内容液进行抽吸、加压、压送。此处,在活塞构件23的前方端部,设置有与操作杆4连结的连结凹部23a。另外,喷出器本体2包括位于横筒部22b的上方的罩部24。在罩部24的两侧方,设置有使后方敞开的C字状的轴承部24a。在罩部24的前方,设置有安装在横筒部22b的喷嘴3。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在喷嘴3的前方端部,设置有使穿过通道部22的内部通道的内容液喷出的喷出口、及设置在喷出口的前面的冲撞板。冲撞板使来自喷出口的内容液冲撞而使内容液的喷出形态变化,通过适宜选择形状,可使内容液变成雾状或泡沫状来朝外界喷出。另外,喷出板可任意地设置,也可以使内容液直接从喷出口喷出。另外,喷嘴3相对于横筒部22b可旋转地设置,可对应于旋转角度来将喷出口开闭。而且,在罩部24的轴承部24a安装有操作杆4。操作杆4包括成为在操作时搭上手指的部位的杆本体部4a。另外,如图2所示,在杆本体部4a的上部,设置有形成圆柱状且朝侧方外侧突出的一对轴部4b。如图1所示,轴部4b由轴承部24a支撑,操作杆4可环绕轴部4b的中心(摆动中心C)朝前后方向摆动。而且,在杆本体部4a的后部,设置有一对连结轴部4c,连结轴部4c插入至活塞构件23的连结凹部23a中。如图2所示,在操作杆4的上下方向中间部,设置有朝后方开口的凹部4d。而且,在凹部4d的内侧,设置有从下方朝上方且从后方朝前方倾斜的倾斜面4e。本实施方式的倾斜面4e作为朝远离后述的弹簧构件5的突起5e的方向(远离轴部4b的方向)弯曲的弯曲倾斜面来设置。另外,如图2(c)所示,在操作杆4设置有一对凹部4d及倾斜面4e。另外,罩部24在轴承部24a的前方,包括设置在侧方两侧的一对弹簧构件5。弹簧构件5包括小径的内侧弯曲片5a与大径的外侧弯曲片5b,内侧弯曲片5a与外侧弯曲片5b通过下侧弯曲部5c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扳机式液体喷出器,包括:喷出器本体,安装在容器;操作杆,相对于所述喷出器本体,能够朝前后方向摆动地得到保持;以及弹簧构件,朝前方对所述操作杆施力;所述扳机式液体喷出器通过使所述操作杆朝前后方向摆动来驱动设置在所述喷出器本体的泵,对已收容在所述容器中的内容液进行抽吸、加压、压送来朝外界喷出,其特征在于,/n所述弹簧构件具有固定部及突起,所述固定部较所述操作杆的摆动中心更位于前方并固定保持在所述喷出器本体,所述突起较所述固定部更位于下方,/n所述操作杆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从下方朝上方且从后方朝前方倾斜,通过所述突起的抵接而被施力。/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31 JP 2017-2111301.一种扳机式液体喷出器,包括:喷出器本体,安装在容器;操作杆,相对于所述喷出器本体,能够朝前后方向摆动地得到保持;以及弹簧构件,朝前方对所述操作杆施力;所述扳机式液体喷出器通过使所述操作杆朝前后方向摆动来驱动设置在所述喷出器本体的泵,对已收容在所述容器中的内容液进行抽吸、加压、压送来朝外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原宏太郎吉村和寿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