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流互感器二次驱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12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电流互感器二次驱潮箱,包括可吊装在CT接线盒底面上的增容箱,所述增容箱为顶面开口且正面带有增容箱箱门的箱体结构,所述增容箱内设有水平布置的导流隔板,所述导流隔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增容箱的两侧板上,所述导流隔板将所述增容箱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且所述导流隔板的两侧分别对应与所述增容箱的增容箱箱门和背板间隔布置;所述导流隔板上设有风向朝上布置的导流风扇,所述增容箱的一侧板上对应所述下部空间的位置设有风向朝外布置的排风扇。适用于变电站。

Secondary tide box of current transformer in Sub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电流互感器二次驱潮箱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电流互感器二次驱潮箱。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压电力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GIS设备已广泛应用于高压电力系统,但该GIS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GIS设备的下沉式CT接线盒上一般设有用于走线的一体式焊接的金属电缆进线管,所以该一体式焊接的金属电缆进线管会将电缆沟内的潮气通过“烟囱效应”大量带入GIS下沉式CT接线盒内。时间长后,这些潮气非常容易在GIS下沉式CT接线盒内凝露、甚至积水,从而会对CT二次回路造成“绝缘降低”、“接线柱短路”等危害。目前,为解决GIS下沉式CT接线盒内的潮气问题,一般采用驱潮剂驱潮的物理手段,具体地,先拆下CT接线盒的底板,然后在CT接线盒的底板上放置驱潮剂,最后将带驱潮剂的CT接线盒的底板复位安装。这种驱潮手段虽然能起到驱潮作用,但由于驱潮剂的使用寿命一般仅3天左右,所以很难满足现场大潮气量状况下的驱潮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变电站电流互感器二次驱潮箱。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变电站电流互感器二次驱潮箱,包括可吊装在CT接线盒底面上的增容箱,所述增容箱为顶面开口且正面带有增容箱箱门的箱体结构,所述增容箱内设有水平布置的导流隔板,所述导流隔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增容箱的两侧板上,所述导流隔板将所述增容箱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且所述导流隔板的两侧分别对应与所述增容箱的增容箱箱门和背板间隔布置;所述导流隔板上设有风向朝上布置的导流风扇,所述增容箱的一侧板上对应所述下部空间的位置设有风向朝外布置的排风扇。通过先拆掉下沉式CT接线盒的底板,然后在下沉式CT接线盒的底面上吊装增容箱,再通过增容箱内的导流风扇将干燥空气从增容箱的中部向上吹向CT接线盒,干燥空气受到CT接线盒顶部阻挡后向两侧反弹回来形成循环,同时,干燥空气会携带CT接线盒内的大量湿气向下流动,最后这些湿气会被排风扇向外排出,从而达到了驱潮目的,本驱潮箱驱潮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在上述方案中,对应所述排风扇的所述增容箱的侧板上安装有与所述排风扇连通的排风管。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风管的出风口端向下布置。通过将排风管的出风口端向下布置,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湿气的排出,另一方面能防止雨水和灰尘落入排风管内。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风管内设有排风逆止阀。加设的排风逆止阀能防止雨水和灰尘通过排风管进入增容箱内。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风管的出风口端设有排风不锈钢网。加设的排风不锈钢网能防止小虫进入排风管和增容箱内。在上述方案中,与所述排风扇相对的所述增容箱的侧板上对应所述上部空间的位置开设有进风口。加设的进风口能补充被排风扇排出的空气,从而保持增容箱内的气压。在上述方案中,对应所述进风口的所述增容箱的侧板上安装有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进风管。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进风管的进风口端向下布置。通过将进风管的进风口端向下布置,这样能防止雨水和灰尘落入进风管内。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进风管内设有进风逆止阀。加设的进风逆止阀能防止雨水和灰尘通过进风管进入增容箱内。当增容箱内空气不足产生负压时,进风逆止阀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自动开启,补充完空气后,进风逆止阀又会自动关闭。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进风管的进风口端设有进风不锈钢网。加设的进风不锈钢网能防止小虫进入进风管和增容箱内。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导流隔板上对应所述进风口的位置设有导向挡板,所述导向挡板布置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导流风扇之间的位置。加设的导向挡板一方面能防止进风逆止阀过分开启,另一方面还能对导流风扇产生的气流起到导向集中作用,而且还能防止从进风逆止阀进来的气流对导流风扇产生的气流造成影响。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挡板与所述增容箱的侧板平行布置。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增容箱的顶面开口处设有向外的外翻边,所述增容箱通过所述外翻边吊装在所述CT接线盒底面上。加设的外翻边方便了增容箱的安装。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先拆掉下沉式CT接线盒的底板,然后在下沉式CT接线盒的底面上吊装增容箱,再通过增容箱内的导流风扇将干燥空气从增容箱的中部向上吹向CT接线盒,干燥空气受到CT接线盒顶部阻挡后向两侧反弹回来形成循环,同时,干燥空气会携带CT接线盒内的大量湿气向下流动,最后这些湿气会被排风扇向外排出,从而达到了驱潮目的,本驱潮箱驱潮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驱潮器的箱门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驱潮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驱潮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驱潮器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驱潮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驱潮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子母扣和绝缘隔热板的安装示意图;图10是驱潮器去掉透气盒和子母扣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0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4是驱潮器去掉透气盒和子母扣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5是驱潮器去掉透气盒和子母扣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6是驱潮器去掉透气盒和子母扣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7是驱潮器去掉透气盒和子母扣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8是透气盒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0是透气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1是透气盒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22是透气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3是驱潮器的电路原理图。图中,增容箱1,增容箱箱门1a,背板1b,外翻边1c,导流隔板2,导流风扇3,排风扇4,排风管5,排风逆止阀6,排风不锈钢网7,进风管8,进风逆止阀9,进风不锈钢网10,导向挡板11,增容箱控制器12,绝缘隔热板13,透气盒14,透气盒本体14a,透气盒盖14b,弹簧卡扣14c,子母扣公面15a,子母扣母面15b,压紧边框16,太阳能板17,电池箱18,电池箱箱门18a,散热格栅18b,内翻边18c,蓄电池19,太阳能板安装管20,万向节21,支撑加强杆2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1所示的一种变电站电流互感器二次驱潮箱,包括可吊装在CT接线盒底面上的增容箱1,所述增容箱1为顶面开口且正面带有增容箱箱门1a的箱体结构,所述增容箱1内设有水平布置的导流隔板2,所述导流隔板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增容箱1的两侧板上,所述导流隔板2将所述增容箱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且所述导流隔板2的两侧分别对应与所述增容箱1的增容箱箱门1a和背板1b间隔布置;所述导流隔板2上设有风向朝上布置的导流风扇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电流互感器二次驱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吊装在CT接线盒底面上的增容箱(1),所述增容箱(1)为顶面开口且正面带有增容箱箱门(1a)的箱体结构,所述增容箱(1)内设有水平布置的导流隔板(2),所述导流隔板(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增容箱(1)的两侧板上,所述导流隔板(2)将所述增容箱(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且所述导流隔板(2)的两侧分别对应与所述增容箱(1)的增容箱箱门(1a)和背板(1b)间隔布置;/n所述导流隔板(2)上设有风向朝上布置的导流风扇(3),所述增容箱(1)的一侧板上对应所述下部空间的位置设有风向朝外布置的排风扇(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电流互感器二次驱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吊装在CT接线盒底面上的增容箱(1),所述增容箱(1)为顶面开口且正面带有增容箱箱门(1a)的箱体结构,所述增容箱(1)内设有水平布置的导流隔板(2),所述导流隔板(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增容箱(1)的两侧板上,所述导流隔板(2)将所述增容箱(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且所述导流隔板(2)的两侧分别对应与所述增容箱(1)的增容箱箱门(1a)和背板(1b)间隔布置;
所述导流隔板(2)上设有风向朝上布置的导流风扇(3),所述增容箱(1)的一侧板上对应所述下部空间的位置设有风向朝外布置的排风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电流互感器二次驱潮箱,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排风扇(4)的所述增容箱(1)的侧板上安装有与所述排风扇(4)连通的排风管(5),所述排风管(5)的出风口端向下布置,所述排风管(5)内设有排风逆止阀(6),所述排风管(5)的出风口端设有排风不锈钢网(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电流互感器二次驱潮箱,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科李挺蔡昂王黎萍王芹侯晓松洪叶魏莉芳刘颖彤柳军付裕肖凌俊喻莹陈元谢鹏杨慧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武汉神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嘉智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