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盘库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993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存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盘库散热系统,包括:散热箱、风扇、转盘式光盘匣、光盘读/写装置,所述散热箱长度较长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进风口设置有风扇,散热箱内具有并列设置的转盘式光盘匣;所述转盘式光盘匣呈圆环状,光盘呈竖向环形存储于圆环状的转盘式光盘匣上,并列的转盘式光盘匣之间具有层叠设置的光盘读/写装置;所述进风口正对转盘式光盘匣离光盘读/写装置近的一端,所述出风口正对转盘式光盘匣远离光盘读/写装置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良好,能使光存储设备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A cooling system of optical disk libra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盘库散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存储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盘库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伴随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量的迅猛增长,对存储器的存储密度、存取速率及存储寿命的要求不断提高。能够安全、低成本、长期存储数据的光存储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相对于硬盘存储的价格昂贵、维护复杂、环境要求高,使用光盘存储的成本更低、存储数据更为安全、稳定。因为使用光盘存储不需要像硬盘一样不断的旋转,使用的能耗更低,而因为光盘本身的构造也决定了其使用寿命比硬盘长,可使用50年甚至更长,不需要经常更换。随着纠错校正技术的发展,光盘保存数据的可靠性大幅提高。因为光盘存储的数据是通过纯物理的金属烧蚀技术记录在盘片的金属膜上,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使数据无法篡改,从物理层面上保证了数据的稳定性。硬盘和磁带如果遇水或在潮湿的环境中会变得很脆弱,光盘却不受这些影响,即便在高于35℃的办公环境中也可以正常读取数据。拥有如此多优点的光存储,在存储方面的应用愈加广泛。光盘库是一种以标准化光盘为数据存储媒介的光机电一体化的海量数据存储设备,用于长期或永久存储数据信息,因此光盘库被广泛的应用于数据的长期归档保存。然而持续快速增长的归档数据量对光盘库设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能更快、更多的实现数据的读写,光盘库通常采用将多个光驱堆叠组装成光驱组,同时运行多个光驱对复数的光盘进行数据读写。这样一来不仅实现了更快地读写光盘,光驱以堆叠的方式设置还能让光盘库的结构紧凑,总体体积变小。但结构紧凑的光盘库满足客户的功能需求的同时,在光盘库紧凑的空间内,光驱在进行数据刻录和数据读取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若是不及时把光驱等器件上的热量排走,降低光驱等器件的温度,设备运行的性能就无法保持良好的状态,甚至因为温度过高损坏设备或者光盘。一旦发生设备或者光盘损坏的事故,导致数据灾难的发生,必定会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这些设计的不足极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恶果,不可小觑。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散热良好,能使光存储设备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一种光盘库散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光盘库散热系统,该光盘库散热系统散热良好,能使光存储设备保持良好工作状态。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盘库散热系统,包括:散热箱、风扇、转盘式光盘匣、光盘读/写装置,所述散热箱长度较长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进风口设置有风扇,散热箱内具有并列设置的转盘式光盘匣;所述转盘式光盘匣呈圆环状,光盘呈竖向环形存储于圆环状的转盘式光盘匣上,并列的转盘式光盘匣之间具有层叠设置的光盘读/写装置;所述进风口正对转盘式光盘匣离光盘读/写装置近的一端,所述出风口正对转盘式光盘匣远离光盘读/写装置的一端。具体地,以竖直方式存储光盘的圆盘状光盘匣总体的容量较大,能存储更多的光盘,光盘读/写装置以层叠的方式设置在转盘式光盘匣之间,使光盘库占用的体积变小。因为有适用场所的考虑,所以尽量将光盘库内装置设置得紧密,使光盘库内的空间变小,以此把光盘库造小,这就造成了光盘库存在散热不足的问题。现有的光盘库解决方法为在外壳的盖板上或前后端加装散热风扇,以此带走热量。但若是把风扇加装在盖板上则无法保持光盘库结构的紧凑,而把风扇加装在箱体的前后端,则无法有效地带走读/写装置的热量,散热效果不佳。在本方案中,采用了将风扇开设在侧壁的设计,并且为了避免风扇对着光盘读/写装置直吹,产生气流影响光盘来往于光盘读/写装置与光盘库之间的过程,将进风口设计成正对转盘式光盘匣离光盘读/写装置近的一端,出风口设计成正对转盘式光盘匣远离光盘读/写装置的一端。这样,进风口的风扇把风吹入散热箱内,在带走转盘式光盘匣热量的同时,也能及时有效地将光盘读/写装置的热量带走。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箱呈长方形,包括两个转盘式光盘匣并列设置在散热箱两端,包括光盘读/写装置设置在两个转盘式光盘匣之间,分别朝向各自对应的转盘式光盘匣,至少包括两个风扇设置在散热箱侧壁靠近转盘式光盘匣的位置,进风方向朝向对应的光盘读/写装置背侧,至少四个出风口设置在散热箱的四个角落。具体地,所述风扇设置在散热箱侧壁靠近转盘式光盘匣的位置,进风方向朝向对应的光盘读/写装置背侧,进风口中的风扇将冷空气吹入散热箱内,冷空气进入散热箱后与转盘式光盘匣相遇,当转盘式光盘匣转动,转盘式光盘匣内存储的光盘会具有相当于扇叶一样的效果,带动空气流动,当冷空气流经转盘式光盘匣和光盘读/写装置,并且进行冷热交换变成热空气后,会从出风口中排出。出风口设置在散热箱的四个角落,使空气不至于过早流出散热箱,加长了空气在散热箱内流动的路程,令空气按照设定的风道流动,尽可能地带走转盘式光盘匣及光盘读/写装置的热量,再排出散热箱。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箱的尺寸与箱内设置的装置的尺寸做近似等大小的相互适配,在不影响箱内装置运作的情况下,使散热箱的侧壁尽量靠近箱内装置,所述至少四个出风口设置在散热箱与转盘式光盘匣围成的四个角落空间的侧壁上。具体地,为了使光盘库的结构更紧凑,也为了使散热箱内的空气通道更小,转盘式光盘匣转动形成风压更大,以此加速空气流动,得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因此,在不影响散热箱内的装置实现读写光盘功能的情况下,把散热箱的侧壁造得尽量贴近转盘式光盘匣。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箱的侧壁具有与拟安装的光盘匣侧边轮廓匹配的凹槽。具体地,凹槽设计进一步使光盘库的结构更紧凑,使散热箱内的空气通道更小,转盘式光盘匣转动形成风压更大。进一步地,所述光盘读/写装置包括:光驱、光驱支架,所述光驱呈扇形分布安装在光驱支架上。具体地,光驱呈扇形分布安装在光驱支架上以匹配光盘匣的形状,进一步使箱体内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占用体积更小。进一步地,所述光驱支架包括:支撑架、固定板、梳状板,所述支撑架呈L字型,所述固定板与梳状板水平固定在支撑架的竖直部分上,所述梳状板具有匹配光驱侧面轮廓的凹槽。具体地,光驱支架的组合部件分别为支撑架、固定板、梳状板,固定板用于将光驱固定在光驱支架内,梳状板用于承载光驱,调整光驱的高度以适应圆盘状的光存储设备;梳状板的凹槽将光驱的光驱口调节到相同的高度,以对准光存储设备的光盘槽槽口。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分为正面读写光驱支架和反面读写光驱支架,所述正面读写光驱支架的固定板位于梳状板之上,所述反面读写光驱支架的固定板位于梳状板之下。具体地,信息数据每日俱增,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存储与管理,单面光盘的容量明显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为了实现光盘匣能读写双面光盘,本方案采用了正面读写光驱支架与反面读写光驱支架的设计。正面读写光驱支架与反面读写光驱支架的组合部件相同,分别为支撑架、固定板、梳状板,区别为正面读写光驱支架的固定板位于梳状板之上,所述反面读写光驱支架的固定板位于梳状板之下;正面读写光驱突出的部分穿过梳状板朝下,反面读写光驱突出的部分穿过梳状板朝上。部件相同使生产时无需考虑配对的要求,仅仅考虑组合的方式及数量即可。后期的装置损坏时,维护更换时更方便,容易找到部件替换。相同部件的不同组合方式,解决了光驱与光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盘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箱、风扇、转盘式光盘匣、光盘读/写装置,所述散热箱长度较长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进风口设置有风扇,散热箱内具有并列设置的转盘式光盘匣;所述转盘式光盘匣呈圆环状,光盘呈竖向环形存储于圆环状的转盘式光盘匣上,并列的转盘式光盘匣之间具有层叠设置的光盘读/写装置;所述进风口正对转盘式光盘匣离光盘读/写装置近的一端,所述出风口正对转盘式光盘匣远离光盘读/写装置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盘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箱、风扇、转盘式光盘匣、光盘读/写装置,所述散热箱长度较长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进风口设置有风扇,散热箱内具有并列设置的转盘式光盘匣;所述转盘式光盘匣呈圆环状,光盘呈竖向环形存储于圆环状的转盘式光盘匣上,并列的转盘式光盘匣之间具有层叠设置的光盘读/写装置;所述进风口正对转盘式光盘匣离光盘读/写装置近的一端,所述出风口正对转盘式光盘匣远离光盘读/写装置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盘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呈长方形,包括两个转盘式光盘匣并列设置在散热箱两端,包括光盘读/写装置设置在两个转盘式光盘匣之间,分别朝向各自对应的转盘式光盘匣,至少包括两个风扇设置在散热箱侧壁靠近转盘式光盘匣的位置,进风方向朝向对应的光盘读/写装置背侧,至少四个出风口设置在散热箱的四个角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盘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的尺寸与箱内设置的装置的尺寸做近似等大小的相互适配,在不影响箱内装置运作的情况下,使散热箱的侧壁尽量靠近箱内装置,所述至少四个出风口设置在散热箱与转盘式光盘匣围成的四个角落空间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穆钟国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紫晶信息存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