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车灯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352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灯的控制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车灯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至少一个LED灯组,每个LED灯组与一MOS管串联连接于一驱动模块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控制电路还包括一保护模块,保护模块连接于MOS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保护模块包括:一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MOS管的源极;一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MOS管的栅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控制电路中设置一个与NMOS管的源极S和栅极G并联的保护模块,可以有效解决NOMS栅极G和源极S因高压损坏失效的问题,提高控制电路的稳定性。

A control circuit of LED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车灯的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车灯的控制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LED车灯的控制电路中的保护模块。
技术介绍
NMOS管(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具有开关频率高、热稳定性好、驱动电路简单、低导通电阻及大电流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车灯的控制电路。随着时代的发展,车灯控制器逐渐趋于集成化,功能多样化,低成本化。在现有技术的控制电路中,通常是将两路并联的LED灯组的正极相连,在每路LED灯组的负极分别串联一个NMOS管作为开关器件,通过单片机控制两路NMOS管的开通和关断,从而实现两路LED灯组的亮和灭。上述控制电路虽然可以有效降低控制器的成本,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个缺点,即当其中一路LED灯组负载开路时,开路的瞬间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会产生更高的电压,输出电压会全部施加在另一路LED灯组上,引起该路的NMOS管源极S与栅极G之间形成较大的电压差,当该电压差大于栅极G与源极S的耐压极限值时,容易受到损坏,一旦NMOS管损坏,会引起车灯的控制器失效,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保护NMOS管的栅极G和源极S不被高压损坏,设置一个与NMOS管的源极S和栅极G并联的保护模块,可以有效解决NOMS栅极G和源极S因高压损坏失效的问题,提高控制电路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LED车灯的控制电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包括一种LED车灯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至少一个LED灯组,每个所述LED灯组与一MOS管串联连接于一驱动模块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一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连接于所述MOS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所述保护模块包括:一第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一第二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栅极。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两个所述LED灯组,且两个所述LED灯组并联连接。优选的,所述LED灯组的正极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端的正极,所述LED灯组的负极连接于所述MOS管的漏极,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端的负极。优选的,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和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击穿电压的范围为:1.2*(VGS-VF)<VZ<0.8*(VGSmax-VF)其中,VGS为所述MOS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的工作电压;VF为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和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VZ为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和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所述击穿电压;VGSmax为所述MOS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的耐压极限值。优选的,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和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所述正向导通电压为0.7V。优选的,所述MOS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的所述耐压极限值为15V。优选的,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和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所述击穿电压的范围为5.2~11.4V。优选的,所述工作电压为5V。优选的,所述MOS管为N型MOS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控制电路中设置一个与NMOS管的源极S和栅极G并联的保护模块,可以有效解决NOMS栅极G和源极S因高压损坏失效的问题,提高控制电路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保护模块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包括一种LED车灯的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控制电路包括至少一个LED灯组,每个LED灯组与一MOS管串联连接于一驱动模块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控制电路还包括一保护模块,保护模块连接于MOS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如图2所示,保护模块包括:一第一稳压二极管D1,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MOS管的源极S;一第二稳压二极管D2,与第一稳压二极管D1串联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MOS管的栅极G。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包括两个LED灯组(图1所示第一LED灯组、第二LED灯组)并联连接,每个LED灯组与一个MOS管连接,第一LED灯组101与第一MOS管201串联,第一MOS管201用于对第一LED灯组101的进行开关控制;第二LED灯组102与第二MOS管202串联。两个LED灯组的正极均连接于驱动模块输出端的正极301,两个LED灯组的负极分别连接于对应的MOS管的漏极D,MOS管的源极S连接驱动模块输出端的负极302。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两个LED灯组的功能可能是不同的,通常不会同时开启,因此,两个LED灯组是并联连接的。当其中一个LED灯组开路时,驱动模块输出端会产生高电压,该高电压此时会全部施加在另一个处于闭路状态的LED灯组上,引起该路的MOS管的源极S与栅极G形成较大的电压差,当压差大于栅极G与源极S的耐压时,很容易受到高电压损坏。因此,本实施例中,给每个MOS管设置了一个对应的保护模块4(图1所示401、402),每个保护模块与对应的MOS管的栅极、源极并联连接。进一步地,每个保护模块4包括两个稳压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D1和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管脚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管脚连接MOS管的栅极G,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管脚连接MOS管的源极S,从而形成栅极G和源极S两个方向稳压。当其中一路LED灯组负载开路,并引起该路的MOS管的源极S到栅极G形成较大的电压差,并且该电压差高于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击穿电压与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正向导通电压之和时,第一稳压二极管D1被反向击穿,第二稳压二极管D2正向导通,电流从MOS管的源极S通过D1、D2流向栅极G。D1、D2不会在正常工作时误导通而引起不必要的损耗,同时出现异常高压时,可以钳位MOS管的源极D与栅极G之间的电压,钳位是指将某点的电位限制在规定电位的措施,从而达到保护MOS管的目的。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一稳压二极管D1和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击穿电压的范围为:1.2*(VGS-VF)<VZ<0.8*(VGSmax-VF)其中,VGS为MOS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的工作电压;VF为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VZ为第一稳压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车灯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至少一个LED灯组,每个所述LED灯组与一MOS管串联连接于一驱动模块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一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连接于所述MOS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所述保护模块包括:/n一第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n一第二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栅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车灯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至少一个LED灯组,每个所述LED灯组与一MOS管串联连接于一驱动模块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一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连接于所述MOS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所述保护模块包括:
一第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
一第二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栅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两个所述LED灯组,且两个所述LED灯组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组的正极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端的正极,所述LED灯组的负极连接于所述MOS管的漏极,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端的负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和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击穿电压的范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东毛俊俊石超张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信耀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