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视教具车,包括前侧设有驾驶舱的车体骨架、前轮、后轮以及驱动装置,前轮相对设于车体骨架前端两侧与车体骨架转动连接,后轮相对设于车体骨架后端两侧与车体骨架转动连接,驱动装置设于驾驶舱的后侧与车体骨架固定连接,驱动装置的下侧设有差速器,差速器与驱动装置之间设有变速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变速装置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变速装置的输出端与差速器传动连接,后轮与差速器之间均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与差速器的一侧传动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后轮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动态和静态的教学,便于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车子的动态或静态结构。
A perspective teaching ai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视教具车
本技术涉及赛车实训教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透视教具车。
技术介绍
巴哈大赛是我国2015年创办的面向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开展的小型越野汽车设计和制作的赛事,其主要要求为各参赛车队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同一型号发动机,设计制造一辆单座、发动机中置、后驱的小型越野车,参加包括多种静态与动态项目测试。静态项目包括技术检查、赛车设计、成本与制造、商业营销等,动态项目包括牵引力测试、爬坡测试、直线加速测试、耐力测试等,在参加大赛前需要一种用于教学实训的教具车。汽车教具是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使用的讲解汽车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各类教学用具,常用的有发动机、电气等各类实验实训台架,制动器、离合器等各类实物模型和解剖模型,以及汽车电路、空调等视示教板和各类挂图。教具是专业一体化教学不可缺少的器材,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对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如今为了响应国家发展号召,汽车正从燃油转为新能源,专业教学的广度、深度和难度都大大提高了,传统的教具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汽车专业教学的革新带来了教具的革新需要,相较传统教具,具备整车动态教学、仿真教学、模拟实物教学的教具将成为教学市场的主力。现有的教具车一般为整车多角度解剖,可以看见车内个总成的结构,但不能完成动态教学,车内出现各种故障现象,不能及时的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学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透视教具车,以解决上述至少一项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透视教具车,包括前侧设有驾驶舱的车体骨架、前轮、后轮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前轮相对设于所述车体骨架前端两侧与所述车体骨架转动连接,所述后轮相对设于所述车体骨架后端两侧与所述车体骨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驾驶舱的后侧与所述车体骨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下侧设有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与所述驱动装置之间设有变速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装置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变速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差速器传动连接,所述后轮与所述差速器之间均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差速器的一侧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轮传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驱动装置、变速装置、差速器安装在车体骨架上,可以便于学生对汽车的驱动、传动结构进行学习,便于对各种故障现象进行实际操作的解决;本技术能够动态的教学,便于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车子的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变速装置包括第一变速器、第二变速器以及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于所述第一变速器和所述第二变速器之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变速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变速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变速器、所述连接轴以及所述第二变速器与所述差速器传动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变速装置设有两个变速器,可以便于学生对变速器的传动或驱动方式进行有效的学习,同时传动比范围更大。进一步,所述第一变速器和所述第二变速器均为摩擦式无极变速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无极变速器在急加速、急减少的工况下减少冲击,使本申请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进一步,所述传动轴的上下侧相对设有连接架,两个所述连接架的一端均与所述车体骨架铰链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连接架铰链连接,所述后轮转动设于所述连接件的一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架和连接件能够提升后轮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便于让学生了解后驱动赛车的结构。进一步,其中一个连接架与所述车体骨架之间设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上端与所述车体骨架铰链连接,所述减震器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架铰链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减震器能够减少赛车在不平整道路上因后轮的震动导致车体骨架震动的问题,使赛车行驶更加稳定舒适。进一步,所述连接架为V形结构,所述V形结构的尖端与所述连接件铰链连接,所述V形结构另两个顶端均与所述车体骨架铰链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V形结构的连接架,能够对后轮的支撑起到很好的作用,使后轮的运行更加稳定。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可拆卸装设于所述车体骨架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装置可拆卸装设在车体骨架上,这样可以在需要调换驱动装置时便于对驱动装置进行更换,便于教学的拓展。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机、内燃机或外燃机中的一种。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电动机、内燃机以及外燃机,可以便于学生对各种类型驱动的方式进行学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采用燃油发动机驱动的结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采用电动机驱动的结构后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车体骨架,2、前轮,3、后轮,4、差速器,5、第一变速器,6、第二变速器,7、驱动装置,8、连接架,9、传动轴,10、减震器,11、连接件,12、连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透视教具车,包括前侧设有驾驶舱的车体骨架1、前轮2、后轮3以及驱动装置7,驾驶舱内设有用于调节前轮2的方向盘以及用于调节变速装置的离合器,前轮2相对设于车体骨架1前端两侧与车体骨架1转动连接,后轮3相对设于车体骨架1后端两侧与车体骨架1转动连接,驱动装置7设于驾驶舱的后侧与车体骨架1固定连接,驱动装置7的下侧设有差速器4,差速器4与驱动装置7之间设有变速装置,驱动装置7的输出轴与变速装置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变速装置的输出端与差速器4传动连接,后轮3与差速器4之间均设有传动轴9,传动轴9的一端与差速器4的一侧传动连接,传动轴9的另一端与后轮3传动连接,在传动轴9的两端上均设有万向连接件,万向连接件的一端与传动轴9的一端传动连接,万向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后轮3或差速器4连接。变速装置包括第一变速器5、第二变速器6以及连接轴12,连接轴12设于第一变速器5和第二变速器6之间,连接轴12的一端与第一变速器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连接轴12的另一端与第二变速器6的输入端传动连接,驱动装置7的输出轴依次通过第一变速器5、连接轴12以及第二变速器6与差速器4传动连接;第一变速器5和第二变速器6分别设于驱动装置7与差速器4之间的两侧,连接轴12设于驱动装置7与差速器4之间。第一变速器5和第二变速器6均为摩擦式无极变速器,两个变速器共同连接一个离合器用于对传动比进行调节。传动轴9的上下侧相对设有连接架8,两个连接架8的一端均与车体骨架1铰链连接,两个连接架8的另一端之间设有连接件11,连接件1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架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视教具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设有驾驶舱的车体骨架(1)、前轮(2)、后轮(3)以及驱动装置(7),所述前轮(2)相对设于所述车体骨架(1)前端两侧与所述车体骨架(1)转动连接,所述后轮(3)相对设于所述车体骨架(1)后端两侧与所述车体骨架(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7)设于所述驾驶舱的后侧与所述车体骨架(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7)的下侧设有差速器(4),所述差速器(4)与所述驱动装置(7)之间设有变速装置,所述驱动装置(7)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装置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变速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差速器(4)传动连接,所述后轮(3)与所述差速器(4)之间均设有传动轴(9),所述传动轴(9)的一端与所述差速器(4)的一侧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9)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轮(3)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视教具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设有驾驶舱的车体骨架(1)、前轮(2)、后轮(3)以及驱动装置(7),所述前轮(2)相对设于所述车体骨架(1)前端两侧与所述车体骨架(1)转动连接,所述后轮(3)相对设于所述车体骨架(1)后端两侧与所述车体骨架(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7)设于所述驾驶舱的后侧与所述车体骨架(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7)的下侧设有差速器(4),所述差速器(4)与所述驱动装置(7)之间设有变速装置,所述驱动装置(7)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装置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变速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差速器(4)传动连接,所述后轮(3)与所述差速器(4)之间均设有传动轴(9),所述传动轴(9)的一端与所述差速器(4)的一侧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9)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轮(3)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视教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包括第一变速器(5)、第二变速器(6)以及连接轴(12),所述连接轴(12)设于所述第一变速器(5)和所述第二变速器(6)之间,所述连接轴(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变速器(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变速器(6)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7)的输出轴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变速器(5)、所述连接轴(12)以及所述第二变速器(6)与所述差速器(4)传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安琪,李冶,杨旭,符强,林坚樟,赖宇树,李健成,刘海丰,张楚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广州市工贸高级技工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