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上盖缓冲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01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包上盖缓冲支撑结构,通过在电池模组与上盖之间设置缓冲泡棉,有效缓解上盖的振动和冲击变形,对电池模组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能防止电池模组上的通电器件与金属上盖接触导致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缓冲泡棉和背胶材质强度合适,缓冲效果好,且不易燃烧,不导电,安全性能好;缓冲泡棉底部设置有供线束穿过的槽,其可以对线束起到固定作用,便于安装和故障排查;上盖表面设置向外的冲压凸起,可提高上盖的强度,同时不增加其重量。

A buffer support structure for the upper cover of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上盖缓冲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上盖缓冲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包括下箱体、电池模组和上盖,下箱体和上盖共同对电池模组起密封保护作用。由于电池包上盖通常暴露在外,容易受到振动或者冲撞变形,进而导致内部的电池模组被损坏;此外,电池模组上有很多线束,布置较为零散,不方便安装和故障排查;第三,目前市面上的上盖,一般表面采用平板式结构,承受冲击强度较低,为了实现结构强度的要求,通常采用增加板厚或增加加强筋的办法,如此一来,会使整个电池包重量增加,进而能量密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对电池模组起到保护作用的电池包上盖缓冲支撑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上盖缓冲支撑结构,其包括下箱体(1)、电池模组(2)和上盖(3),其中,下箱体(1)和上盖(3)相互配合形成中空腔体,电池模组(2)设置于所述中空腔体内并与下箱体(1)固定,还包括若干缓冲泡棉(4),所述缓冲泡棉(4)底部与电池模组(2)粘接固定、顶部与上盖(3)内壁相互抵持。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缓冲泡棉(4)材质为UIF-2400,通过DS10B背胶与电池模组(2)粘接固定,备胶厚度0.1~0.2mm。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电池模组(2)由若干个电池组并排设置组成,每个电池组包括若干个电池(21)、两端板(22)、一盖板(23)和线束(24),多个电池(21)相互并排设置,端板(22)设置于并排的电池(21)两端,端板(22)之间相互固定,每个电池(21)上设置有两个极柱(211),盖板(23)从两个极柱(211)之间穿过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端板(22),线束(24)沿盖板(23)方向延伸且连接极柱(211),缓冲泡棉(4)底部设置有贯穿槽(41),缓冲泡棉(4)底部与盖板(23)粘接固定且线束(24)从贯穿槽(41)穿过。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缓冲泡棉(4)均匀设置于电池模组(2)上。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缓冲泡棉(4)至少设置于靠近上盖(3)四个顶角的位置。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上盖(3)表面设置有若干向外的冲压凸起(3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冲压凸起(31)首尾连接成环状,设置有多个,相互并排设置于上盖(3)表面。本技术的电池包上盖缓冲支撑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电池模组与上盖之间设置缓冲泡棉,有效缓解上盖的振动和冲击变形,对电池模组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能防止电池模组上的通电器件与金属上盖接触导致安全隐患;(2)本技术采用的缓冲泡棉和背胶材质强度合适,缓冲效果好,且不易燃烧,不导电,安全性能好;(3)缓冲泡棉底部设置有供线束穿过的槽,其可以对线束起到固定作用,便于安装和故障排查;(4)上盖表面设置向外的冲压凸起,可提高上盖的强度,同时不增加其重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电池包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池包上盖缓冲支撑结构的缓冲泡棉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池包的单个电池模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结合图2和图3,本技术的电池包上盖缓冲支撑结构,其包括下箱体1、电池模组2、上盖3和缓冲泡棉4。其中,下箱体1,和上盖3相互配合形成中空腔体,电池模组2设置于所述中空腔体内并与下箱体1固定。所述下箱体1可采用现有技术。上盖3,一般采用金属件,需要承受外界冲击,保护内部的电池模组2。为了提高上盖3的强度,所述上盖3表面设置有若干向外的冲压凸起31。所述冲压凸起31能起到类似防撞杆的作用,防止线性物体对上盖3的冲撞,同时,也能提高整体受力强度。具体的,所述冲压凸起31首尾连接成环状,设置有多个,相互并排设置于上盖3表面。电池模组2,可采用现有技术。其由若干个电池组并排设置组成,每个电池组包括若干个电池21、两端板22、一盖板23和线束24,多个电池21相互并排设置,端板22设置于并排的电池21两端,端板22之间相互固定,每个电池21上设置有两个极柱211,盖板23从两个极柱211之间穿过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端板22,线束24沿盖板23方向延伸且连接极柱211。缓冲泡棉4,底部与电池模组2粘接固定、顶部与上盖3内壁相互抵持。通过在电池模组2与上盖3之间设置缓冲泡棉4,有效缓解上盖3的振动和冲击变形,对电池模组2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能防止电池模组2上的通电器件与金属上盖3接触导致安全隐患。具体的,所述缓冲泡棉4材质为UIF-2400,通过DS10B背胶与电池模组2粘接固定,背胶厚度0.1~0.2mm。UIF-2400缓冲泡棉和DS10B背胶材质强度合适,缓冲效果好,且不易燃烧,不导电,安全性能好。具体的,缓冲泡棉4底部设置有贯穿槽41,缓冲泡棉4底部与盖板23粘接固定且线束24从贯穿槽41穿过。盖板23提供支撑缓冲泡棉4的平面,同时将受力通过端板22传导到下箱体1。另外,贯穿槽41供线束穿过,其可以对线束起到固定作用,便于安装和故障排查。具体的,所述缓冲泡棉4均匀设置于电池模组2上,起到均匀分散受力的作用。其中,所述缓冲泡棉4至少设置于靠近上盖3四个顶角的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上盖缓冲支撑结构,其包括下箱体(1)、电池模组(2)和上盖(3),其中,下箱体(1)和上盖(3)相互配合形成中空腔体,电池模组(2)设置于所述中空腔体内并与下箱体(1)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缓冲泡棉(4),所述缓冲泡棉(4)底部与电池模组(2)粘接固定、顶部与上盖(3)内壁相互抵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上盖缓冲支撑结构,其包括下箱体(1)、电池模组(2)和上盖(3),其中,下箱体(1)和上盖(3)相互配合形成中空腔体,电池模组(2)设置于所述中空腔体内并与下箱体(1)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缓冲泡棉(4),所述缓冲泡棉(4)底部与电池模组(2)粘接固定、顶部与上盖(3)内壁相互抵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上盖缓冲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泡棉(4)材质为UIF-2400,通过DS10B背胶与电池模组(2)粘接固定,备胶厚度0.1~0.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上盖缓冲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2)由若干个电池组并排设置组成,每个电池组包括若干个电池(21)、两端板(22)、一盖板(23)和线束(24),多个电池(21)相互并排设置,端板(22)设置于并排的电池(21)两端,端板(22)之间相互固定,每个电池(21)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悦刘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海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东博智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