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终端可以同时存在张多签约验证模块(SubscriberIdentificationModule,SIM)卡(也可以称之为用户身份识别卡),一张或者多张SIM卡可以同时和网络注册多次(即多注册终端),这种终端可以同时在多个小区进行驻留和/或建立连接。并且,这种终端同时进行驻留和/或建立连接的小区可以是同一个小区,也可以是不同的小区,而不同小区的无线技术类型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如,小区1是4G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小区2是5G新空口(NewRAT,NR))。其中,终端在网络侧设备注册或者附着时,网络侧设备将会为终端分配终端标识,终端可以通过终端标识上行信号的发送。当终端具有多个终端标识时,可以通过多个终端标识发送多个上行信号;由于受到终端的总发送功率限制,会导致某些上行信号无法发送,从而导致数据传输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执行第一功率控制操作或第二功率控制操作;/n其中,所述第一功率控制操作包括:上报终端的第一标识对应的功率分配信息;/n所述第二功率控制操作包括:按照上行发送功率优先级在终端的第二标识中选择第一目标标识进行上行信号发送;和/或,根据第二标识对应的最大功率回退量确定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发送功率;/n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一目标标识中标识的数量至少为一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执行第一功率控制操作或第二功率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功率控制操作包括:上报终端的第一标识对应的功率分配信息;
所述第二功率控制操作包括:按照上行发送功率优先级在终端的第二标识中选择第一目标标识进行上行信号发送;和/或,根据第二标识对应的最大功率回退量确定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一目标标识中标识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第一功率控制操作时,在所述上报第一标识对应的功率分配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三标识对应的功率分配信息,所述第三标识的数量至少为1个,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第三标识中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第一标识对应的功率分配信息包括:
在允许所述终端上报不同标识的功率分配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第二目标标识上报目标功率分配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标识为所述第一标识时,所述目标功率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目标标识对应的功率分配信息,和/或所有第一标识中除所述第二目标标识之外的其他第一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标识为所述终端的除所述第一标识之外的标识时,所述目标功率分配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功率分配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二目标标识上报目标功率分配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时间段内不允许上报所述目标功率分配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分配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标识可用的最大发送功率;
所述第一标识的功率回退信息;
所述第一标识的可用功率余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分配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标识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标识工作小区的无线技术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报的所述第一标识可用的最大发送功率总和小于或等于所述终端允许发送的最大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的最大发送功率为所述第一标识各工作小区对应的最大发送功率总和;
或者,所述第一标识的最大发送功率为所述第一标识各工作小区对应的最大发送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的功率回退信息为所述第一标识各工作小区的功率回退信息总和;
或者,所述第一标识的功率回退信息为所述第一标识各工作小区对应的功率回退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可用功率余量为所述第一标识各工作小区对应的可用功率余量总和;
或者,所述第一标识可用功率余量为所述第一标识各工作小区对应的可用功率余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第二功率控制操作时,各所述第二标识是在同一发送时刻进行上行信号发送的标识,且各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预设发送功率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终端允许发射的最大发送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率控制操作包括按照上行发送功率优先级在第二标识中选择第一目标标识进行上行信号发送时,在所述发送时刻不进行第三目标标识的上行信号发送,所述第三目标标识为所述第二标识中除所述第一目标标识之外的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标识为各所述第二标识按照上行信号发送的优先级排序规则排列的前n个标识,n为正整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号发送的优先级排序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二标识的优先级排序;
终端支持的无线技术类型的优先级顺序;
第一类上行发送的优先级大于第二类上行发送的优先级,所述第一类上行发送为用于发起上行连接建立的上行发送,所述第二类上行发送为所有上行发送中除所述第一类上行发送之外的上行发送;
主小区的上行发送优先级与辅小区的上行发送优先级的排序;
上行控制信道发送优先级高于上行数据信道发送优先级;
数据的优先级排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号发送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为协议预先约定或者网络侧设备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率控制操作包括根据第二标识对应的最大功率回退量确定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发送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昱民,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