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高边开关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399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6:27
一种车载高边开关的散热结构,包括PCBA电路板、外壳、电流输入端子组件和电流输出端子组件;PCBA电路板设置在外壳内;电流输入端子组件包括输入导电条,电流输出端子组件包括输出导电条,输入导电条的底部和输出导电条的底部分别与PCBA电路板焊接连接;其中,外壳为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散热外壳,散热外壳的内壁分别设有向下开口的第一导热槽和第二导热槽;输入导电条的上部伸入第一导热槽,输入导电条的至少一个侧面贴设有第一导热贴,第一导热贴贴靠第一导热槽的侧壁;输出导电条的上部伸入第二导热槽,输出导电条的至少一个侧面贴设有第二导热贴,第二导热贴贴靠第二导热槽的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效果好,易于实现。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vehicle high side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高边开关的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子技术,尤其涉及控制车载预热器的供电的高边开关。
技术介绍
车载高边开关主要用于控制车载预热器的工作。现有车载高边开关主要包括PCBA电路板、外壳、电流输入端子组件和电流输出端子组件。PCBA电路板设置在外壳内;电流输入端子组件和电流输出端子组件分别与PCBA电路板焊接连接。来自于外部电源正极的输入电流通过电流输入端子组件流入PCBA电路板,PCBA电路板输出的电流通过电流输出端子组件流向外部电源的负极,从而形成回路。电流输入端子组件的电流输入端子组件、电流输出端子组件以及PCBA电路板上的功率元件(主要是MOS管)在工作时均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现有的车载高边开关主要依赖自然空气对流的形式实现散热,缺乏专门的散热结构,导致产品的散热效果较差,从而影响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现有车载高边开关的电流输入端子组件和电流输出端子组件均是通过螺栓的螺纹传输电流,这样的连接方式会产生比较大的接触电阻,由于车载预热器的电流较大,因此产生的热量也比较大,不仅增加了电流损耗,而且可能引发产品失效及整机烧毁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载高边开关的散热结构,其能使车载高边开关获得良好的散热效果,且易于实现。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流损耗小、安全性高的车载高边开关。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载高边开关的散热结构,包括PCBA电路板、外壳、电流输入端子组件和电流输出端子组件;PCBA电路板设置在外壳内;电流输入端子组件包括输入导电条,电流输出端子组件包括输出导电条,输入导电条的底部和输出导电条的底部分别与PCBA电路板焊接连接;其中,外壳为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散热外壳,散热外壳的内壁分别设有向下开口的第一导热槽和第二导热槽;输入导电条的上部伸入第一导热槽,输入导电条的至少一个侧面贴设有第一导热贴,第一导热贴贴靠第一导热槽的侧壁;输出导电条的上部伸入第二导热槽,输出导电条的至少一个侧面贴设有第二导热贴,第二导热贴贴靠第二导热槽的侧壁。上述的车载高边开关,其中,电流输入端子组件包括第一螺栓、第一螺母、第一垫片以及电流输入接头,电流输入接头包括暴露于散热外壳之外的第一顶面以及与第一顶面相连的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与输入导电条的一端相连;第一螺栓自散热外壳内穿过第一顶面,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栓伸出散热外壳的部分螺旋连接;所述第一垫片套设于第一螺栓外,并位于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顶面之间;电流输出端子组件包括第二螺栓、第二螺母、第二垫片以及电流输出接头;所述电流输出接头包括暴露于所述散热外壳之外的第二顶面以及与所述第二顶面相连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输出导电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螺栓伸出散热外壳的部分螺旋连接;所述第二垫片套设于第二螺栓外,并位于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顶面之间。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施例将输入导电条、输出导电条等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外壳上,由于散热外壳与空气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因而加快了散热速度,提高了散热效率;2、本实施例的车载高边开关的电流输入接头和电流输出接头分别设有暴露于散热外壳外的第一顶面和第二顶面,该暴露的第一顶面和第二顶面能够与外部的导电鼻直接接触,从连接于外部电源正极的导电鼻流入的电流直接通过第一顶面传导给PCBA电路板,从PCBA电路板输出的电流直接通过第二顶面传导给与外部电源负极相连的导电鼻,而电流输入端子组件和电流输出端子组件的螺栓只是起到固定锁紧的作用,如此避免了中间电阻的产生,减小了电流损耗,并降低了因电流过大引发产品失效及整机烧毁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载高边开关的外观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载高边开关的爆炸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载高边开关的剖面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技术一实施例的输入导电条、输出导电条、PCBA电路板的装配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的爆炸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流输入接头、电流输出接头分别与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载高边开关,包括PCBA电路板1、散热外壳2、电流输入端子组件和电流输出端子组件。散热外壳2由导热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导热材料为铝。散热外壳2的上表面间隔设有多个散热鳍片21,以增加散热外壳的散热面积。PCBA电路板1通过多个锁紧螺钉81固定在散热外壳2内,并通过灌封胶82密封在散热外壳2中。电流输入端子组件包括第一螺栓31、第一螺母32、第一垫片34、电流输入接头33a和输入导电条33b。电流输入接头33a包括第一顶面331以及与第一顶面331相连的第一侧面332,第一顶面331暴露于散热外壳2之外。第一侧面332与输入导电条33b的一端连成一体,输入导电条33b的底部设有彼此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焊接引脚333,该多个第一焊接引脚333分别与PCBA电路板1焊接连接。第一螺栓31自散热外壳2内穿过第一顶面331,第一螺母32与第一螺栓31伸出散热外壳2的部分螺旋连接。第一垫片34套设于第一螺栓31外,并位于第一螺母32与第一顶面331之间。电流输出端子组件包括第二螺栓41、第二螺母42、第二垫片44、电流输出接头43a和输出导电条43b。电流输出接头43a包括第二顶面431以及与第二顶面431相连的第二侧面432,第二顶面431暴露于散热外壳2之外。第二侧面432与输出导电条43b的一端连成一体,输出导电条43b的底部设有彼此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焊接引脚433,该多个第二焊接引脚433分别与PCBA电路板1焊接连接。第二螺栓41自散热外壳2内穿过第二顶面431,第二螺母42与第二螺栓41伸出散热外壳2的部分螺旋连接。第二垫片44套设于第二螺栓41外,并位于第二螺母42与第二顶面43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电流输入接头33a、输入导电条33b、电流输出接头43a和输出导电条43b的材质均为铜。第一螺母32和第二螺母42均为法兰螺母。第一焊接引脚333和第二焊接引脚433的数量均为四个。散热外壳2的内壁分别设有向下开口的第一导热槽2a和第二导热槽2b。输入导电条33b的上部伸入第一导热槽2a,输入导电条33b的至少一个侧面贴设有第一导热贴71,第一导热贴71贴靠第一导热槽2a的侧壁;输出导电条43b的上部伸入第二导热槽2b,输出导电条43b的至少一个侧面贴设有第二导热贴72,第二导热贴72贴靠第二导热槽2b的侧壁。PCBA电路板1上的每一功率元件14的上表面贴设有第三导热贴73,第三导热贴73贴靠散热外壳2的内表面。PCBA电路板上表面的一部分铜箔贴设有第四导热贴74,第四导热贴74贴靠散热外壳2的内表面。上述的功率元件14主要指MOS管。通过将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高边开关的散热结构,包括PCBA电路板、外壳、电流输入端子组件和电流输出端子组件;所述PCBA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流输入端子组件包括输入导电条,所述电流输出端子组件包括输出导电条,所述输入导电条的底部和所述输出导电条的底部分别与所述PCBA电路板焊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的内壁分别设有向下开口的第一导热槽和第二导热槽;所述输入导电条的上部伸入所述第一导热槽,输入导电条的至少一个侧面贴设有第一导热贴,所述第一导热贴贴靠所述第一导热槽的侧壁;所述输出导电条的上部伸入所述第二导热槽,输出导电条的至少一个侧面贴设有第二导热贴,所述第二导热贴贴靠所述第二导热槽的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高边开关的散热结构,包括PCBA电路板、外壳、电流输入端子组件和电流输出端子组件;所述PCBA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流输入端子组件包括输入导电条,所述电流输出端子组件包括输出导电条,所述输入导电条的底部和所述输出导电条的底部分别与所述PCBA电路板焊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的内壁分别设有向下开口的第一导热槽和第二导热槽;所述输入导电条的上部伸入所述第一导热槽,输入导电条的至少一个侧面贴设有第一导热贴,所述第一导热贴贴靠所述第一导热槽的侧壁;所述输出导电条的上部伸入所述第二导热槽,输出导电条的至少一个侧面贴设有第二导热贴,所述第二导热贴贴靠所述第二导热槽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高边开关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A电路板上的每一功率元件的上表面贴设有第三导热贴,所述第三导热贴贴靠所述散热外壳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高边开关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A电路板上表面的一部分铜箔贴设有第四导热贴,所述第四导热贴贴靠所述散热外壳的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高边开关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贴、所述第二导热贴、所述第三导热贴和所述第四导热贴均为硅胶导热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载高边开关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贴、所述第二导热贴、所述第三导热贴和所述第四导热贴分别通过导热胶粘贴于输入导电条的侧面、输出导电条的侧面、功率元件的上表面和PCBA电路板上表面的铜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高边开关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明柯炳金吴建平孙利献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科博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