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介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93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介质,包括石英衬底及设置于所述石英衬底上的若干数据行,每一所述数据行包括等间距排设的第一数据源位点、第二数据源位点或两者的结合,所述第一数据源位点为开设于所述石英衬底上的凹槽,所述第二数据源位点相对于所述第一数据源位点呈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自身结构稳定性高的石英材料作为衬底,使得数据存储介质能够抗磨损,使用寿命极长,能够满足古代字画、历史文献等珍稀文物藏品的数据存储。尤其是高纯石英的应用下,结构更为稳定,其存储效果更好更长久。同时利用四氟化碳产生等离子体进行刻蚀,刻蚀速率快,制备效率高。借以位点的优化设计以及校验位设置,确保了数据存储和读取的正确性。

Data storage med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存储介质
本技术涉及数据存储
,特别是指一种数据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目前市场上的存储介质均采用光盘、硬盘、磁带进行数据的存储。例如光盘,通常采用聚碳酸酯制作,通过无数的能反射光线的凹凸坑标记无数的0和1记录和存储数据,大量的0和1组合可以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音像文件、图像文件等。但现有光盘,甚至硬盘、磁带等数据存储介质基于自身材料性能和结构的限制以及长时间使用或存储不当极易磨损乃至损坏,造成数据丢失,因此记载于现有存储介质上的文件普遍保存时间不长,难以用于存储珍稀文物资料,限制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数据存储介质,具有结构稳定,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数据存储介质,包括纯度为90%以上的石英衬底及设置于所述石英衬底上的若干数据行,每一所述数据行包括等间距排设的第一数据源位点、第二数据源位点或两者的结合,所述第一数据源位点为开设于所述石英衬底上的凹槽,所述第二数据源位点相对于所述第一数据源位点呈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石英衬底的纯度为99%以上。进一步地,所述石英衬底的纯度为99.9%-99.99%。进一步地,所述石英衬底为扇形、圆形、多边形或它们的变形体。进一步地,所述石英衬底为双面刻蚀。进一步地,所述石英衬底的厚度大于所述凹槽深度的双倍。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数据行中的所有位点呈环向阵列或线性阵列分布。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数据行等间距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横截面为圆形,其直径为220-245μm。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5-25μm。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数据行中所述凹槽邻近边缘的最小间距为90-110μm。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横截面直径由上而下变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介质,包括石英衬底及设置于所述石英衬底上的若干数据行,每一所述数据行包括等间距排设的第一数据源位点、第二数据源位点或两者的结合,所述第一数据源位点为开设于所述石英衬底上的凹槽,所述第二数据源位点相对于所述第一数据源位点呈凸起。本技术采用自身结构稳定性高的石英材料作为衬底,使得数据存储介质能够抗磨损,使用寿命极长,能够满足古代字画、历史文献等珍稀文物藏品的数据存储。尤其是高纯石英的应用下,结构更为稳定,其存储效果更好更长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数据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数据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数据源位点的制备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实施例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存储介质100,用于图像、音频、文字等数据文件的记录,保存及读取等操作,主要包括石英衬底1及设置于所述石英衬底1上的若干数据行10,每一所述数据行10包括等间距排设的第一数据源位点3、第二数据源位点5或两者的结合,所述第一数据源位点3为开设于所述石英衬底1上的凹槽,所述第二数据源位点5相对于所述第一数据源位点3呈凸起。所述石英衬底1为数据存储介质100的成型层,作为包括记录数据文件的信号分区的载体,该数据文件由基本数据0和1组成。现有衬底材料多为聚碳酸酯,耐湿耐热易成型,但使用较长时间后易磨损,会造成数据文件的丢失,因而使得使用寿命不长。现阶段,光盘的一般平均寿命约为20年~30年,磁带的平均使用寿命约为10万次,硬盘的理论寿命为3万小时以上,在长期使用磨损下,以上介质存储的数据文件均需要重新备份,无疑增加了成本,同时数据文件复制、转移过程容易失真或缺失,造成珍贵资料的遗失。本技术采用的衬底为石英材料,其质地坚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用作衬底基材能够有效弥补现有产品易磨损,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采用石英衬底1制成的数据存储介质100的理论使用寿命可达千年、1亿年甚至更长。具体地讲,存储介质的使用寿命与石英衬底1的纯度有关,纯度越高,其内部杂质越少,分子结构越稳定,使用寿命越长久。例如采用90%以上纯度的石英衬底1,应用其的数据存储介质100的理论使用寿命可达千年以上;再比如,采用99%以上纯度的石英衬底1,应用其的数据存储介质100的理论使用寿命基本可达1亿年以上;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纯度越高,石英越昂贵,鉴于经济与性能的综合考虑,通常而言,采用99.9%-99.99%高纯石英最为适合。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石英衬底1为圆盘形,中心设有同心圆孔,如图2所示。可以理解,所述石英衬底1的形状也可以是方形、长方形、圆形或它们的变形,不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数据信号区包括若干数据行10,所述数据行10成型于所述石英衬底1表面上,每一数据行10由多个第一数据源位点3和/或多个第二数据源位点5组成,其中,每一数据行10上的所有位点等间距排设。如图1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石英衬底1为方形。所有位点设于其顶面上,且呈矩阵排设,每一横向数据行10的所有位点呈等间距设置,且每一纵向数据行10的所有位点也呈等间距设置,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相等。如图2示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石英衬底1为圆盘形,其中心开设有同心或同轴的圆孔。所有位点设于其顶面和底面上,其中顶面上每一圈数据行10的所有位点呈环向阵列排设。相邻数据行10沿径向的错开间距相等。所述石英衬底的厚度大于所述凹槽深度的双倍。可以理解,第一实施方式中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可以不相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每一纵向数据行10的所有位点可以非等间距设置,按照实际需要设定即可;同理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每一横向数据行10的所有位点可以非等间距设置,如此确保读写操作时,至少待采集的数据行10为等间距设置即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相邻数据行10沿径向的错开间距也可以不相等,不限定为所述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纯度为90%以上的石英衬底及设置于所述石英衬底上的若干数据行,每一所述数据行包括等间距排设的第一数据源位点、第二数据源位点或两者的结合,所述第一数据源位点为以150-200nm/s移动速度等离子刻蚀开设于所述石英衬底上的凹槽,所述第二数据源位点相对于所述第一数据源位点呈凸起,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5-25μ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纯度为90%以上的石英衬底及设置于所述石英衬底上的若干数据行,每一所述数据行包括等间距排设的第一数据源位点、第二数据源位点或两者的结合,所述第一数据源位点为以150-200nm/s移动速度等离子刻蚀开设于所述石英衬底上的凹槽,所述第二数据源位点相对于所述第一数据源位点呈凸起,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5-2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衬底为扇形、圆形、多边形或它们的变形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衬底为双面刻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存储介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刘志忠曹珊珊胡海洋苏海燕江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