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发热膜及石墨烯发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发热膜,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
技术介绍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通过sp2杂化轨道形成六角形呈蜂巢晶格结构且只有一层碳原子厚度的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的独特结构赋予其众多优异特性,如高理论比表面积(2630m2/g)、超高电子迁移率(~200000cm2/v.s)、高热导率(5000W/m.K)、高杨氏模量(1.0TPa)和高透光率(~97.7%)等。凭其结构和性能优势,石墨烯在能源存储与转换器件、纳米电子器件、多功能传感器、柔性可穿戴电子、电磁屏蔽、防腐等领域均有巨大应用前景。鉴于石墨烯的柔性和导电特性,将石墨烯浆体加入到油墨中制备出一种导电油墨,进一步通过油墨喷涂、干燥制备成石墨烯发热层,制成石墨烯发热体,具有生产过程快速、用料省、成本低等特点。随着人们对美好和健康生活的向往,改进传统的供暖系统,寻找更加经济、清洁的替代能源,发展新型的绿色低碳供暖系统刻不容缓。基于石墨烯红外发射性能的电加热取暖技术即石墨烯基红外发热油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发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和涂覆于载体上的若干并排设置的石墨烯发热涂层,所述石墨烯发热涂层上热压覆合有高分子绝缘膜;/n任一所述石墨烯发热涂层两端的底部均设有电极条,所述电极条与所述石墨烯发热涂层电连接,所述电极条与载体间设有阻隔电极条与载体接触的石墨烯条;/n所述石墨烯发热涂层的两端还设有电极载流条,所述电极载流条夹设于石墨烯发热涂层与高分子绝缘膜之间,若干并排设置的石墨烯发热涂层均与电极载流条电连接;/n任一所述石墨烯发热涂层的两端还设有电极连接段,所述电极连接段夹设于石墨烯发热涂层与电极载流条之间,并排设置的石墨烯发热涂层均通过电极连接段与电极载流条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发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和涂覆于载体上的若干并排设置的石墨烯发热涂层,所述石墨烯发热涂层上热压覆合有高分子绝缘膜;
任一所述石墨烯发热涂层两端的底部均设有电极条,所述电极条与所述石墨烯发热涂层电连接,所述电极条与载体间设有阻隔电极条与载体接触的石墨烯条;
所述石墨烯发热涂层的两端还设有电极载流条,所述电极载流条夹设于石墨烯发热涂层与高分子绝缘膜之间,若干并排设置的石墨烯发热涂层均与电极载流条电连接;
任一所述石墨烯发热涂层的两端还设有电极连接段,所述电极连接段夹设于石墨烯发热涂层与电极载流条之间,并排设置的石墨烯发热涂层均通过电极连接段与电极载流条电连接;
所述石墨烯发热膜上还设有至少一对电极孔,至少一对所述电极孔分别设于石墨烯发热膜两端且贯穿石墨烯发热膜,所述电极孔套接电极杆时,所述电极载流条与电极杆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发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孔处还设有用于扣合电极杆的电极扣,所述电极扣与电极载流条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发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与石墨烯发热涂层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热反射层,所述第一热反射层包括第一绝缘层、金属箔层及第二绝缘层;
所述金属箔层设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设于载体与金属箔层之间以用于连接载体与金属箔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于金属箔层与石墨烯发热涂层之间以用于连接金属箔层与石墨烯发热涂层。
4.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刚,叶德林,胡柱东,彭令,曾垂彬,孔金波,刘秋明,马宇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康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